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群专利>正文

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2953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蓄电池单元3、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和逆变单元4,逆变单元4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5。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控制开关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充电自控、使用方便及节约能源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逆变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逆变电源,在使用时均为逆变电源连接电瓶和负载使用,电瓶需要连 接市电来充电,也有利用太阳能发电对蓄电池充电的,但一般没有自动控制,且各设备独 立,需人工连接使用,充电时不能自控,其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又不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密轻巧、使用 方便而又节约能源的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蓄电池单元3、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和逆变 单元4,逆变单元4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5。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自控充 电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3的输入端 相连接,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 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控制开关6。其中,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2单元由电阻Rl、R2、R3、R4、三极管Tl、T2组成, 其中,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并联电阻R1,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 联电阻R2,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太阳能光伏板1相连接,Tl的基极与三极管T2集电 极相连接,三极管Tl的发射极与蓄电池单元相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并 联由电阻R4,三极管T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蓄电池单元(3)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 元3由蓄电池DC和二极管Dl、D2组成,其中,蓄电池DC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 二极管Dl的正极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相连接,蓄电池DC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 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控制开关6与逆变单元4相连接。所述逆变单元4由逆变 模块IC、电阻R5、R6、三极管组BG1、BG2和变压器B组成,其中,三极管组BG1、BG2分别 为2—8只(图中所示为3只)三极管并联组成,以扩大工作电流,逆变模块IC的两个输出 端分别通过电阻R5、R6与三极管组BG1、BG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组BGl、BG2的发射极与逆变模块IC的电源负极Θ端相连接,三极管组BGl、BG2的集电极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个边端相连接,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逆变模块IC的电源正极 端后, 还通过控制开关6连接蓄电池单元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充电自控、使用方便及节约能源的 优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蓄电池单元3、 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和逆变单元4,逆变单元4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5。所述太阳能光伏 板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 出端与蓄电池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 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控制开关6。其中,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由电阻附、1 2、1 3、1 4、三极管11、12组成,其中, 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并联电阻R1,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 R2,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太阳能光伏板1相连接,Tl的基极与三极管T2集电极相连接,三 极管Tl的发射极与蓄电池单元相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并联由电阻R4,三极 管T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蓄电池单元(3)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由蓄电池DC和二极管D1、D2组成, 其中,蓄电池DC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l的正极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 相连接,蓄电池DC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控制开关6与逆变 单元4相连接。所述逆变单元4由逆变模块IC、电阻R5、R6、三极管组BG1、BG2和变压器B 组成,其中,三极管组BG1、BG2分别为2— 8只(图中所示为3只)三极管并联组成,以扩大工作电流,逆变模块IC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R6与三极管组BG1、BG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组BG1、BG2的发射极与逆变模块IC的电源负极Θ端相连接,三极管组BG1、 BG2的集电极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个边端相连接,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 接逆变模块IC的电源正极 端后,还通过控制开关6连接蓄电池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蓄电池单元(3)、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和逆变单元(4),逆变单元(4)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5),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控制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蓄电池单元(3)、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和逆变单元(4),逆变单元(4)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5),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自控充电单元(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单元(3)的输出端与逆变单元(4)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控制开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自动充电式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自控 充电单元(2)由电阻R1、R2、R3、R4、三极管T1、T2组成,其中,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基极之 间并联电阻R1,三极管Τ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R2,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太阳 能光伏板(1)相连接,三极管Tl的基极与三极管Τ2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Tl的发射极与 蓄电池单元相连接,三极管Τ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并联由电阻R4,三极管Τ2的基极通过电 阻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群隋鹏飞宗学花
申请(专利权)人:施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