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阶次离散的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33414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阶次离散的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全负荷加速噪声振动的采集;第二步,整车传声损失试验;第三步,整车结构-声学传函测试;第四步,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第五步,基于阶次分析的简化叠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识别车内主要噪声源及主要传递路径,为解决车内噪声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缩短了检测周期,降低了汽车NVH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振动噪声的评价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汽车的NVH(噪声振动)已经成为汽车品牌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众多汽车厂家把优异的NVH性能作为其产品的卖点核心,优异的NVH性能的汽车,代表着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更快速的分析NVH问题,找出存在弱点,形成工程化解决方案,是提升NVH性能的关键要素。在对噪声振动贡献量的分析中,对源和传递函数的识别,传统方法采用基于1/3 倍频程的离散及集成方法,此种方法在结构噪声的识别上,存在频率不精确,阶次噪声无法提取的问题。因此,需要另寻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在研究整车车内噪声激励源及其传递路径时,能够快速正确地识别各激励源及其传递路径对噪声振动贡献量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全负荷加速噪声振动的采集;(1)将传感器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发动机舱六个表面、进排气口、 悬置主被动端和排气吊耳主被动端;使布置在车内的麦克风(传声器)与座椅靠背的距离为IOcm士 lcm,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麦克风的位置距离发动机表面IOcm 士 lcm;使布置在进气口处的麦克风与进气口的距离为15cm,且麦克风正对进气口 ; 使布置在排气口的麦克风与排气口的距离为50cm,且麦克风的参考轴应与地面平行,并和通过排气口气流方向且垂直地面的平面成45° 士 10°的夹角;(2)进行二档全油门加速噪声采集,至少进行3次以上采集,提取全段频率范围噪声值数据;第二步,整车传声损失(TL)试验;(1)将麦克风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发动机舱六个表面、进排气口 ; 使布置在车内的麦克风与座椅靠背的距离为IOcm士 lcm,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麦克风的位置距离发动机表面IOcm 士 lcm;使布置在进气口处的麦克风与进气口的距离为15cm,且麦克风正对进气口 ;使布置在排气口的麦克风与排气口的距离为50cm,且麦克风的参考轴应与地面平行,并和通过排气口气流方向且垂直地面的平面成 45° 士 10°的夹角;(2)将体积声源(能够发出不同频率成分及大小的噪声装置)分别放置在车内驾驶员右耳处和其余乘员右耳处,进行整车静止状态下的噪声采集,每个位置至少进行3次以上采集,提取全频段率范围的噪声值数据;第三步,整车结构-声学传函测试;(1)将麦克风传声器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2)用力锤(能够发出不同频率成分及大小的噪声装置)分别测试悬置被动端、排气吊耳被动端对车内麦克风的结构-声学传函,提取全频段率范围的噪声值数据;第四步,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1)计算车辆加速状态下车内噪声的空气辐射声,空气噪声源的数学表达式权利要求1. ,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全负荷加速噪声振动的采集;(1)将传感器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发动机舱六个表面、进排气口、悬置主被动端和排气吊耳主被动端;使布置在车内的麦克风与座椅靠背的距离为IOcm 士 lcm, 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麦克风的位置距离发动机表面IOcm 士 lcm; 使布置在进气口处的麦克风与进气口的距离为15cm,且麦克风正对进气口 ;使布置在排气口的麦克风与排气口的距离为50cm,且麦克风的参考轴应与地面平行,并和通过排气口气流方向且垂直地面的平面成45° 士 10°的夹角;(2)进行二档全油门加速噪声采集,至少进行3次以上采集,提取全段频率范围噪声值数据;第二步,整车传声损失试验;(1)将麦克风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发动机舱六个表面、进排气口;使布置在车内的麦克风与座椅靠背的距离为IOcm 士 lcm,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麦克风的位置距离发动机表面IOcm 士 lcm;使布置在进气口处的麦克风与进气口的距离为15cm,且麦克风正对进气口 ;使布置在排气口的麦克风与排气口的距离为50cm, 且麦克风方向应与地面平行,并和通过排气口气流方向且垂直地面的平面成45° 士 10° 的夹角;(2)将体积声源分别放置在车内驾驶员右耳处和其余乘员右耳处,进行整车静止状态下的噪声采集,每个位置至少进行3次以上采集,提取全频段率范围的噪声值数据;第三步,整车结构-声学传函测试;(1)将麦克风传声器布置在车内驾驶员与各乘员双耳处;(2)用力锤分别测试悬置被动端、排气吊耳被动端对车内麦克风的结构-声学传函,提取全频段率范围的噪声值数据;第四步,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1)计算车辆加速状态下车内噪声的空气辐射声,空气噪声源的数学表达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全负荷加速噪声振动的采集;第二步,整车传声损失试验;第三步,整车结构-声学传函测试;第四步,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快速识别;第五步,基于阶次分析的简化叠加。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识别车内主要噪声源及主要传递路径,为解决车内噪声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缩短了检测周期,降低了汽车NVH研发成本。文档编号G01H1/12GK102494754SQ201110430549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向国信, 李传兵, 谭万军, 雷应锋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应锋李传兵谭万军向国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