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光志专利>正文

视力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603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力恢复的视力恢复装置,其将患者的下巴置于其下巴台上,而固定眼睛的位置,再通过正反转马达的驱动,使一标示有记号的注视板进行前后的往复移动,由于下巴台是设置在注视板的移动端的前方,故使患者可连续注视交替接近及远离的记号,而有效地进行眼睛的训练。(*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调节肌紧张(假性近视)等患者的视力得以恢复的视力恢复装置。以往为使调节肌紧张等患者的视力恢复,曾使用一种利用超音波等的恢复装置,但受到患者各种症状限制,其视力恢复的效果并不充分。经研究得知种种为使该调节肌的作用得以活化的训练方法中使眼睛的焦点连续地在近距离与远距离之间远近移动的方法最可增加恢复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患者自然地使眼睛焦点在远近距离之间移动的视力恢复装置,它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肌的训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以基板支持的可进行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注视板,又在注视板的移动端的前方设有一用以固定患者眼睛位置的眼部支持件。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基板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轨道,注视板是以一滑件可滑动地装设在该轨道上,在轨道的一端配置有一正反转马达,马达的驱动轴上设有一驱动轮,另在轨道的另一端设有一与该驱动轮对应的从动轮,在此两轮之间设有传动皮带,通过马达的带动而进行传动,以带动装设在轨道上的注视板移动。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注视板是以一滑件可滑动地装设在该轨道上,滑件是由一可沿轨道滑行的滑动部、一自此滑动部朝向基板相反方向延伸的支柱,以及一设在此支柱端部用以夹持注视板的夹具所构成。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该固定设置在基板中央沿长度方向的轨道可为一呈T字形的轨道,又该滑动部的内侧嵌合在轨道的T字形顶部两侧,可沿轨道滑动。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滑动部的一侧面是利用一安装件固定在该传动皮带上,使滑动部可随传动皮带的移动而一体移动。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在轨道的前端位置及后端位置分别设有一进程限制开关及一回程限制开关,这两个开关是通过移动而来的滑件底部的按压而动作,亦即利用两限制开关的动作而控制马达的正反转,而使滑件可在移动距离间进行前后的往复移动。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在控制箱中设置进程速度控制器及回程速度控制器,而可分别调整进程及回程的移动速度。前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中,注视板移动端前方所设置的眼部支持件可为一下巴台,该下巴台的上部为一U字形的下巴座。本实施例的设计是以基板1做为箱体的底板,而注视板5突设在顶板1d上方,仅以注视板5在顶板1d上方移动的构造,就能使患者专心注视此注视板5上的记号M,进而提高训练效果。再者,本实施例个别设置进程速度控制器VR24及回程速度控制器VR25,来分别调整进程及回程的移动速度,从而可任意选择最适于视力恢复的速度。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重要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纵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气构成的方块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以下依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中,在一长方形基板1的前后及左右侧分别立设有前板1b、后板1c及侧板1a,又在两侧板1a及前后板1b、1c的上部覆有两片顶板1d,以此构成一长约两公尺的长方箱体;又在顶板1d的前部设有一操作板2,且在前板1b的上设有一用以固定患者眼睛位置的作为眼部支持件的下巴台3;再者,两片顶板1d是保持一定间隔而平行装设,且在其间形成有一前后开口的沟槽4,一安装在箱体内的注视板5经此沟槽4而突设在顶板1d之上。