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957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及应用。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包括多孔挡板、挡液帽和支撑筋板;其中挡板为圆筒形,圆筒直径一般等于大于抽出釜内径,圆筒上的孔的开孔率大于90%;挡液帽外缘直径大于多孔挡板,挡液帽和多孔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阻焦装置应用在带急冷油分布管的釜中效果更佳,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安装在汽提段的下方、抽出釜的上方,在阻焦装置的上面设置有急冷油分布管。这种阻焦装置设置改善了液体的流动状态,强化了湍动效果,避免了焦炭的生成和累积,从而保证了塔器的正常操作和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馏塔内件,特别涉及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蒸馏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炼油、石油化工装置的关键设备,用于分离产品。蒸馏塔的效率直接关系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在许多场合如炼油装置减压塔、焦化分馏塔、催化分馏塔、乙烯装置油洗塔等,由于进料温度很高,常常超过400℃,塔内进料段及进料以下段操作温度也很高,塔内物料在高温区很容易发生热裂解、聚合反应,产生小分子气体,同时发生结焦,堵塞塔内件及塔底抽出口,使得塔内压降急剧升高,破坏了塔内的正常操作,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无法操作,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防止或减轻塔内结焦现象,需要尽量降低塔内温度,目前主要是采用急冷油循环的方式,用泵从塔底抽出一股液体,经冷却后再返回塔内进料口下方,对于原油蒸馏装置减压塔一般控制塔釜温度不超过360~370℃。采用急冷油循环技术能够把渣油温度降低到370℃以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结焦问题,但不能完全避免,尤其对于目前减压深拔技术,进料温度达到400℃以上,塔底渣油温度高达390℃以上,高温物料进塔后,必然与一部分塔内物料直接接触,同时,塔内存在许多液体流动死角,塔釜内液体混合不均匀也可能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在这些区域仍然会发生结焦,焦炭一旦生成,就会慢慢累积,给塔底物料抽出泵、冷换设备的操作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影响装置生产造成停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蒸馏塔釜用的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及应用,阻焦装置安装在塔釜缩径处,起到避免物料由于温度过高而结焦的作用,同时当少量结焦发生时,可以起到过滤焦块,阻止其进入塔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如下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包括多孔挡板、挡液帽和支撑筋板;其中挡板为圆筒形,圆筒直径一般等于大于抽出釜内径,圆筒上的孔的开孔率大于90%;挡液帽外缘直径大于多孔挡板,挡液帽和多孔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筋板。所述的多孔挡板的高度为500~1000mm。所述的挡液帽为锥形或圆盘形,外缘直径大于多孔挡板圆筒直径50~100mm。所述的多孔挡板上的孔为圆孔或长圆孔或矩形。本专利技术的塔底阻焦装置应用在带急冷油分布管的釜中效果更佳,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安装在汽提段的下方、抽出釜的上方,在阻焦装置的上面设置有急冷油分布管。所述的急冷油分布管6通过法兰5与急冷油入口管4相连接,支管为圆管,每根支管斜向下方设置有出液孔7。出液孔7方向为靠近塔壁侧,出液孔开孔方向与垂直方向成45°到90°的夹角,总开孔面积为急冷油入塔总管面积的0.5~4倍。所述的急冷油分布管对应于上部双溢流塔盘设为“H”形支管或者单溢流塔盘设为“T”形支管。所述的汽提段为人字挡板结构,急冷油分布管则为多分支管,每根支管对称开两排斜向下的出液孔,开孔方向亦为45°~90°。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安装在汽提段的下方、抽出釜的上方,可以使进料降液与急冷油充分、快速混合,并增强液体的湍动,从而降低塔釜温度。