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4115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驱动充电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利用电池来驱动充电的开关,避免人体因误触而发生意外,且集合多种充电模式,使用常规的电子元器件则能依椐电池不同的状态切换相适应的充电模式、针对不同的充电模式给予不同的充电提示,包括低温、欠压充电情况下的涓流充电模式、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定时模式、电池过热及严重欠压保护等功能,具有电池高精度标准充电、预防电池发生自燃或爆炸等意外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驱动充电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种电子仪器设备都以轻便携带为主,各种功能的电子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随地用得上,因而电池成为了其必要的组成部分,电池的充电方法也应运而生。市面上不断有高端电池专用充电器件推出,也有将液晶、LCD产品用于充电指示,但这些专用器件和液晶、LCD需要庞大的辅助电路驱动或执行方能完成充电管理功能,实际作为充电的应用时,在材料供应、成本、体积、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过大的缺点,其利用多种非常规的电子元器件方能实现多种充电模式且针对不同的充电模式给予不同的充电提示,且大多充电器无法根据是否接入电池而进行充电,人体因误触充电端则有可能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合多种模式的充电装置,其利用电池来驱动充电的开关,且包括低温、欠压充电情况下的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定时模式、电池过热及严重欠压保护等功能。本新型所述的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包括电源输出端、充电端口、第一三极管、电池电压端和充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为一 MOS功率管,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充电端口和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充电端口的电池电压端,发射极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依次连接的电压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电流反馈端及电压反馈端、电流控制电路及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连接电源。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定时电路、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定时电路的定时输出端,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池电压端和地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池电压端和地端,所述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的温度感应器置于电池组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低温检测控制电路、欠压控制电路和一小功率MOS管,所述小功率MOS管栅极分别连接低温检测控制电路和欠压控制电路,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地端和电流控制电路,低温检测控制电路中温度感应器置于电池组。使用本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常规的电子元器件则能依椐电池不同的状态切换相适应的充电模式、针对不同的充电模式给予不同的充电提示,其整合低温、欠压充电情况下的涓流充电模式、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定时模式、电池过热及严重欠压保护等功能于一体,且利用电池来驱动充电的开关,避免人体因误触而发生意外。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包括电源输出端、充电端口、三极管Ql和充电开关VT1,所述充电开关VTl为一 MOS功率管,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充电端口和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充电端口的电池电压端,发射极接地,电池驱动的充电过程当接上电池时,电池提供电压 VB+导通三极管Q1,进而导通充电开关VT1,实现充电主线的导通;当取出电池时,电池电压 VB+端无电压而截止三极管Ql,进而截止充电开关VTl,实现充电主线的断开。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依次连接的电压输出端Vcc、光电耦合器U1、电流反馈端及电压反馈端、电流控制电路及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Ui连接开关电源,其由电压输出端Vcc提供电压,并根据各反馈端输出的信号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变化。所述装置还包括一电压基准电路,该电路进一步包括一基准电压集成电路,所述电压基准电路由电源输出端Vcc供电,经电压基准集成电路U2稳压后向各级控制电路提供控制比较的电压基准。所述电压基准电路中的基准电压集成电路连接电源输出端、光电耦合器及各级控制电路的基准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基准集成电路U3、RIO、Rll控制输出信号,当电池电压小于恒压充电电压阀值时,电压控制电路通过电压反馈端将电源控制在稍高于电池电压值的电压输出值;当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恒压充电电压阀值时,电压控制电路通过电压反馈端将电源输出电压锁定至一恒压值,实现恒压充电过程。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连接至电流反馈端,当充电电流等于或低于恒流值时,充电端负极VB-电压值的大小等于或小于恒流参考电压值,所述电流控制电路U4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电流反馈端,调整电源输出电流将充电电流提高;当充电电流大于恒流值时,充电端负极VB-电压值的大小大于恒流参考电压值,所述电流控制电路U4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电流反馈端,调整电源输出电流将充电电流降低,实现恒流充电过程。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定时电路、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三极管Q2和三极管 Q3,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定时电路的定时输出端t,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电池电压端VB+,发射极接地,定时电路输出定时信号时导通Q2,加在Ql基极的电压变为低电平,从而令Ql截止实现充电开关VTl的截止,即断开充电电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电池电压端VB+,发射极接地端,所述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的温度感应器置于电池组中,电池温度过高或电池低于安全电压下限时,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Q3截止,电池电压端电压VB+导通Q2而使Ql截止,实现截止VTl的效果,即断开充电电路。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低温检测控制电路、欠压控制电路和一小功率MOS管VT2,所述小功率MOS管VT2的栅极分别连接低温检测控制电路的比较器TO和欠压控制电路的比较器TO,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地端和电流控制电路,低温检测控制电路中温度感应器置于电池组,当低温检测控制电路和欠压控制电路输出信号时,MOS管VT2导通进而改变电流控制电路中比较器U4的同相端电压,即降低发出充电电流信号的参考电压值,改变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为涓流输出信号,进行涓流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的装置,其包括电源输出端、充电端口、第一三极管、电池电压端和充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为一 MOS功率管,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充电端口和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充电端口的电池电压端,发射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时电路、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定时电路的定时输出端,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池电压端和地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池电压端和地端,所述高温及严重欠压检测控制电路中的温度感应器置于电池组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依次连接的电压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电流反馈端及电压反馈端、电流控制电路及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连接开关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压基准电路,所述电压基准电路中的基准电压集成电路连接电源输出端、光电耦合器及各级控制电路的基准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驱动开关的多模式充电的装置,其包括电源输出端、充电端口、第一三极管、电池电压端和充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为一MOS功率管,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充电端口和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充电端口的电池电压端,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清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立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