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0112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包括内端部具有夹持件孔的内侧连接件、内端部具有夹持件孔的外侧连接件、以及插入这些夹持件孔和座椅架的夹持件卡止孔中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在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相重合以使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与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相一致的状态下,插入这些夹持件孔中。所述夹持件卡止于所述夹持件卡止孔中。由此,能够将内侧连接部及外侧连接件的内端部简单地固定在座椅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此类侧气囊装置,如图7A所示,设置在 车用座椅的靠背2上。车用座椅包括座椅架3、以包围该座椅架3的状态设置的衬垫5、 覆盖该衬垫5的表皮7。所述侧气囊装置具有安装在座椅架3上的气体发生器15、通过该 气体发生器15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16、连接座椅架3与表皮7的连接件21、22 (例 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848482号公报)。如图7B所示,当气囊16基于气体发生器15的气体作用而膨胀时,气体的压力 推压衬垫5而使表皮7的缝合部9断裂。于是,气囊16经过靠背2侧部的衬垫5中所设 的狭缝8而膨出到靠背2的外部。连接件21、22由具有挠性、不易伸缩、拉伸强度优异的材料(例如织布等)构 成,呈长带状。连接件21、22的内端部21a、22a,分别由螺栓及螺母27、28固定在座 椅架3上。连接件21、22的外端部21b、22b,分别安装在表皮7的缝合部9上。由于 连接件21、22的外端部21b、22b如此安装在表皮7的缝合部9上,因此,当气囊16膨 胀使表皮7的缝合部9断裂而膨出靠背2的外部时,可以防止衬垫5的前部被撕裂。根据上述日本专利公报所公开的上述侧气囊装置,组装该装置时必须进行将各 连接件21、22的内端部21a、22a用螺栓及螺母27、28分别固定在座椅架3上的作业。因 此,上述侧气囊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进行上述的两组螺栓及螺母的固定作业时费工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连接件的内端部简单地固定在座椅架上的车 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中,所述车用座椅包括座椅架;衬垫,具有 收容空间和狭缝,安装在所述座椅架上;表皮,具有缝合部,覆盖所述衬垫的表面。而 且所述侧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气囊、内侧连接件、外侧连接件、以及夹持件。 所述座椅架具有夹持件卡止孔。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座椅架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气囊基于所述气体 发生器的气体作用而从所述收容空间经过所述狭缝向外部膨出,使所述缝合部断裂。所述内侧连接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座椅架上的内端部和固定在所述缝合部上的外 端部。所述内侧连接件经过比所述气囊更处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区域延伸。所述内侧连接 件在所述内端部上具有夹持件孔。所述外侧连接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座椅架上的内端部和固定在所述缝合部上的外 端部。所述外侧连接件经过比所述气囊更处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区域延伸。所述外侧连接 件在所述内端部上具有夹持件孔。所述夹持件在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相 重合以使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与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相一致的状 态下,插入在这些夹持件孔和所述夹持件卡止孔中。所述夹持件卡止于所述夹持件卡止 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能够将连接件的内端部简单地固定在座 椅架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气囊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侧气囊装置中气囊膨出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表示所述侧气囊装置中外侧连接件的内端部及内侧连接件的内端部固定 到座椅架上之前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表示所述侧气囊装置中外侧连接件的内端部上所设的临时卡止钩卡止在 座椅架上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5A是图3的要部的放大图。图5B是表示连接件的内端部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所述侧气囊装置的变形例的横向剖视图。图7A是表示以往的侧气囊装置的剖视图,表示气囊膨出前的状态。图7B是表示以往的侧气囊装置的剖视图,表示气囊膨出后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详 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装置的横向剖视图。