另外,当挡板圆筒直径大于抽出釜内径时,圆筒底部与球形封头相交处焊接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可以从以下的描述体现的更充分气液混合进料中的液体或高温油气进塔后冷却下来的液体,与从塔上部流下的液体一起进入汽提段,高温液体经汽提段塔盘或人字挡板与汽提蒸汽接触,汽提后从液封盘或人字挡板流下,与从急冷油分布管出液孔喷出的液体充分混合,液体温度迅速降低,然后流到阻焦装置与塔壁形成的环隙,再经过阻焦装置的多孔挡板流入塔釜。多孔挡板大大增强了液体的湍动效果,加大了流速,避免了焦炭的生成。进入塔底抽出釜的液体温度一般在360~370℃,该温度可通过急冷油循环量及返回温度来控制,在这个温度下的油品不易发生结焦。抽出釜高度根据停留时间要求而定。这种阻焦装置使塔内下降的高温液体与急冷油充分混合,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塔釜,避免了高温物料直接进入塔釜,并保证了塔釜中液体温度的均匀性,避免了局部高温的形成,同时阻焦装置的设置改善了液体的流动状态,强化了湍动效果,避免了焦炭的生成和累积,从而保证了塔器的正常操作和分离效率。附图说明图1a阻焦装置结构主视图;图1b阻焦装置结构俯视图;图2急冷油分布管示意图;图3急冷油分布管开孔A-A示意图;图4阻焦装置及急冷油分布管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多孔挡板、2-支撑筋板、3-挡液帽、4-急冷油入口管、5-法兰、6-急冷油分布管、7-出液孔、8-汽提蒸汽分布管、9-液封盘、10-汽提段塔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a和图1b所示,阻焦装置的侧壁为圆筒形多孔挡板1,圆筒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抽出釜内径,侧壁上开有多个圆孔或长圆孔,多孔挡板的顶部加一个锥形的挡液帽3,两者通过支撑筋板2连接,挡液帽3将从上面落下的液体导到阻焦装置与塔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如图2所示,急冷油分布管6通过法兰5与急冷油入口管4相连接,对应于上部双溢流塔盘设为“H”形支管或者单溢流塔盘设为“T”形支管,支管为圆管,每根支管斜向下方开一排或两排出液孔7,出液孔7方向为靠近塔壁侧,出液孔开孔方向与垂直方向成45°到90°的夹角,如图3所示,总开孔面积为急冷油入塔总管面积的0.5~4倍。如果汽提段为人字挡板结构,急冷油分布管则为多分支管,每根支管对称开两排斜向下的出液孔,开孔方向亦为45°~90°。以汽提段采用双溢流塔盘结构为例,各部分塔内件安装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汽提段塔盘10下面为汽提蒸汽分布管8,汽提蒸汽分布管8的下面为急冷油分布管6,在汽提段到抽出釜的变径处为由多孔挡板1、支撑筋板2和挡液帽3组成的阻焦装置。急冷油分布管6的两根支管方向与塔盘边侧降液管或液封盘9出口堰平行,支管中心线低于液封盘出口堰50~100mm,水平方向上距离液封盘出口堰约100mm。液封盘出口堰高度须保证急冷油从出液孔喷出后能喷到出口堰上,一般为支管直径的1~2倍。阻焦装置位于抽出釜的顶部,与塔壁形成一个环形空间,为液体充分混合提供了场所。本专利技术所阐述的阻焦装置,应用在高温塔器中,一般与急冷油系统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能有效阻止塔底结焦,具有以下特点1、阻焦装置及急冷油分布管可以使塔内下降的高温液体与急冷油充分、快速混合,迅速降低液体温度;2、阻焦装置可以使高温液体温度降低以后再进入塔釜,避免了塔釜中因液体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局部高温,从而避免了结焦现象;3、阻焦装置可以使液体流动的湍动程度大大提高,既有利于温度混合均匀,又避免了焦炭颗粒的形成和生长。4、阻焦装置可以起到阻止焦块进入塔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结构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精神、范围和内容中。权利要求1.一种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包括多孔挡板、挡液帽和支撑筋板;其特征是多孔挡板为圆筒形,圆筒直径一般等于或大于抽出釜内径,圆筒上的孔的开孔率大于90%;挡液帽外缘直径大于多孔挡板,挡液帽和多孔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筋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挡板的高度为500~10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压塔塔底阻焦装置,包括多孔挡板、挡液帽和支撑筋板;其特征是多孔挡板为圆筒形,圆筒直径一般等于或大于抽出釜内径,圆筒上的孔的开孔率大于90%;挡液帽外缘直径大于多孔挡板,挡液帽和多孔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李鑫钢许长春袁毅夫王自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