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明成专利>正文

丁字路口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47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丁字形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左行的A车道和右行的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上行的C车道和下行的D车道,在所述丁字路口设置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和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匝道架桥长度大为缩短,节约了建造成本;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本发明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立交桥,在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效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丁字路口的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逐渐增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公路上越来越拥挤,甚至容易发生堵塞,这种堵塞主要发生在路口,造成时间的浪费和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扰。一般情况下为了降低交通压力,人们在交通枢纽路口会建造立交桥,立交桥一般采用绕跨式结构,即在主干道一侧修建有绕跨过主干道至另一主干道的高架匝道,但是,这种绕跨式结构注定这种立交桥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弧度和高度,因此绕跨式立交桥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如果设置在简单的丁字路口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绕跨式立交桥的高架匝道去向不易辨认,容易导致驾驶员走错方向,浪费时间精力。综上可知,人们需要设计一种更为先进实用的立交桥,用以疏导丁字路口的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丁字路口立交桥,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辨认走向,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丁字路口的交通疏导工作,从而消除上述
技术介绍
中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丁字形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左行的A车道和右行的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上行的C车道和下行的D车道,在所述丁字路口设置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和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匝道架桥横跨B车道且联接A车道和D车道。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匝道架桥横跨B车道且联接A车道和C车道。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出口设置于所述 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匝道架桥和所述第二匝道架桥中的其中一桥横跨于另一桥之上。作为常规设计,所述第一匝道架桥和所述第二匝道架桥预留出底层路面或桥面行驶车辆高度。一般而言,匝道架桥会在与底层路面结合处,沿着主干道的中心线提升桥体高度,从而使匝道架桥预留出底层路面的车辆高度。该丁字路口立交桥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修筑在丁字路口 ;也可以采用塑钢等材料制成分体结构,然后安装于丁字路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桥体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和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用以完成车道的左转,这种立交桥与传统的绕跨式立交桥相比而言结构明显不同,其设置的左转车道为分离的匝道架桥,不同以往绕跨式立交桥采用环形绕跨式转弯车道,因此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辨认走向,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丁字路口的交通疏导工作,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匝道架桥和第二匝道架桥的出入口均设置于各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同时第一匝道架桥和第二匝道架桥均只横跨B车道,基于这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桥体得以进一步小型化,近似于从一车道直线联接另一车道,大大缩短了匝道架桥的长度,节约了建造成本;改变了传统立交桥绕跨式行驶方法,使驾驶员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各个转弯点不出现交叉,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节约了成本,同时节约了驾驶人员的等待时间。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匝道架桥长度大为缩短,做到最大可能的小型化,节约了建造成本;改变了传统立交桥绕跨式行驶方法,使驾驶员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节约成本和时间;本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立交桥,在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效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中1.横向主干道,11. A车道,12. B车道,2.纵向主干道,21. C车道,22. D车道,3.桥体,31.第一匝道架桥,32.第二匝道架桥。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附图所示,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丁字形的横向主干道1 和纵向主干道2,所述横向主干道1包括行驶方向朝左的A车道11和行驶方向朝右的B车道12,所述纵向主干道2包括行驶方向朝上的C车道21和行驶方向朝下的D车道22,在所述丁字路口设置桥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3包括用于A车道11左转至D车道22的第一匝道架桥31和用于C车道21左转至A车道11的第二匝道架桥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横跨B车道12且联接A车道11和D车道22, 第一匝道架桥31入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1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22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同样的,所述第二匝道架桥32横跨B车道12且联接A车道11和C车道21,第二匝道架桥32入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2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11 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匝道架桥32横跨于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之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与B车道12、D车道22之间留有供行驶车辆通过的高度,所述第二匝道架桥32与B车道12、C车道21以及第一匝道架桥31之间留有供行驶车辆通过的高度。第一匝道架桥31与B车道12结合处,会沿着横向主干道1的中心线提升桥体高度,即车辆在往第一匝道架桥31上行驶时会先沿着横向主干道1的中心线逐步爬升,到B车道12的上方时已经预留出车辆通行的高度;同样的,第二匝道架桥32与各车道的结合处也采用这种方式。车辆通过修筑有专利技术的丁字路口时的方法如下A车道11和B车道12上横行的车辆可以直接通行;由A车道11左转至D车道22的车辆通过第一匝道架桥31实现转弯,由C车道21左转至A车道11的车辆通过第二匝道架桥32实现转弯;由B车道12右转至D车道22的车辆可以直接右转,由C车道21右转至D 车道22的车辆同样可以直接右转。本专利技术全部取代了红绿灯指示,直行车道、转弯车道彻底分离,车辆纵向、横向、左转弯、右转弯时无需停车,各行其道,畅通无阻。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丁字形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左行的A车道和右行的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上行的C车道和下行的D车道,在所述丁字路口设置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和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道架桥横跨B车道且联接A车道和D车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匝道架桥横跨B车道且联接A车道和C车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路口立交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袁明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