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苏叶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9454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紫苏叶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成分的方法。主要解决紫苏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60℃的温度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10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温度为20-45℃,萃取压力为10-40Mpa,萃取时间为1-5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继续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10-20,浸提温度为30-7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1-3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控制的优点,所提取的天然成分能够制成各种方便人们食用的药品或食品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紫苏叶中提取天然成分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紫苏系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已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得到开发利用,尤其是以紫苏籽为原料制备的紫苏油中因含有丰富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α-亚麻酸,而使得紫苏得到大量种植,资源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伴随着紫苏的收获还有大量的紫苏叶,过去它一直被用作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药材,但用量较小。也有人用大棚种植紫苏摘取嫩叶,洗净并低温干燥后出口韩国、日本作蔬菜或泡菜用,直接摄取紫苏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但鲜嫩叶价格贵且产量小,更重要的是紫苏叶中的一些天然营养成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乙醇溶剂浸提从紫苏叶中分别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天然成份,能制成胶囊和饮品等方便使用的形态供人们食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60℃的温度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10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温度为20-45℃,萃取压力为10-40Mpa,萃取时间为1-5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继续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10-20,浸提温度为30-7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1-3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上述超临界CO2萃取时用紫苏油作为萃取的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按重量比为紫苏叶∶紫苏油=10-30∶1(W/W)。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控制的优点,所提取的植物天然成份能够制成各种方便人们食用的药品或食品形态,使紫苏的大量付产物——紫苏叶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下烘干,粗碎到1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温度为20℃,萃取压力为10Mpa,萃取时间为5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300mg/kg),继续用浓度为40%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10,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为5h,浸提3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40mg/g)。实施例2将收获的紫苏叶在温度为60℃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0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并用紫苏油作为萃取的夹带剂,其用量按重量比为紫苏叶∶紫苏油=30∶1(W/W),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时间为1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000mg/kg),继续用浓度为95%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20,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1h,浸提5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0mg/g)。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分别制成利于保藏及便于食用的软胶囊和具有紫苏叶特有风味的营养饮品。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60℃的温度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10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温度为20-45℃,萃取压力为10-40Mpa,萃取时间为1-5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继续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10-20,浸提温度为30-7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1-3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是超临界CO2萃取时用紫苏油作为萃取的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按重量比为紫苏叶∶紫苏油=10-30∶1(W/W)。全文摘要一种,属于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成分的方法。主要解决紫苏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60℃的温度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10mm,采用超临界CO文档编号C07C403/00GK1687029SQ20051001845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大川, 李江平, 苏望懿, 李俊, 胡小泓, 尤火松, 韩江平 申请人:武汉工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紫苏叶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紫苏叶自然阴干或在30-60℃的温度下低温烘干,粗碎到1-10mm,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温度为20-45℃,萃取压力为10-40Mpa,萃取 时间为1-5h,得到油状萃取物和残渣,其中油状萃取物即为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继续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对干燥后的残渣或直接对干紫苏叶进行浸提,固液比为1∶10-20,浸提温度为30-7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1-3次,合并乙醇浸提液,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即为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川李江平苏望懿李俊胡小泓尤火松韩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