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11769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聚酰亚胺材料采用具有非平面大共轭结构的含芴芳香二胺与各种四酸二酐为原料,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然后进行酰亚胺化得到可溶性的聚酰亚胺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优越可溶解性,可溶于NMP、DMSO、DMAc、DMF、m-Cresol、THF等常规有机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等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多样,因而适于工业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聚酰亚胺可应用于制备光致发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微电子、信息、发光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是目前已经工业化的工程塑料中耐热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突出性能,如机械强度高、耐高低温性好、介电性优异、成膜性能好等等。自六十年代美国的杜邦公司开发产业化以来,它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航天、航空、 微电子和军工领域应用更多。由于聚酰亚胺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通常用溶解性良好的前躯体聚酰胺酸来进行加工,然后再进行脱水闭环的亚胺化处理获得聚酰亚胺。但是,聚酰胺酸对水份较为敏感,不能长期储存;且亚胺化后的聚酰亚胺表现为不溶不熔的特点,这些都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微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轻、 薄、短、小”化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无机材料,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由于其低成本、轻质高强、优良的成膜性、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结构柔韧性、可三维堆集等优点,在现代微电子领域显示出突出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其具有优异的结构可设计性,可通过共聚单体的结构设计,引入功能性基团,赋予聚酰亚胺一定的光电性能,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新型高性能、功能化聚酰亚胺逐渐成为聚酰亚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解决聚酰亚胺可溶性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采用含氟单体来合成含氟聚酰亚胺;(2)采用具有大空间位阻基团的单体合成聚酰亚胺,破坏主链的刚直链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3)采用脂环族单体合成半芳香族或非芳香族聚酰亚胺。第一种方法由于含氟单体价格高,所以限制了应用面;第三种方法品种少,价格也贵,耐热性有所降低;第二种方法单体易得,价格适中,制品性能可达到预期目标,因此目前被普遍采用。 如专利 CN200910216217. 5.CN200910049450. 9、CN02111080. 8 等。然而,所涉及到的二胺单体都不具备大共轭的空间结构,并且没有聚集诱导发光的性能。功能化聚酰亚胺的研究近几年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四川大学顾宜教授课题组较早开展聚酰亚胺侧链功能化的研究(如专利CN1218999C、CN1164715C等),制备可加工性强、高强、高模、高尺寸稳定性的聚酰亚胺薄膜。最近两年基于含三苯胺结构的可溶性功能化聚酰亚胺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电阻开关效应,在聚合物存储材料的应用中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这一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然而,功能聚酰亚胺的开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品种较为单一,其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具有优越可溶解性、热稳定性、优异力学性能和光致发光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其工艺简单且多样,条件要求低,适于工业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应用,应用于光致发光产品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结构通式为权利要求1. 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 选自以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亚胺为粉体材料或薄膜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氩气气氛中,将含Y结构的二胺与含X结构的二酐按摩尔比为1 (0.9 1.1)溶在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在-10 40°C搅拌反应0. 5 72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然后进行酰亚胺化得到可溶性的聚酰亚胺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Y结构的二胺与含X结构的二酐总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 5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砜、环丁砜、1,4_ 二氧六环、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间甲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酸溶液通过热酰亚胺化法或化学酰亚胺化法进行酰亚胺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酰亚胺化法的步骤为将聚酰胺酸溶液刮涂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置于烘箱中,程序升温进行热酰亚胺化,优选的程序升温程序为先室温升温至50 180°C后恒温,整个过程10-240分钟;然后再升温至180 250°C后恒温,整个过程10-240分钟;最后升温至250°C 380°C后恒温,整个过程10-360分钟;冷却后即得到聚酰亚胺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酰亚胺化法的步骤为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在升温搅拌后,加热至 50 200°C继续搅拌0. 5 72h,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甲醇或丙酮中得到聚酰亚胺沉淀,过滤干燥,即得到聚酰亚胺粉体;将聚酰亚胺粉体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 N-二甲基甲酰胺、间甲酚或四氢呋喃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将聚酰亚胺溶液刮涂在洁净的玻璃板上,70 300°C干燥去除溶剂,冷却后即得到聚酰亚胺膜。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应用于制备光致发光广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聚酰亚胺材料采用具有非平面大共轭结构的含芴芳香二胺与各种四酸二酐为原料,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然后进行酰亚胺化得到可溶性的聚酰亚胺材料。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优越可溶解性,可溶于NMP、DMSO、DMAc、DMF、m-Cresol、THF等常规有机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多样,因而适于工业生产;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聚酰亚胺可应用于制备光致发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微电子、信息、发光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文档编号C08J5/18GK102352039SQ20111020734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兰麒, 刘亦武, 刘四委, 张艺, 池振国, 秦泽鑫, 许家瑞, 陈亮辉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芴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其中:n为5~10000,X为四价的芳香族烃基,Y为I、II、III结构通式所示基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Ar1和Ar2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何一种:Ar3和Ar4选自下列结构式基团中的任何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刘亦武许家瑞秦泽鑫陈亮辉兰麒刘四委池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