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二化螟鱼尼丁受体基因CsRyR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1396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化螟鱼尼丁受体基因CsRyR,其编码具有二化螟鱼尼丁受体蛋白CsRyR的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序列与SEQ?ID?NO:1中的核苷酸序列有至少70%的同源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了上述二化螟鱼尼丁受体基因CsRyR编码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化螟鱼尼丁受体基因CsRyR的用途为:用来筛选和/或评价调控鱼尼丁受体活性的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农药学领域,主要是一种在二化螟中表达的鱼尼丁受体基因(核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蛋白和受体基因(核酸序列)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鱼尼丁受体(RyR)的命名来自于从南美的一种大风子科的豆科植物Ryaniaspeciosa中分离出来的植物碱杀虫剂鱼尼丁(ryanodine)。研究证明,鱼尼丁是通过作用于RyR而产生杀虫效果的(Fill and Copello,2002)。但 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于改造,成本高和毒性高等因素,因而限制了其作为杀虫剂的使用。经过长期研究,日本农药终于(NihonNohyaku)发现了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phthalic diamides)的杀虫活性,并从中商品化了氟虫酰胺(Tohnishi et al.,2005)。几乎同时美国杜邦对也该类化合物做了较大结构改变和修饰,发现了一类新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anthranilic diamides)杀虫剂,并从中商品化了氯虫酰胺(Lahm et al.,2005)。该化合物不仅在结构上与氟虫酰胺相似,即都具有二酰胺基元,故称它们为二酰胺类杀虫剂,而且都作用于RyR。这类杀虫剂是一类对鳞翅目等害虫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安全,作用机理独特,无交互抗性和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杀虫剂。在农药发展史上,该类杀虫剂是继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后的又一个新的突破(Nauen,2006)。所以目前包括杜邦、拜耳等在内的农化巨头们正在继续加紧开发二酰胺类杀虫剂,同时试图筛选更多作用于RyR的新颖化学结构的杀虫活性物质(Lahm etal. ,2009)。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改变是细胞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变化是Ca2+跨膜转运和细胞内钙库释放、摄取Ca2+等动态平衡的结果。RyR和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Berridge,1993)共同组成了两类主要的位于细胞内质网/肌浆网(SR/ER)上的调节胞内钙库释放Ca2+的通道蛋白(Berridge et al.,2000)。哺乳动物体内共有三种不同基因编码的RyR =RyRl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参与骨骼肌的兴奋-收缩,中枢神经中也有少量表达;RyR2主要表达于心肌中,是心肌收缩偶联不可或缺的成分;RyR3表达于一些特定的肌肉及非肌肉组织中,包括脑、神经等组织。RyR由4个分子量约为560kD的相同亚单位组成,是分子量很大的膜蛋白,包含了大量伸入胞浆的决定其特性的N末端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分布着通道调节物的结合位点(Fill and Copello,2002)。虽然人们很早就通过生理生化等方法等发现昆虫的肌肉细胞中存在着大量的RyR位点(Vazquez-Martinez et al.,2003),但是相对于哺乳动物RyR较为系统完整的研究,昆虫RyR分子水平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几乎是一篇空白,只有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的 RyR 基因全长 cDNA 被克隆(Takeshima et al. , 1994)并且进行了通道动力学的研究(Xu et al.,2000)。随着二酰胺类杀虫剂的发现和上市,昆虫RyR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杜邦公司在Sf9细胞系中对不同种属昆虫的功能性RyR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与表达并申请了专利(W02004027042),这些昆虫包括鳞翅目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同翅目桃虫牙(Myzus persicae)、棉虫牙(Aphis gossypii)和玉米飞風(Peregrinus maidis)。京都大学和日本农药公司克隆了家蚕(Bombyx mori)的RyR基因并且成功在HEK293细胞系获得稳定高效表达(W02007094408)。这些被注册专利的基因序列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大量化合物杀虫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用于该受体蛋白抗体的制备,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以及用于转基因作物研究等。参考文献具体如下I、Berridge MJ. 1993.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nd calcium signalling.Nature 361 :315-325 (磷酸肌醇和钙信号,《自然》)。2λBerridge MJ,Lipp P,Bootman MD. 2000. The versatility and universalityof calcium signalling. Nat. Rev. Mo I. Cell Biol. I :11-21 (I丐信号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自然分子生物学综述》)。3、Fill M,Copello JA. 2002. Ryanodine receptor calcium release channels.Physiol. Rev. 82 :893-922 (钙离子释放的鱼尼丁受体通道,《生理学综述》)。4λLahm GP,Cordova D,Barry JD. 2009. New and selective ryanodine receptoractivators for insect control. Bioorg. Med. Chem. 17 :4127-4133 (新型用于害虫控制的选择性鱼尼丁激活剂,《生物有机和医学化学》)。5λLahm GP,Selby TP,Freudenberger JH,Stevenson TMiMyers BJ,Seburyamo G,Smith BK,Flexner L,Clark CE,Cordova D.2005.Insecticidal anthranilic diamides a new class of potent ryanodine receptor activators. Bioorg. Med. Chem. Lett. 15 4898-4906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一类新的潜在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生物有机和医学化学》)。6、Nauen R. 2006. Insecticide mode of action return of the ryanodinereceptor. Pest Manag. Sci. 62 :690-692 (杀虫剂作用机理鱼尼丁受体的回归,《有害生物治理科学》)。7、Takeshima H,Nishi M,Iwabe N,Miyata T,Hosoya TiMasai I,Hotta Y. 1994.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ene for a ryanodine receptor/calciumrelease channel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EBS Lett. 337 :81-87 (分离和解析一种果蝇的鱼尼丁受体/钙离子释放通道,《欧洲生物化学学会通信》)。8、Tohnishi M,Nakao H,Furuya T,Seo A,Kodama H,Tsubata K,Fujioka S,Kodama H,Hirooka T,Nishimatsu T. 2005. Flubendiamide,a novel insect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吴顺凡叶恭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