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755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上盖,壳体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和动簧片,壳体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壳体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驱动块上间隔穿有两端伸出驱动块的两个长条形的轭铁,驱动块的中间在两个轭铁之间装有一块磁钢,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壳体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下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上设有驱动端与一个推板相连接,推板再与动簧片相连接,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继电器
,尤其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磁保持继电器是将磁钢引入磁回路,当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它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电磁继电器。公知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如附图I所示,其需要定位块Ia和壳体2a相互定位后,驱动块3a上端的转动轴33a才能利用定位块Ia预先加工好的轴孔Ila得到定位,由于需要定位块Ia来给驱动块3a做定位,同时定位块Ia和壳体2a要相互定位,因此壳体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同时装配工序比较多,既影响加工效率,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上盖,壳体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和动簧片,静簧片和动簧片上设有相对应的触点,壳体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中心装有铁芯,铁芯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壳体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驱动块上间隔穿有两个长条形的轭铁,两个长条形的轭铁的两端伸出驱动块之外形成两个U型凹槽,两个L型衔铁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两个U型凹槽中,驱动块的中间在两个轭铁之间装有一块磁钢,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壳体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下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上设有驱动端与一个推板相连接,推板再与动簧片相连接,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优选所述的壳体内的导向柱为两个,上盖设有导向柱定位孔也为两个,结构更加简化。优选所述的推板与驱动块的驱动端之间为活动连接,使得动簧片的移动更加灵活。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外周边设有多个凸起,上盖的外周边设有多个卡槽与壳体外周边的多个凸起相配合,可使壳体和上盖采用扣合式装配方法相固定,进一步改善装配性能。本技术由于在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是通过上盖进行定位,因此省去了需定位块给驱动块做定位,既节省了材料又减少了装配工序,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一种公知磁保持继电器拆下上盖与定位块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拆下上盖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上盖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驱动块装有两个轭铁和一个磁钢的主视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静簧片和动簧片的触点相闭合状态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静簧片和动簧片的触点相脱开状态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至图5所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I、上盖2,壳体I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3和动簧片4,静簧片3和动簧片4上设有相对应的触点31、41,壳体I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5,电磁线圈5的中心装有铁芯51,铁芯51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52,壳体I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6,驱动块6上间隔穿有两个长条形的轭铁7,两个长条形的轭铁7的两端伸出驱动块6之外形成两个U型凹槽71,两个L型衔铁52的自由端伸入所述U型凹槽71中,驱动块6的中间在两个轭铁7之间装有一块磁钢8,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61,壳体I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11与驱动块6下面的转动轴61相配合,驱动块6上设有驱动端62与一个推板9活动连接,推板9再与动簧片4相连接,壳体I内设有两个导向柱12,上盖2设有两个导向柱定位孔22与壳体I内的两个导向柱12相配合,上盖2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21与驱动块6上面的转动轴61相配八口 o在壳体I外周边设有四个凸起13,上盖2的外周边设有四个卡槽23与壳体I外周边的四个凸起13相配合,这样上盖2与壳体I可采用扣合式相固定,进一步改善装配性能。本技术的动作原理如下图6所示,如磁钢8靠近线圈的一端为N极、远离线圈的一端为S极,当电磁线圈5的引出脚53得正电、引出脚54得负电时,根据右手法则,电磁线圈5的上端为S极,电磁线圈5的下端为N极,此时在磁钢8磁力的作用下,驱动块6逆时针旋转使靠近电磁线圈5的轭铁7与上端的衔铁52吸合,远离电磁线圈5的轭铁7与下端的衔铁52吸合,同时驱动块6的驱动端62通过推板9推动动簧片4向远离电磁线圈5的方向移动,使得动簧片4上的触点41与静簧片3上的触点31相闭合,动簧片4的引出端42与静簧片3的引出端32相互导通。图7所示,如磁钢8靠近线圈的一端为N极、远离线圈的一端为S极,当电磁线圈5的引出脚53得负电、引出脚54得正电时,根据右手法则,电磁线圈5的上端为N极,电磁线圈5的下端为S极,此时在磁钢8磁力的作用下,驱动块6顺时针旋转使远离电磁线圈5的轭铁7与上端的衔铁52吸合,靠近电磁线圈5的轭铁7与下端的衔铁52吸合,同时驱动块6的驱动端62通过推板9拉动动簧片4向靠近电磁线圈5的方向移动,使得动簧片4上的触点41与静黃片3上的触点31相脱尚,动黃片4的引出端42与静黃片3的引出端32相互断开。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 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上盖,壳体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和动簧片,静簧片和动簧片上设有相对应的触点,壳体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中心装有铁芯,铁芯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壳体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驱动块上间隔穿有两个长条形的轭铁,两个长条形的轭铁的两端伸出驱动块之外形成两个U型凹槽,两个L型衔铁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两个U型凹槽中,驱动块的中间在两个轭铁之间装有一块磁钢,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壳体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下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上设有驱动端与一个推板相连接,推板再与动簧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的导向柱为两个,上盖设有导向柱定位孔也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与驱动块的驱动端之间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外周边设有多个凸起,上盖的外周边设有多个卡槽与壳体外周边的多个凸起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上盖,壳体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和动簧片,壳体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壳体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驱动块上间隔穿有两端伸出驱动块的两个长条形的轭铁,驱动块的中间在两个轭铁之间装有一块磁钢,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壳体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下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上设有驱动端与一个推板相连接,推板再与动簧片相连接,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1H50/02GK202502949SQ20122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上盖,壳体内的一侧装有静簧片和动簧片,静簧片和动簧片上设有相对应的触点,壳体内的另一侧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中心装有铁芯,铁芯两端连接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衔铁,壳体的中间装有一个驱动块,驱动块上间隔穿有两个长条形的轭铁,两个长条形的轭铁的两端伸出驱动块之外形成两个U型凹槽,两个L型衔铁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两个U型凹槽中,驱动块的中间在两个轭铁之间装有一块磁钢,驱动块的上下两面设有转动轴,壳体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下面的转动轴相配合,驱动块上设有驱动端与一个推板相连接,推板再与动簧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多个导向柱,上盖设有多个导向柱定位孔与壳体内的多个导向柱相配合,上盖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定位孔与驱动块上面的转动轴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