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折弯方法及其玻璃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7779868 阅读:5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折弯方法,玻璃自身相对折弯,折弯处形成拐角,在玻璃进行折弯之前,从形成拐角处减薄玻璃的厚度,或在形成拐角处的内侧加工出凹槽,然后对玻璃进行加热折弯。采用该方法折弯后的玻璃成品拐角处端面整齐,外圆及内圆半径相比现有技术均可以达到更小值,无论进行锐角折弯或者钝角折弯,都可以减弱或避免拐角处端面突出现象,同时可以降低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折弯方法,具体为在玻璃折弯处预先进行缓解折弯应力的加工,或在内侧设置凹槽,或减薄折弯处玻璃的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依照该方法得到的玻璃制品。
技术介绍
在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经常要对玻璃进行折弯,受玻璃自身材料性能的影响,玻璃加热后的最小折弯半径受到较大限制,以板状玻璃进行为90°折弯为例,如图I所示,玻璃折弯后形成拐角,拐角内外侧均为圆弧状,受弯曲应力的作用,外圆被拉伸,内圆被压缩,由此造成拐角的两端面从内侧突出玻璃板侧面,形状如图2所示,甚至还会出现裂纹。玻璃板的厚度值越大该现象越明显,而且外圆及内圆半径往往超过预定要求,影响成品外观和尺寸,此现象在进行锐角折弯时会加剧,进行钝角折弯时则会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折弯方法,在玻璃折弯处预先进行缓解折弯应力的加工,折弯后的玻璃成品拐角处端面整齐,折弯半径可以达到预定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折弯方法,玻璃自身相对折弯,折弯处形成拐角,在玻璃进行折弯之前,从形成拐角处减薄玻璃的厚度,或在形成拐角处的内侧加工出凹槽,然后对玻璃进行加热折弯。进一步,从形成拐角处减薄玻璃厚度时,可以从内测减薄,也可以从外侧减薄,还可以内侧外侧同时减薄。进一步,进行折弯的玻璃为板状或柱状。进一步,所述凹槽可以采用U形、V形、梯形、弧形中的任一种,凹槽的棱角采用圆角过渡。进一步,所述玻璃进行加热折弯之前,在减薄厚度的部位或凹槽部位进行表面抛光处理。进一步,所述凹槽采用已知的玻璃凹槽加工方法制作。依据上述方法获得的玻璃制品,所述玻璃制品具有一个以上的拐角,拐角处玻璃的厚度小于拐角边玻璃的厚度,或在拐角内侧设置有凹槽。进一步,所述凹槽可以是U形、V形、梯形、弧形中的任一种弯曲变形形状,凹槽的 棱角米用圆角过渡。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折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法在玻璃折弯处预先进行缓解折弯应力的加工,或在内侧设置凹槽,或减薄折弯处玻璃的厚度,折弯后的玻璃成品拐角处端 面整齐,外圆及内圆半径相比现有技术均可以达到更小值,无论进行锐角折弯或者钝角折弯,都可以减弱或避免拐角处端面突出现象,同时可以降低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玻璃板折弯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2为现有技术中玻璃板折弯状态高度方向视图; 图3为设置有U形凹槽的玻璃板展开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4为设置有U形凹槽的玻璃板折弯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5为设置有U形凹槽的玻璃板折弯状态高度方向视 图6为设置有梯形凹槽的玻璃板展开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7为设置有V形凹槽的玻璃板展开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8为设置有弧形凹槽的玻璃板展开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9为折弯处减薄厚度的玻璃板展开状态厚度方向视 图10为设置有梯形凹槽的玻璃柱展开状态立体视 图中1.玻璃板、2.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玻璃折弯方法,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在玻璃进行折弯之前,如图3所示在玻璃板I形成拐角处的内侧加工出U形凹槽2,其次对玻璃板I进行热弯,折弯效果如图4、图5所示,拐角的端面整齐,消除了突出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折弯半径也可以到达预定要求,折弯半径的大小可以通过加工凹槽2的不同深度值来实现,折弯半径要求较小时,需要加深凹槽2的深度值。在该折弯方法中,进行折弯的玻璃为板状或柱状,柱状既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棱柱状,还可以采用不规则的板状或柱状,例如带有弧形表面的玻璃板。如图10所示为采用梯形凹槽的玻璃圆柱。凹槽2可以采用U形、V形、梯形、弧形中的任一种,凹槽2的棱角采用圆角过渡,这样可以适应玻璃脆性材料的特性,不易产生崩裂。如图6所示为采用梯形凹槽的玻璃板,如图7所示为采用V形凹槽的玻璃板,如图8所示为采用弧形凹槽的玻璃板。如图9所示为采用减薄拐角处玻璃厚度的玻璃板。图9所示是从内测减薄,实际上也可以从外侧减薄,还可以内侧外侧同时减薄。无论是采取减薄拐角处玻璃厚度的方法还是在玻璃形成拐角处的内侧加工出凹槽的方法,均是为了减小玻璃折弯时产生的弯曲应力,从而避免了拐角处端面突出现象,以及降低了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 待加工玻璃进行钝角折弯时凹槽的深度可根据玻璃厚度适当减薄,进行锐角折弯时凹槽的深度要根据玻璃厚度适当加深,槽宽要适当加大。减薄玻璃厚度的方法采用类似的处理,进行钝角折弯时减去的厚度可根据玻璃厚度适当减薄,进行锐角折弯时减去的厚度可根据玻璃厚度适当增加。凹槽采用已知的玻璃凹槽加工方法制作,可以采用机械铣削加工、磨削加工、或蚀刻加工。当加工出的凹槽表面较粗糙时,有必要采取抛光处理,这样能优化工艺,同样可以降低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采用减薄拐角处玻璃厚度的方法时,同理也可以采用抛光处理工艺。依据上述方法所获得的玻璃制品,具有一个以上的拐角,拐角处玻璃的厚度小于拐角边玻璃的厚度,或在拐角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可以是U形、V形、梯形、弧形中的任一种折弯后的变形形状,凹槽的棱角米用圆角过渡。 采用该方法折弯后的玻璃成品拐角处端面整齐,外圆及内圆半径相比现有技术均可以达到更小值,无论进行锐角折弯或者钝角折弯,都可以减弱拐角处端面突出现象,或者彻底消除拐角处端面突出现象的发生,同时降低玻璃折弯后出现裂纹的机率。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专利技术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玻璃折弯方法,玻璃自身相对折弯,折弯处形成拐角,其特征在于,在玻璃进行折弯之前,从形成拐角处减薄玻璃的厚度,或在形成拐角处的内侧加工出凹槽,然后对玻璃进行加热折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形成拐角处减薄玻璃厚度时,可以从内测减薄,也可以从外侧减薄,还可以内侧外侧同时减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折弯的玻璃为板状或柱状。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可以采用U形、V形、梯形、弧形中的任ー种,凹槽的棱角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雁张克治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