如图2、3所示,在基板1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顶部断面呈T字形的轨道6(请见图4);此轨道6的前侧配置有一正反转马达7,马达7的驱动轴上设有一驱动轮8,另在轨道6的后侧设有一与该驱动轮8对应的从动轮9,而在此两轮8、9之间设有传动皮带10,通过马达7的带动而进行传动。又如图4所示,装有注视板5的滑件11可滑动地装设在该轨道6上;滑件11由一可沿轨道6滑行的滑动部12、一自此滑动部12朝向基板1上方延伸的支柱13、及一设在此支柱13上部的夹具14(请见图2)所构成。滑动部12的中间设有支柱13,且该滑动部12的内侧嵌合在轨道6的为T字形顶部的两侧,而可沿轨道6滑动;又,滑动部12的一侧面通过一安装件15而固定在传动皮带10上,滑动部12因此可随传动皮带10的移动而一体移动;而夹具14构成在前面可夹持一注视板5。又如图1所示,该注视板5是采用视力测验常用的绘制有一缺口的环状记号M的塑料卡片;注视板5可备有不同尺寸的记号M的卡片,而可依患者的视力选择夹持在该夹具14上。另一方面,在轨道6的前端位置及后端位置分别设有一进程限制开关LS1及一回程限制开关LS2,此开关LS1及LS2通过移动而来的滑件11底部的按压而动作,利用两限制开关LS1及LS2的动作而控制马达7的正反转,而滑件11可在约1.6公尺的移动距离间进行前后的往复移动。在基板1的一角落设有一用以控制本视力恢复装置的动作的控制器20(请见图3);此控制器20的输入侧是如图5所示连接该两限制开关LS1及LS2、定时开关21及启动开关22,通过启动开关22的启动动作,仅以定时开关21设定的时间来驱动电路23,并进而驱动该正反转马达7;且通过进程限制开关LS1及回程限制开关LS2的动作控制正反转马达7的旋转方向;又通过进程速度控制器VR24及回程速度控制器VR25分别任意调整正反转马达7的旋转速度;即,通过控制器20的控制驱动电路23并进而驱动正反转马达7。再者,在前板1b设有下巴台3,此下巴台3的上部为一U字形的下巴座3a,患者可将下巴置于下巴座3a上,以保持眼睛在固定的位置;下巴座3a高度定为患者眼睛的位置与注视板5的中央位置相同的高度,以使患者能正视该注视板5上的记号M。以下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作用来说明。先选择适于患者的视力、年龄等条件的记号M的注视板5,并将此注视板5固定在夹具14上;通过定时开关21设定通常约为5~10分钟的驱动时间,再通过速度控制器VR24及25设定通常为进程较快而回程较慢的移动速度;设定完成后,患者是以下巴置于该下巴座3a上,以固定眼睛的位置而注视该记号M,然后按下启动开关22驱动正反转马达7。随正反转马达7的转动而带动皮带10,并使滑件11沿轨道6向后慢慢移动,由于患者是一直注视该注视板5的上的记号M,故使其眼睛的焦点可连续向远方移动。当滑件11向后移动而压抵在进程限制开关LS1时,即通过控制器20使正反转马达7开始反转,于是滑件11快速向前板1b方向移动,因此,又因患者的注视该注视板5的记号M,而使患者的眼睛的焦点可连续向近处移动;并且,使眼睛与注视板5间的最接近距离尽可能达到约5~10公分,这样可增加恢复效果,为不致使注视板5碰及患者脸部,调整回程限制开关LS2的设置位置,使滑件11达此距离时便反向退离。当滑件11移动至前端部而压抵在回程限制开关LS2时,则通过控制器20使正反转马达7开始正转,滑件11缓慢向后板方向移动;滑件11仅在定时开关21设定的时间内重覆往复的移动及停止移动,由于患者注视该记号M,而易于使眼睛的焦点进行远近的变化,以训练调节肌。另外,本实施例是说明滑件11沿基板1上的轨道6移动的实例,本技术并非限定为本实施例所示的构造,本技术亦可构成如图6所示,即其整体形成一箱体形,而轨道31设在其顶板30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以基板支持的可进行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注视板,又在注视板的移动端的前方设有一用以固定患者眼睛位置的眼部支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以基板支持的可进行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注视板,又在注视板的移动端的前方设有一用以固定患者眼睛位置的眼部支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轨道,注视板是以一滑件可滑动地装设在该轨道上,在轨道的一端配置有一正反转马达,马达的驱动轴上设有一驱动轮,另在轨道的另一端设有一与该驱动轮对应的从动轮,在此两轮之间设有传动皮带,通过马达的带动而进行传动,以带动装设在轨道上的注视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视板是以一滑件可滑动地装设在该轨道上,滑件是由一可沿轨道滑行的滑动部、一自此滑动部朝向基板相反方向延伸的支柱,以及一设在此支柱端部用以夹持注视板的夹具所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设置在基板中央沿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祥晃
申请(专利权)人:卢光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