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圆弧型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174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用的换向器的内圆弧型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3)和换向片脚部(4),换向片本体(3)的外线条呈圆弧形,所述的换向片本体(3)的内线条也呈圆弧形,且换向片本体的内圆弧形线条与换向片本体的外圆弧形线条呈平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换向片本体每个部位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换向片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大大提升换向器的技术性能。同时,还增加了换向片本体部分与模塑料的结合面积,增加牢固度,使换向器在电机高速运转中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用的换向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换向器的换向片。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向器通常由换向片、模塑料等构成,其中嵌入模塑料内部的换向片本体部分设计成水平直线形,模塑料外部的换向片本体部分设计成圆弧形(如图1、图2所示)。该换向片的结构是:换向片本体的厚度由中间部位向两侧边逐渐变薄,也就是说换向片本体的中间部位厚度比换向器片间槽部位厚度要厚,导致整个换向器的换向片本体每个部位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了换向器的技术性能。同时,换向片本体的中间部位比换向器片间槽部位厚度要厚,也浪费材料,且换向片在拉制加工过程中,因拉拔余量不均、尺寸不稳定而影响换向片的质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向片本体的厚度均匀的内圆弧型换向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圆弧型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和换向片脚部,换向片本体的外线条呈圆弧形,所述的换向片本体的内线条也呈圆弧形,且换向片本体的内圆弧形线条与换向片本体的外圆弧形线条呈平行状态。采用本技术结构后,由于换向片本体的内圆弧形线条与外圆弧形平行,使换向片本体的厚度均匀,在拉制过程中尺寸不易变动,质量稳定;节省材料并且使换向器工作平稳。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换向片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大大提升换向器的技术性能。同时,还增加了换向片本体部分与模塑料的结合面积,增加牢固度,使换向器在电机高速运转中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公知的换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内圆弧型换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图5为公知的换向片截面图与本技术的对比图。图6为由本技术构成的换向器的截面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可知,公知的换向片本体的厚度由中间部位向两侧边逐渐变薄,也就是说换向片本体的中间部位厚度比换向器片间槽部位厚度要厚,导致整个换向器的换向片每个部位厚度不均匀。参照图3、图4可知,本技术内圆弧型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3和换向片脚部4,换向片本体3的外线条呈圆弧形,所述的换向片本体3的内线条也呈圆弧形,且换向片本体的内圆弧形线条与换向片本体的外圆弧形线条呈平行状态,即换向片本体的中间部位厚度和两侧边部位厚度相同,换向片本体的厚度均匀。参照图5可知,公知的换向片的截面图要比本技术内圆弧型换向片的截面图要大,其相差量为图5中的阴影部分。参照图6可知,由本技术内圆弧型换向片构成的换向器,包括换向片1、模塑料2,换向片本体的厚度均匀,嵌入模塑料内部的换向片本体部分和模塑料外部的换向片本体部分的内外线条均为圆弧形且呈平行状态,从而增加了换向片本体部分与模塑料的结合面积(该结合面积的增加量为图5所示的阴影部分),增加结合牢固度,使换向器在电机高速运转中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圆弧型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3)和换向片脚部(4),换向片本体(3)的外线条呈圆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片本体(3)的内线条也呈圆弧形,且换向片本体的内圆弧形线条与换向片本体的外圆弧形线条呈平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圆弧型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3)和换向片脚部(4),换向片本体(3)的外线条呈圆弧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锡林祥清罗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