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道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217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复合管不易损坏,热媒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的双水道复合柱翼型散热器。该散热器铝翼片优化设置在散热单元内形成了多个散热空腔以及多对平行的对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管柱翼型散热器,在采用双水道结构的基础上,对复合管的外铝管上设置的翼片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铝翼片在空间上呈网状,在加强散热单元强度的同时,单个散热单元的两端、中部以及相邻散热单元之间形成了多个对流空腔,使单个散热单元以及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热媒利用率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供暖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水道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是一种参见的散热装置,其通常由多个基本的散热单元串 接组成,每个散热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内管与外铝管构成复合管,内管一般采用胀接的方 式与外铝管进行复合,外铝管的表面则设置多个翼片,因此构成柱翼结构,在内管中通过热 媒(通常是热水),经外铝管的翼片进行散热。这种复合柱翼结构的优点是复合管的热传导 性强,铝柱翼的成型又很容易,并且翼片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是相当不错的。起初,每个散热单元中只设置一个复合管,即行业内常说的单水道形式,采用单水 道的时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内管的直径较大,因此带来的金属消耗量较大、铜管中的水容量 也较大,而且单水道结构在散热单元的运输、安装过程中也存在铜管强度不够,容易损坏等 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在一个散热单元中设置两个复合铜铝管的结构,即行 业内常说的双水道形式。双水道结构使得在相同散热要求下,复合管的直径大为减小,复合 管的强度得到提高,管材的用量相应地减少,铜管中水容量也相应降低,使得散热器的制造 成本和使用成本得到了降低。采用双水道的结构后,尽管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单个散热单元的强度和散热效 果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很多实际的应用中,单个散热单元的强度还是难以令人满意, 经常会在安装和使用中造成管材的损坏。另外,由于散热翼片的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 铜管中热媒的利用率不高,也影响了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复合管不易损坏,热媒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的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一种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 箱,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串接有多个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中包含两个由内管和外铝管 构成的复合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与上联箱和下联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散热单元的 两复合管的外铝管各自通过至少两个端部铝翼片分别与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连接,以 在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和两个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之间 通过至少两个中部铝翼片连接,以在两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 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至少其中一处设有与散热面板平行的铝翼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端部铝翼片为两个,两端部铝翼片设置在复合管外铝管靠近散热 面板一侧的圆周上,两端部铝翼片、复合管、散热面板所围成的对流空腔的截面呈三角形,这样设置不但使复合管和散热面板之间连接强度得到了加强,对流空腔的设置也使得散热 单元端部的热媒利用率也相应提高。所述中部铝翼片为两个,两中部铝翼片设置在两复合管外铝管相对一侧的圆周 上,这样设置不但使得两复合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了加强,两复合管之间的对流空腔使 得两复合管之间的热媒利用得到了相互交换和补充,使得散热单元中部的热媒利用率得到 了提尚。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使同一散热单元中两复合管两侧热交换均勻,两复合管的外铝管、 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上与散热面板平行设置的铝翼片,以两复合管的连线为中心成对 对称设置。两复合管的外铝管、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上以两复合管的连线为中心成对对 称设置的铝翼片不少于两对,多对铝翼片之间等间隔设置。两复合管的外铝管、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上与散热面板平行设置的铝翼片的 边缘与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平齐,这样既不影响散热单元的整体结构,又使得散热单 元的散热量最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管可以采用铜管、铁管、钢管等利于传热的材料制成。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结构,一种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 箱,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串接有多个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中包含两个由内管和外铝管 构成的复合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与上联箱和下联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散热单元的 两复合管的外铝管各自通过至少两个端部铝翼片分别与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连接,以 在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和两个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之间 通过至少两个中部铝翼片连接,以在两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 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至少其中一处设有与散热面板平行的铝翼片,所述铝翼片以两复 合管的连线为中心成对对称设置,铝翼片的边缘与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平齐,相邻两 散热单元之间的铝翼片相接,在相邻两散热单元之间构成多个对流空腔。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端部铝翼片为两个,两端部铝翼片设置在复合管外铝管靠近散热 面板一侧的圆周上,两端部铝翼片、复合管、散热面板所围成的对流空腔的截面呈三角形, 这样设置不但使复合管和散热面板之间连接强度得到了加强,对流空腔的设置也使得散热 单元端部的热媒利用率也相应提高。所述中部铝翼片为两个,两中部铝翼片设置在两复合管外铝管相对一侧的圆周 上,这样设置不但使得两复合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了加强,两复合管之间的对流空腔使 得两复合管之间的热媒利用得到了相互交换和补充,使得散热单元中部的热媒利用率得到 了提尚。本专利技术中,同一散热单元的两复合管的外铝管、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上以该散 热单元两复合管的连线为中心成对对称设置的铝翼片不少于两对,多对铝翼片之间等间隔 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管柱翼型散热器,在采用双水道结构的基础上,对复合管的外铝管 上设置的翼片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铝翼片在空间上呈网状,在加强散热单元强度的同时, 单个散热单元的两端、中部以及相邻散热单元之间形成了多个对流空腔,使单个散热单元 以及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热媒利用率都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一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散热单元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散热单元中部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两个相邻散热单元中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双水道结构的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的每个散热单元包含由内管和外铝管构成的复合管,内管可采用铜管、铁管、钢管等利于传 热的材料制成,实施例中以内管采用铜管的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的整体结构与 一般双水道结构的相似,包括上联箱11和下联箱12,上联箱11和下联箱12之间串接有多 个散热单元2,散热单元2的数量,根据实际供暖的需要进行选取,图1中采用点划线断开的 方式进行示意。通常,为了保护上联箱11和下联箱12,上联箱11和下联箱12外还可以覆 盖外罩,如本实施例中上联箱11外覆盖的外罩13以及下联箱12外覆盖的外罩14。除此 之外,双水道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的上联箱11和下联箱12上可能还具备放气阀、堵头等 其他组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结构以及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他结构都是 熟知的,在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进行配置,但以上其他组件并非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在此不 一一进行描述。参见图2 (从图1左侧或者右侧看过去),每个散热单元2中包含两个铜铝复合管, 铜铝复合管由内铜管3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水道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串接有多个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中包含两个由内管和外铝管构成的复合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与上联箱和下联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散热单元的两复合管的外铝管各自通过至少两个端部铝翼片分别与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连接,以在散热单元两端的散热面板和两个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中部铝翼片连接,以在两复合铜铝管之间形成对流空腔,两复合管的外铝管、端部铝翼片、中部铝翼片至少其中一处设有与散热面板平行的铝翼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喜郑永新高屹峰杜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铜联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