该侧气囊装置设置于靠背 30的右侧部分。图2是表示图1的侧气囊装置中气囊37膨出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本 实施方式中,以侧气囊装置设置于靠背30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侧气囊装置也可设置 在未图示的座垫中。靠背30包含座椅架31、以包围该座椅架31的状态设置的座垫用衬垫32 (32A、 32B)、以及覆盖该衬垫32的表皮(装饰件)33。表皮33包含后述前部表皮33A和侧部 表皮33B。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37、气体发生器38、内侧连接件40A、外 侧连接件40B和夹持件43。衬垫32包含设置在靠背30的前部以构成靠背部分的前部衬垫32A和与前部衬垫 32A的侧端部相邻接设置的侧部衬垫32B。该侧部衬垫32B从前部衬垫32A的侧端部的 附近向后方延伸,在靠背30的背面侧的端部折弯,沿着靠背30的背面向内侧延伸。靠背30内的侧部(本实施方式中,车宽方向右侧的侧部)设有作为座椅架31的 一部分的侧梁34。该侧梁34以被前部衬垫32A和侧部衬垫32B相夹的状态设置在衬垫 32A和衬垫32B之间。侧梁34包含位于靠背30内的背面侧的底部34a和从该底部34a的外侧端部向前 方伸出的伸出部34b。侧梁34的底部34a上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底部34a的夹 持件卡止孔34c (参照图5A)。在衬垫32的前部衬垫32A和侧部衬垫32B之间,且在侧梁34的侧方,形成有 收纳空间35。在该收纳空间35的前方,形成有与收纳空间35相连并与靠背30的外部相 通的狭缝36。该狭缝36形成在前部衬垫32A的侧端部和侧部衬垫32B的前端部相对的 部位。收纳空间35中,收纳有折叠状态的气囊37。该气囊37的后部安装在侧梁34 上。该气囊37内收容有气体发生器38。该气体发生器38支撑在支撑座39上。该支撑 座39经由气囊37安装在侧梁34上。表皮33分割为设置在与前部衬垫32A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前部表皮33A和设置在 与侧部衬垫32B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侧部表皮33B。前部表皮33A和侧部表皮33B在与狭 缝36大致对应的位置的缝合部33c上可断裂地相互被缝合。因此,如图2所示,发生碰撞等时,基于气体发生器38的气体作用而膨胀的侧 气囊37,通过靠背30侧部的衬垫32A、32B之间的狭缝36,一边使表皮33A、33B的缝 合部33c断裂,一边例如朝前方膨出到靠背30的外部。内侧连接件40A和外侧连接件40B贯穿于前部衬垫32A和侧部衬垫32B之间的 狭缝36中。各连接件40A、40B由具有挠性、不易伸缩、拉伸强度优异的材料(例如织 布等)构成,呈长带状。靠背30的内部中,其中一个连接件(内侧连接件)40A沿着分 隔狭缝36及收容空间35的衬垫32A的表面设置,另一个连接件(外侧连接件)40B沿着 分隔狭缝36及收容空间35的衬垫32B的表面设置。内侧连接件40A经由比气囊37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图1的左侧)的区域在前 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外侧连接件40B经由比所述气囊37更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图1的右 侧)的区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内侧连接件40A经由比伸出部34b更位于车宽方向 内侧的区域延伸设置,外侧连接件40B经由比伸出部34b更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区域延伸 设置。内侧连接件40A和外侧连接件40B以围绕气囊37的状态设置。内侧连接件40A的外端部40a安装在缝合部33c附近的前部表皮33A上。外侧 连接件40B的外端部40b安装在缝合部33c附近的侧部表皮33B上。内侧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座椅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座椅包括:座椅架;衬垫,具有收容空间和狭缝,安装在所述座椅架上;表皮,具有缝合部,覆盖所述衬垫的表面,所述侧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气囊,安装在所述座椅架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基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体作用而从所述收容空间经过所述狭缝向外部膨出,使所述缝合部断裂;内侧连接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座椅架上的内端部和固定在所述缝合部上的外端部,经过比所述气囊更处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区域延伸,且在所述内端部上具有夹持件孔;外侧连接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座椅架上的内端部和固定在所述缝合部上的外端部,经过比所述气囊更处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区域延伸,且在所述内端部上具有夹持件孔;夹持件,在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内端部相重合以使所述内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与所述外侧连接件的所述夹持件孔相一致的状态下,插入在这些夹持件孔和所述座椅架上设置的夹持件卡止孔中,并卡止于所述夹持件卡止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实筱田佳典
申请(专利权)人: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