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825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5:14
一种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包括一个马达本体、一个散热基座和一个扰流部。所述马达本体套设在所述散热基座内。所述散热基座具有至少一条主流道设置在其外周侧上。所述扰流部设置在所述主流道内,用来对主流道内的流体产生扰流作用,以此来增加热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动马达,尤其指具有水冷散热结构的电动马达。
技术介绍
由于一般马达在运转时,马达内部的转子与定子会相互感应激磁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因在马达内部无法快速散去,而造成马达使用寿命缩短,所以业内人士为了改善上述马达问题,开发出一种水冷式马达。参阅图16,现有一般的水冷式马达包括一个马达本体30和一个散热基座31,其中所述马达本体30包含一个外壳303和两个盖体306、307和一个转子301和一个定子302 套设在转子301上,所述外壳303具有一个容置空间3033用以容纳设置所述散热基座31, 且所述容置空间303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二盖体306、307相对接;并所述外壳303还具有一个出水部30311和一个相对所述出水部30311的进水部30312,所述出水部30311和进水部30312分别设在所述外壳303之外侧上。上述散热基座31具有一个容纳部312连通所述容置空间3033,所述容纳不用以容纳所述定子302和转子301,一条流道313沿所述散热基座31的外周侧环绕设置形成,且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出水部30311和进水部30312,所以当马达运转产生热量时,散热基座31 会吸收定子302和转子301上的热量,透过一种流体(如水、冷却液)在流道313内的循环流动,与散热基座31上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水冷式马达虽然可以此借主流道达到散热的目的,但在实际使用上确有问题存在,即由于流道313内的流体流动速度快,使流体滞留于散热基座31的时间过短,导致流体与散热基座31的热交换效率低,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内部流道313是单向平滑流道,所以冷却液体在该同种流道 313中的停滞时间较短,带走的热源较少,继而明显降低了整体的热交换效率和热传效果, 相对的整体散热效果更不理想;所以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缺点1.热交换效率不佳;2.散热效果不佳。因此,如何解决现有产品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点,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极力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令流体产生分离涡流提升流场紊流强度,进而增加热传效能的电动马达水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主流道中产生分流的分流结构,借由所述分流结构增加热传递的面积,使流体接触更多的热传递区域,增加散热效果的电动马达水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令一主流道内的流体同时产生扰流与分流效果的结构,借以提升散热效果的电动马达水冷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一种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包括一个马达本体,具有一个转子和一套设在转子上的定子,一个外壳,具有一外侧和一内侧,所述外侧形成有一个出水部和一个进水部,所述内侧界定一容置空间;一个散热基座,所述散热基座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相邻该空间的内侧,且具有一个中空的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并与对应的定子套设,至少一条主流道设置在所述散热基座外周侧上,且连通所述出水部和进水部;和一个扰流部,设置在所述主流道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实施一种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包括一个马达本体,具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套设在所述定子内,一个外壳具有一内侧界定一容置空间,和一外侧设有一个出水部和一个进水部;一个散热基座,所述散热基座容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相邻所述空间内侧,且具有一歌中空德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并套设所述定子; 至少一条主流道,、沿所述散热基座外周侧环绕设置构成,且具有一个连通该进水部的入水口和一个连通该出水部的出水口 ;和至少一个分流部,设在所述主流道两相对应内侧壁之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再提供另一种实施一种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包括一个马达本体,具有一个转子和一套设在转子上的定子,一个外壳,具有一内侧界定一容置空间,和一外侧设有一个出水部和一个进水部;一个散热基座,所述散热基座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相邻所述容置空间内侧,且具有一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并与相对的所述定子套设;至少一条主流道,设置于所述散热基座的外周侧上,且具有一个连通所述进水部的入水口和一连通所述出水部的出水口 ;一个分流部,设在所述主流道两个相对应的内侧壁间; 和一个扰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流部和主流道之间,和前述主流道内未设有分流部的两个相对应的内侧壁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图像俯视局部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图像俯视局部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图像俯视局部示意图;图4D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四图像俯视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4C图中第三图像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创作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另一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创作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创作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立体示意图;图9A为本创作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9B为本创作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10为本创作的图9B的再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1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立体示意图;图13A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3B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3C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4A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态样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4B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态样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4C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三态样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4D为本创作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四态样俯视局部示意图;图15为本创作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散热基座立体示意图;图16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马达本体...10第一内侧壁 ... 1131转子...101第二内侧壁 ... 1132轴杆...1011 第一端... 1133定子...102第二端... 1134外壳...103第一次流道 ... 114外侧...1031第二次流道 ... 115出水部...10311第三次流道...116进水部...10312第四次流道...117内侧...1032扰流部...12、12a容置空间...1033扰流块...121、121a第一盖体...106第一扰流侧...1211、1211a第二盖体...107第二扰流侧...1212散热基座…11分流部… 13外侧表面...111凸体...131容纳部…112第一分流侧… 1311主流道…113第二分流侧… 131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马达的水冷结构,图标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请参阅第1 图,显示本创作第一较佳实施例,图中包括一个马达本体10、一个散热基座11和一个扰流部12。前述马达本体10,具有一个转子101、一个定子102、一个外壳103、一个第一盖体 106和一个第二盖体107,所述转子101具有一个轴杆1011,所述定子102由多个硅钢片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百龄李嵩蔚彭镜荣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