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83985 阅读:5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它由托车和滑轨组成,滑轨与地基呈2°~5°夹角;托车包括俯仰座和运动车,俯仰座与运动车相连接,运动车放置在滑轨的滑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没有复杂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有回转座,可随物体的摆动做回转运动,因而特别应用于在海上环境中在舰船上做起竖放倒动作。另外在两种状态转换前后,物体与起竖/放倒装置之间不需要刚性联接或固定,减少了人工操作干预,整个转换过程极为流畅,又有效保证了人员操作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将物体由水平状态转为竖直状态或由竖直状态转为水平状态的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与起重机相配合的起竖放倒装置
技术介绍
当需要将一些长方体或圆柱体形状的物体由水平状态转为竖直状态或由竖直状态转为水平状态时,所采用简单的直接起竖方式是利用起重机起吊水平状态物体的一端,另一端由地面支撑,使其倾斜角度达到90°时即起竖完成;直接放倒时则是由起重机吊钩联接地面上垂直状态物体的上端,并侧向拉其上端,使其倾斜一定角度后再下放吊钩,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转为水平。简单的直接起竖或放倒方式局限性很强,具有危险性,比如在海上环境起竖或放倒时由于舰船存在摇摆对操作更为不利。尤其是当物体由于结构或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直接起竖或放倒时,就需要设计起竖放倒装置。起竖放倒装置的通常方案是设计机械传动机构,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典型的方案类似于火炮炮管的俯仰机构;另外还可以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典型的方案类似于起重机起重臂的俯仰。采用此类方案的起竖放倒装置,都具有复杂庞大的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及动力系统,而且还必需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低,而且在进行起竖或放倒操作过程中,需要将与起竖放倒装置刚性固定或解脱,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可靠的与起重机配合的起竖放倒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由托车和滑轨组成,滑轨与地基呈2。 5°夹角;托车包括俯仰座和运动车,俯仰座与运动车相连接,运动车放置在滑轨的滑道上。上述的托车由俯仰座、回转座和运动车组成;俯仰座与回转座之间、回转座与运动车之间均通过轴承结构相连。上述的俯仰座与回转座之间、回转座与运动车之间均通过滚动轴承结构相连。上述的俯仰座与回转座之间、回转座与运动车之间均通过滑动轴承结构相连。上述的俯仰座包括长支撑板和短支撑板,长支撑板和短支撑板连接构成长方形框体。滑轨上设有前端支撑。滑轨上还设有限位座。上述的滑轨与地基呈2。夹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没有复杂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由于在本技术中设有回转座,可随物体的摆动做回转运动,因而特别应用于在海上环境中在舰船上做起竖放倒动作。另外在两种状态转换前后,物体与起竖/放倒装置之间不需要刚性联接或固定,减少了人工操作干预,整个转换过程极为流畅,又有效保证了人员操作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中托车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中托车俯仰座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中起竖过程的示意图5为本技术中放倒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托车1和滑轨2组成。上述的托车1包括俯仰座5和运动车7,俯仰座5与运动车7相连接,运动车7放置在滑轨2的滑道上,并可沿滑轨2上行或下行移动,且滑轨2与地基呈2。 5°夹角,方便移动的顺畅。其中,滑轨2与地基所呈的角度,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设定,可以为1° 、 2° 、 3° 、 4° 、 5°中的任意一种。在调整滑轨2的角度时,只需调整滑轨2下端的支撑腿的高度即可。另外,在本技术中,滑轨2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座4,且在滑轨2的高端设置前端支撑3。在起始时,托车l被低端的限位座4阻挡在滑轨2的低端。由于在海上工作时被起竖的物体会做摆动运动,所以为适应海上的工作环境,托车1由俯仰座5、回转座6和运动车7组成,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中,俯仰座5与回转座6之间、回转座6与运动车7之间通过轴承结构相连。上述的轴承结构可以为滚动轴承结构,还可以为滑动轴承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如图2所示,俯仰座5与回转座6之间通过俯仰轴承11相连。回转座6与运动小车7之间通过底部回转轴承10相连。本实施例中的俯仰轴承11与回转轴承10皆采用滑动轴承。运动车7的滚轮轴9上装有4个滚轮8。这样,托车1通过底部运动车7可沿滑轨2上行或下行移动。如图3所示,俯仰座5包括长支撑板12和短支撑板13,两者相互垂直,构成长方形框体。本实施例被起竖放倒的物体为长方体,故俯仰座5为矩形结构。另外,俯仰座5可以为适应起竖放倒物体的具体形状,即如果被起竖放倒的物体为多边形或圆形,那么俯仰座也应该适应性地为多边形或圆形。在本技术中,为保证被起竖物体在初始情况下保持平衡,俯仰座5的短支撑板13与滑轨2上的前端支撑3处于同一高度。本技术工作原理为-如图4所示,物体由水平转为竖直状态的主要流程为物体由水平吊装过来,其前端放到前端支撑3上、后端底面放到俯仰座5的短支撑板13上,此时仍处于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换时,先将起重机的吊钩转到物体前端的正上方并钩住物体前端,再通过起重机竖直提升吊钩,使物体前端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靠物体后端与短支撑板13的静摩擦力带动俯仰座5绕着俯仰轴承11转动,并在物体前端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带动托车l沿着滑轨2上行。若在舰船上起竖,因舰船摇摆而引起物体前端摆动时,在俯仰座5的带动下,回转座6可随物体同步产生回转运动保证正常转换状态不受干扰。当物体转为竖直状态后,俯仰座5己绕着俯仰轴承11转动90。,运动车7也已移动到滑轨2的最高端。物体在起重机的继续提升下可直接脱离托车1完成状态转换,托车1与俯仰座5即可恢复到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物体由竖直转为水平状态的主要流程为由竖直转为水平状态前,托车1位于滑轨2的最高端。物体竖直转运至托车1正上方,同时俯仰座5旋转9(T至水平,下放物体至其后端正面可靠停放至俯仰座5长支撑板12上。由于滑轨2具有2。的斜度,随着起重机缓慢下放物体,迫使托车1向滑轨2低端移动,俯仰座5与物体在托车1及吊钩的作用下同步倾斜。直至物体前端落到前端支撑3上,物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完成状态转换。权利要求1、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托车(1)和滑轨(2)组成,所述的滑轨(2)与地基呈2°~5°夹角;所述的托车(1)包括俯仰座(5)和运动车(7),俯仰座(5)与运动车(7)相连接,运动车(7)放置在滑轨(2)的滑道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车(1) 由俯仰座(5)、回转座(6)和运动车(7)组成;所述的俯仰座(5)与回转座(6)之间、回转座(6)与运动车(7)之间均通过轴承结构相连。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俯仰座 (5)与回转座(6)之间、回转座(6)与运动车(7)之间均通过滚动轴承结构相连。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俯仰座 (5)与回转座(6)之间、回转座(6)与运动车(7)之间均通过滑动轴承结构相连。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俯仰座 (5)包括长支撑板(12)和短支撑板(13),所述的长支撑板(12)和短支撑板(13)连接构成长方形框体。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2) 上设有前端支撑(3)。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 轨(2)上设有限位座(4)。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2) 与地基呈2。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竖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托车(1)和滑轨(2)组成,所述的滑轨(2)与地基呈2°~5°夹角;所述的托车(1)包括俯仰座(5)和运动车(7),俯仰座(5)与运动车(7)相连接,运动车(7)放置在滑轨(2)的滑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郭秋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