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385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0:22
电子电路包括:第一混合电路(10);以及第二混合电路(20)。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T1)和第二分配端子(T2)上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分别以不同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T1)和第二分配端子(T2)上。电子电路构成为,对来自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的输出以及来自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的输出进行反相功率合成,并予以输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对高频信号实施检波或整流的电子电路
技术介绍
用于对高频信号实施检波或整流的检波/整流电路通常包括检波/整流用二极 管;设置在该二极管的前级以使检波/整流电路的输入阻抗与高频信号的传输路径的输出阻抗匹配的匹配电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3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9-94739号”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7-300262号”专利文献3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1-12204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抟术问是页然而,匹配电路通常由短截线(stub)或微带线路等构成,其特性(线路的长度等)与成为检波或整流对象的高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应地进行设定。因此,现有的检波/整流电路的缺陷在于,若成为检波或整流对象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变宽,则存在无法在高频信号的全频率范围中匹配输入阻抗而使高频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反射的问题。此外,检波/整流用的二极管的缺陷还在于,由于输入阻抗根据高频信号的信号电平发生变化,因此,这种输入阻抗的变化也会导致无法使匹配电路的输入阻抗匹配,从而使高频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反射。尤其在如毫米波段等高频中,测定二极管的阻抗本就需要昂贵且精密的测定环境,以现有的电路形式难以与具有精度不高的阻抗的二极管之间进行匹配。此外,即使是相同的二极管,当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或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时,二极管的阻抗会发生轻微的变动,匹配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由反射引起的损失增多的问题。另外,当高频信号从二极管向传输线路发生反射时,则不仅降低功率效率,而且高频信号的频率特性还会产生波纹(ripple)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对高频信号进行检波或整流而不使高频信号在其传输路径上发生反射的电子电路。技术手段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一种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合(hybrid)电路;以及第二混合电路,所述第一混合电路和所述第二混合电路各自包括四个端子,由输入端子、第一分配端子、第二分配端子以及通过端子构成;以及四个传输线路,每个线路的长度为成为进行检波或整流的对象的高频信号的基准频率所对应波长的约1/4 ;所述四个传输线路之中,传输阻抗设定为基准值的一对第一传输线路分别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通过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分配端子与所述第二分配端子之间,传输阻抗设定为所述基准值的丨/2 的一对第二传输线路分别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分配端子之间、以及所述通过端子与所述第二分配端子之间,由此形成为环状,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输入端子与所述高频信号的输入路径连接,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通过端子连接,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通过端子以终端电路终止,所述终端电路的传输阻抗为所述基准值,在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与第二分配端子上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分别以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不同的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和第二分配端子上,该电子电路构成为,对来自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的输出以及来自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的输出进行反相功率合成,并予以输出。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以相同的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和第二分配端子上,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以不同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和第二分配端子上,所述电子电路包括差动放大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连接在所述差动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上,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与各个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连接在所述差动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上,所述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各输入端子之间的电位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以相反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和第二分配端子上,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以不同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极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电路的第一分配端子和第二分配端子上,所述电子电路包括差动放大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连接在所述差动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上,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连接在所述差动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上,所述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各输入端子之间的电位差。此外 ,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电子电路中,所述差动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其构成为,通过与所述非反转输入端子连接的用于设定放大率的电阻,向连接在该运算放大器的非反转输入端子的二极管施加偏置电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个电子电路中,第一至第四二极管的与各分配端子相反侧的端子上设置有用于去除通过各个二极管的高频信号分量的半圆状或者扇形的径向短截线(radial stub)。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电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去除所述终端电路后串联的多级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构成所述多级电子电路之中最末级的电子电路的第二混合电路的通过端子以终端电路终止,所述终端电路的传输阻抗为所述基准值。专利技术效果在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中,使用了由第一混合电路与第二混合电路构成的一对混合电路,以替代现有的匹配电路。由于各个混合电路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因此起到将输入至输入端子的高频信号分为两个部分并从第一分配端子与第二分配端子输出的分配电路(所谓的混合环)的功能。此外,在各个混合电路的第一、第二分配端子上,就每个混合电路而言,都连接有第一、第二二极管或者第三、第四二极管。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混合电路(混合环)中,分配端子的输出阻抗与连接在分配端子的二极管的输入阻抗不同,从而即使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在分配端子发生反射,该反射信号也会向通过端子侧输出,而不会返回至输入端子侧。由此,根据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不使用匹配电路,能够防止高频信号在其输入路径上发生反射。此外,若高频信号在输入路径上反射,则不仅功率效率降低,而且高频信号的频率特性发生波纹,然而通过本专利技术就能够防止这种问题。此外,根据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由于不需要使用匹配电路,因此能够防止可进行检波/整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受到匹配电路的频率特性的限制,能够扩大可进行检波/整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另一方面,第一、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第四二极管分别连接在第一混合电路以及第二混合电路的两个分配端子上,其中,第一、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第四二极管以各混合电路间极性不同的方式连接于分配端子上,而且来自第一、第二二极管的输出以及来自第三、第四二极管的输出将被进行反相功率合成,因此,通过与第一混合电路连接的第一、第二二极管以及与第二混合电路连接的第三、第四二极管,对从第一混合电路的输入端子输入的高频信号进行全波整流。因此,根据第一方面的电子电路,则能够通过上述反相功率合成(换言之,全波整流)减小高频信号在各个二极管的连接点(即,各个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孝山田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普罗电工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丰桥技术科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