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63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领域的模具。它包括下模、位于下模上的滑块、上模、位于下模的下模浇注口、位于上模的上模浇注口,下模具有向内凹陷的下模型腔和围绕该下模型腔的侧壁,在下模的侧壁上设有穿透侧壁的缺口,滑块包括位于侧壁外侧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缺口的尺寸相匹配并插在该缺口内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尺寸大于第二本体;上模具有向内凹陷的上模型腔,上模型腔的底面和第二本体朝向下模型腔的面设有凸起或凹陷的图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 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 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 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因此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汽车、 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 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应满 足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装拆方便,轻巧、耐用,便于起 模;铸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经济、合理;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 在实际生产中,某些产品要求多个面上设计有图案,其中至少有两个面是相邻的,由于起模 方向上的限制,此类产品在开模只设计在一个面有图案,而其他面的图案则靠后续加工完 成,耗时耗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多个面设计图案且不影响 起模的铸造模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 位于下模上的滑块、上模,下模上开设有的下模浇注口,上模上开设有与下模浇注口相对应 的的上模浇注口,下模具有向内凹陷的下模型腔和围绕该下模型腔的侧壁,在下模的侧壁 上设有穿透侧壁的缺口,滑块包括位于侧壁外侧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缺口的尺寸相匹配并插 在该缺口内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尺寸大于第二本体,上模具有向内凹陷的上模型腔。上 模型腔的底面和第二本体朝向下模型腔的面上可以设置凸起或凹陷的图案,以使加工产品 上多面具有图案。优选地,第一本体上设有垂直于侧壁的第一本体通孔,侧壁上固定有位置、尺寸与 第一本体通孔相应的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本体通孔内,其长度大于第一本体通孔孔 长,且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一本体通孔孔径的端部。更优地,连接件长度与第一本体通孔孔长的差值大于20mm小于侧壁的壁厚。优选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本体通孔,上模上设有位置、尺寸与之相应的第一通 孔,下模上设有位置、尺寸与之相应的第一盲孔,一第一插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本体通孔 后插入第一盲孔中而将上模、第二本体以及下模结合起来。进一步地,下模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二盲孔,上模上设有位置、尺寸与第二盲孔相应 的第二通孔,一第二插杆穿过第二通孔后插入第二盲孔中而将上模和下模结合起来。优选地,上模顶部设有凸起,该凸起具有在水平面内延伸的顶面。优选地,第一本体上具有向内的凹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铸造模具,将图案设计在滑块和上模上,通 过可在垂直下模侧壁方向上移动的滑块,解决了起模不便的问题,使多个面上设计有图案、 且其中至少有两个面是相邻的产品可以采用铸造工艺一次完成,省去了后续加工工序,大 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上模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下模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侧视图。图中标号为10、下模;11、下模型腔;12、侧壁;121、缺口 ;13、连接件;14、第一盲孔;15、第二 盲孔;20、滑块;21、第一本体;22、第二本体;23、第一本体通孔;24、第二本体通孔;25、凹 陷;30、上模;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上模型腔;34、凸起;41、第一插杆;42、第二 插杆;51、下模浇注口 ;52、上模浇注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参照附图1只附图5,本实施例中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10、位于下模10上的滑 块20、上模30、第一插杆41、第二插杆42、位于下模10的下模浇注口 51、位于上模30的上 模浇注口 52,下模10具有向内凹陷的下模型腔11和围绕该下模型腔11的侧壁12,在下模 10的侧壁12上设有穿透该侧壁12的缺口 121,滑块20包括位于侧壁12外侧的第一本体 21以及与缺口 121尺寸相匹配并插在该缺口 121内的第二本体22,第一本体21的尺寸大 于第二本体22 ;上模30具有向内凹陷的上模型腔33,上模型腔33的底面和第二本体22朝 向下模型腔11的面设有凸起或凹陷的图案。第一本体21上设有垂直于侧壁12的第一本体通孔23,侧壁12上固定有位置、尺 寸与第一本体通孔23相应的连接件13,连接件13设置在第一本体通孔23内,其长度大于 第一本体通孔23孔长,且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一本体通孔23孔径的端部。连接件13长度 与第一本体通孔23孔长的差值大于20mm,这样当滑块20移动到极限位置工作人员手指可 深入模块与蜡模间的缝隙,方便起模;此差值小于侧壁12的壁厚,这样,当滑块20移动到极 限位置时,第二本体22仍位于缺口 121内,可不必每次装模块都对位,提高了效率。第二本体22上设有第二本体通孔24,上模30上设有位置、尺寸与之相应的第一 通孔31,下模10上设有位置、尺寸与之相应的第一盲孔14,所述的第一插杆41与第二本体 通孔M尺寸相匹配,第一插杆41自上而下插入第一通孔31、第二本体通孔M和第一盲孔 14,将上模30、滑块20和下模10固定连接。4下模10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二盲孔15,上模30上设有位置、尺寸与所述第二盲孔 15相应的第二通孔32,第二插杆42与第二盲孔M尺寸相匹配,第二插杆42自上而下插入 第一通孔32和第二盲孔15,将上模30与下模10固定连接。上模30与下模10连接后,下模浇注口 51和上模浇注口 52浇注口结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完整的浇注口,与注蜡机相连完成注蜡。上模30顶部设有凸起34,该凸起34具有在水平面内延伸的顶面,保证使注蜡机对 模具的压力均勻分布。第一本体21上具有向内的凹陷25,便于起模时拿捏。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 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10)、位于所述下模(10)上的滑块(20)、 上模(30),所述下模(10)上开设有下模浇注口(51),所述上模(30)上开设有与下模浇注口 (51)相对应的上模浇注口(52),所述的下模(10)具有向内凹陷的下模型腔(11)和围绕该 下模型腔(11)的侧壁(12),在所述下模(10)的侧壁(12)上设有穿透所述侧壁(12)的缺 口(121),所述的滑块(20)包括位于所述侧壁(12)外侧的第一本体(21)以及与所述缺口 (121)尺寸相匹配并插在该缺口(121)内的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的尺寸大于 所述第二本体(22),所述的上模(30)具有向内凹陷的上模型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本体(21)上设有垂直于 所述侧壁(12)的第一本体通孔(2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10)、位于所述下模(10)上的滑块(20)、上模(30),所述下模(10)上开设有下模浇注口(51),所述上模(30)上开设有与下模浇注口(51)相对应的上模浇注口(52),所述的下模(10)具有向内凹陷的下模型腔(11)和围绕该下模型腔(11)的侧壁(12),在所述下模(10)的侧壁(12)上设有穿透所述侧壁(12)的缺口(121),所述的滑块(20)包括位于所述侧壁(12)外侧的第一本体(21)以及与所述缺口(121)尺寸相匹配并插在该缺口(121)内的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本体(22),所述的上模(30)具有向内凹陷的上模型腔(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