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维专利>正文

耕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373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种机,包括机体(1)、轨道A(2)、轨道B(3),其特征在于:该轨道A(2)、轨道B(3)与机体(1)活动连接,轨道A(2)、轨道B(3)可作相对移动,轨道A(2)、轨道B(3)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10);机体(1)、轨道A(2)和轨道B(3)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9);机体(1)上设有升降杆A(4)。所述升降杆A(4)一端设有旋转件(15)和底座(5),底座(5)与旋转件(1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上下梯坎,到达任何地方耕种,并使用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耕种机
技术介绍
我国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地方的道路不通,机械设备不易到达。尤其山区耕地地形各异,如水稻梯田更是不宜于修路,现有的耕钟机不能上下梯坎,无法驶入,只能靠人畜耕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上下梯坎、操作简单的耕种机。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耕种机,包括机体、轨道A、轨道B,其中该轨道A、轨道B与机体活动连接,轨道A、轨道B可作相对移动,轨道A、轨道B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机体、轨道A和轨道B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机体上设有升降杆A。上述耕种机,其中所述升降杆A—端设有旋转件和底座,底座与旋转件固定连接。上述耕种机,其中所述控轨装置包括受力杆、受力轮、挡板,受力杆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另一端与挡板连接,受力轮固定在受力杆的中部。上述耕种机,其中机体端部固定设有转动装置,绳A—端与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轨道B连接;绳B —端与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轨道A连接。上述耕种机,其中所述机体相对于转动装置的另一端部设有升降杆B。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机体上设有的轨道A和轨道B,可使机体在轨道上来回移动,轨道A,轨道B可作相对移动拉出,延长机体的移动范围,与机体上设有的升降杆A,及轨道A和轨道B端部设有的脚架杆的组合使用,使本技术能上下梯坎,并能达到任何地方耕种。机体端部固定设有转动装置,绳A—端与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轨道B连接;绳B—端与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轨道A连接,可使机体沿轨道A和轨道B移动更方便。机体、轨道A和轨道B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控轨装置包括受力杆、受力轮、挡板,受力杆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另一端与挡板连接,受力轮固定在受力杆的中部,保证了机体移动的准确性。所述机体相对于转动装置的另一端部设有升降杆B,增加机体上下梯坎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具备上下梯坎功能,可到达任何地方耕种的耕种机,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前视图图中标记I、机体;2、轨道A ;3、轨道B ;4、升降杆A ;5、底座;6、挡板;7、受力杆;8、受力轮;9、控轨装置;10、脚架杆;11、绳A ;12、转动装置;13、升降杆B ;14、绳B ;15、旋转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耕种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I,本技术的耕种机,包括机体I、轨道A2、轨道B3,其中该轨道A2、轨道B3与机体I活动连接,轨道A2、轨道B3可作相对移动,轨道A2、轨道B3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10 ;机体I、轨道A2和轨道B3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9 ;机体I上设有升降杆A4。上述升降杆A4 —端设有旋转件15和底座5,底座5与旋转件15固定连接。上述控轨装置9包括受力杆7、受力轮8、挡板6,受力杆7 —端固定在机体I上、另一端与挡板6连接,受力轮8固定在受力杆7的中部。上机体I端部固定设有转动装置12,绳All —端与转动装置12连接、另一端与轨道B3连接;绳B14 —端与转动装置12连接、另一端与轨道A2连接。上述机体I相对于转动装置12的另一端部设有升降杆B13。使用时,对于上梯坎,先将机体I上的升降杆A4放下,为使整个机体I更为稳定,同时将升降杆B13放下,支撑整个机体I脱离地面,使轨道A2高于梯坎,将轨道A2相对于轨道B3移动拉出,轨道A2位于梯坎上,再将轨道A2、轨道B3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10放下。轨道A2的脚架杆置于梯坎上着地,轨道B3的脚架杆置于梯坎下着地,将其固定,支撑机体1,轨道A2和轨道B3。在将升降杆A4、升降杆B13收回,闭合钢丝绳轮轴转动装置12离合器,钢丝绳轮轴转动装置12转动收短钢丝绳All,拉动机体I向轨道A2方移动到端部,再将升降杆A4、升降杆B13放下,收回脚架杆10,收回升降杆A4、升降杆B13,再将轨道B3收回,使本技术完成上梯坎的过程,下梯坎同理,将一端的轨道脚架杆10置于坎下,再将机体I移动至该端端部,收回轨道另一端,再收回升降杆A4、升降杆B13,即完成下梯坎过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耕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I)、轨道A (2)、轨道B (3),该轨道A (2)、轨道 B (3)与机体(I)活动连接,轨道A (2)、轨道B (3)可作相对移动,轨道A (2)、轨道B (3) 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10);机体(I)、轨道A (2)和轨道B (3)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9);机体(I)上设有升降杆A (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耕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A(4) —端设有旋转件(15) 和底座(5),底座(5)与旋转件(15)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耕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轨装置(9)包括受力杆(7)、受力轮(8)、挡板(6),受力杆(7) —端固定在机体(I)上、另一端与挡板(6)连接,受力轮(8)固定在受力杆(7)的中部。4.如权利要求书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耕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I)端部固定设有转动装置(12),绳A (11) —端与转动装置(12)连接、另一端与轨道B (3)连接;绳B (14) 一端与转动装置(12)连接、另一端与轨道A (2)连接。5.如权利要求4至所述的耕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I)相对于转动装置(12)的另一端部设有升降杆B (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耕种机,包括机体(1)、轨道A(2)、轨道B(3),其特征在于该轨道A(2)、轨道B(3)与机体(1)活动连接,轨道A(2)、轨道B(3)可作相对移动,轨道A(2)、轨道B(3)端部设有多个脚架杆(10);机体(1)、轨道A(2)和轨道B(3)上设有多个控轨装置(9);机体(1)上设有升降杆A(4)。所述升降杆A(4)一端设有旋转件(15)和底座(5),底座(5)与旋转件(15)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能上下梯坎,到达任何地方耕种,并使用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01B51/02GK202364547SQ201120528939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维 申请人:杨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
申请(专利权)人:杨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