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3087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包括背板和塑胶框,还包括卡榫、卡槽和变形槽,所述的卡榫位于背板的侧面;所述的卡槽和变形槽位于塑胶框的同一侧面,卡榫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中。该卡合机构使得背板和塑胶框连接紧密,避免背板和塑胶框在组装的时候相互跳脱,提高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中零部件之间的卡合机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之间连接采用卡钩卡扣连接方式。具体来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板相邻的两个板面的结合处设置“L”形通孔。在塑胶框的一个侧面和底面上设置呈“L”形的卡榫,该卡榫部分位于塑胶框的一个侧面上,其余部分位于塑胶框的底面。使用时,直接将塑胶框上设置的卡榫与背板上的通孔卡扣即可。该卡钩结构处于弯曲状态,扣合部位同时位于背板和塑胶框的两个相邻的侧面。采用该卡钩卡扣结构组装背光模组时,背板和塑胶框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导致背板和塑胶框相互跳脱,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使得背板和塑胶框连接紧密,避免背板和塑胶框在组装的时侯相互跳脱,提高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包括背板和塑胶框,还包括卡榫、 卡槽和变形槽,所述的卡榫位于背板的侧面;所述的卡槽和变形槽位于塑胶框的同一侧面, 卡榫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中。进一步,所述的卡槽呈“U”形,在卡槽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一对凸耳。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背板和塑胶框连接紧密,背板和塑胶框在组装的时侯不会相互跳脱,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提高。现有技术中,采用卡钩卡扣机构来连接背板和塑胶框,背板和塑胶框之间容易出现间隙,从而导致背板和塑胶框在组装时容易跳脱。在本技术方案中,卡榫设置在背板的一个侧面上,卡槽设置在塑胶框的一侧面上。卡榫和卡槽都没有同时位于两个侧面上。安装后的背板和塑胶框连接紧密,不易产生空隙。背板和塑胶框之间的定位十分牢靠, 不会产生跳脱现象,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2.安装便利。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设置卡槽的同时,还设置有变形槽。当开槽的尺寸小于卡榫的尺寸,卡榫无法直接插入卡槽中时,通过挤压变形槽,将卡槽的尺寸扩大,使得卡榫能够伸入卡槽中。此种安装方式十分便利。3.检测容易。在大量生产背光模组的过程中,如果本技术方案中的卡榫未卡入卡槽时,塑料框就会拱起,便与作业人员进行检查。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塑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塑胶框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背板的主视图。图中有背板1、塑胶框2、卡榫3、卡槽4、变形槽5、凸耳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 包括背板1、塑胶框2、卡榫3、卡槽4和变形槽5。卡榫3位于背板1的侧面。卡槽4和变形槽5位于塑胶框2的同一侧面,卡榫3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4中。安装时,直接将背板1的卡榫3插入卡槽4中即可完成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连接。当开槽4的尺寸小于卡榫3的尺寸,卡榫3无法直接插入卡槽4中时,通过挤压变形槽5,将卡槽4的尺寸扩大,使得卡榫3能够伸入卡槽4中。卡槽4限制插入卡槽4中的卡榫3的移动,使卡榫3固定在卡槽4中。当需要拆卸时,直接将卡榫3从卡槽4中抽出。 该结构的卡合机构中,卡榫3设置在背板1的一个侧面上,卡槽4设置在塑胶框2的一侧面上。卡榫3和卡槽4都没有同时位于两个侧面上。这样安装后的背板和塑胶框之间就不易产生空隙。背板和塑胶框之间的定位就十分牢靠,不会产生跳脱现象,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所述的卡槽4呈“U”形,在卡槽4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一对凸耳6。 卡槽4的形状可以多样,但以“U”形为佳。“U”形卡槽4,一方面容易制造,另一方面可以方便调节卡槽4的大小。在卡槽4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一对凸耳6。凸耳6可以对插入卡槽4 中的卡榫3定位,防止卡榫3从卡槽4的开口端移出。所述的凸耳6的横截面以呈圆弧面为佳,且两个凸耳6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卡榫3直径的五分之四。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干涉量,又便于进行卡合或取出作业。进一步,卡榫3呈圆柱体。卡榫3的形状可以多样,但是以圆柱体为佳。横截面上看圆柱体的卡榫3在卡槽4中的定位点为三个点,其中,一个点位于卡槽4内壁上,其余两个点分别位于两个凸耳6上。因此,圆柱体的卡榫3在卡槽4中的定位更稳固。当然,从制造工艺上来说,圆柱体的卡榫3也非常容易制造。进一步,所述的卡榫3在卡槽4中与卡槽4的顶部和两个凸耳6接触,形成三个接触点,该三个接触点构成的圆的直径,与卡榫3的直径相等。为了安装方便,避免变形槽5 产生过大的尺寸变形,卡榫3的直径和由卡榫3在卡槽4中的接触点构成的圆的直径相等。 这样,在安装时,卡槽4只要稍微变形,即可使得卡榫3插入卡槽4中。进一步,所述的变形槽5为两个,位于卡槽4的两侧。为了保证卡榫3可以插入卡槽4中,在卡槽4的两侧分别布置一个变形槽5。这样,一方面卡槽4有足够的尺寸变量,另一方面当卡槽4产生形变时,卡槽4同时对两侧的变形槽5产生挤压力,整个塑胶框2的受力更均勻。本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在背板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卡榫3,在塑胶框2的一侧面上设置卡槽4和变形槽5,使得当卡榫3固定在卡槽4中时,塑胶框2和背板1之间不会产生空隙。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方案的解释。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方案进行的非创造性改进,皆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包括背板(1)和塑胶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榫(3)、卡槽(4)和变形槽(5),所述的卡榫(3)位于背板(1)的侧面;所述的卡槽(4)和变形槽(5)位于塑胶框(2)的同一侧面,卡榫(3)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4)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4)呈“U”形,在卡槽(4)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一对凸耳(6)。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耳(6)的横截面呈圆弧面,且两个凸耳(6)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卡榫(3)直径的五分之四。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卡榫(3)呈圆柱体。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榫(3)在卡槽(4)中与卡槽(4)的顶部和两个凸耳(6)接触,形成三个接触点,该三个接触点构成的圆的直径,与卡榫(3)的直径相等。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槽(5)为两个,位于卡槽(4)的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背板和塑胶框的卡合机构,包括背板和塑胶框,还包括卡榫、卡槽和变形槽,所述的卡榫位于背板的侧面;所述的卡槽和变形槽位于塑胶框的同一侧面,卡榫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中。该卡合机构使得背板和塑胶框连接紧密,避免背板和塑胶框在组装的时候相互跳脱,提高背光模组产品的合格率。文档编号F21V17/16GK202229096SQ20112035247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松詹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