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轿车车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865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车(1),它有一个客舱(10),其中,轿车(1)包括一个车顶左护栏(11a)和一个车顶右护栏(11b)作为各自车身侧结构的上部终端,以及在车顶左右护栏(11a、11b)之间设计一个可移出的车顶构件(16),其中,车顶构件(16)在车顶左右护栏(11a、11b)之间的区域内延伸经过轿车(1)的宽度,以及可通过提升运动垂直向上移出,使车顶构件从水平关闭位置到达水平打开位置,以增大客舱(10)的行李存放空间。由此创造了一种有一个上升车顶的轿车,借助它可以在行驶期间更好地增大客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移动的轿车车顶构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车,它有一个客舱,其中,轿车包括一个车顶左护栏 和一个车顶右护栏,作为各自车身侧结构的上部终端,以及在车顶左右护栏之间设计一个可移出的车顶构件。有可移出的车顶构件的汽车是众所周知的,为的是能达到可增大客艙的 目的。当汽车停放时需要更大的客抢,使留在客抢内的乘客可以自由活动或 甚至可以站立在汽车中。这种汽车称为所谓的微型公共汽车,它们不是从本文所关注的轿车派生 的,以及通常设有露营装备。由公开文件DE10302749A1已知一种用于此类轿车的提升车顶,它有一 个被固定的车顶构件覆盖的车顶口 ,所述车顶构件通过其后部边缘绕前部的 汽车横轴线可提升到一个展出位置。在这里,车顶构件沿汽车纵向大体从前部阻流板起,经过前挡风玻璃,至少一直延伸到后座椅背的大体垂直且向上 延长的支靠面。车顶为了从关闭位置展出到打开位置,可以绕一个设在前部 阻流板区内挡风玻璃上方的铰链回转,从而尽管能为在汽车后座的乘客提供 较大的头顶自由度,然而只能达到在汽车的后部区内获得一个并不很大的空 间。单独通过绕挡风玻璃区域内的前轴线回转车顶构件,并不能明显地增大 客抢。由此只能达到基本目的,亦即在汽车后座区提供更多的空间位置。借 助迄今已知的轿车提升车顶,还不能直至超过前座延伸地增大整个客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有提升车顶的轿车,借助该提升车顶可 以在行驶期间更好地增大客艙。此目的基于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有提升车顶的轿车并结合权 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达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利的进一步 发展。本专利技术包含下述技术教导车顶构件在车顶左右护栏之间的区域内延伸 经过轿车的宽度,以及可通过提升运动垂直向上移出为,使车顶构件从水平 关闭位置到达水平打开位置,以增大客抢的行李存放空间。若车顶从水平关闭位置出发移到水平打开位置,则车顶构件沿垂直方向 实施平行的提升运动,没有在铰接点回转。通过平行的提升运动,沿车顶构件的整个基本面积增大客抢,其中,各自的水平关闭或打开位置可理解为, 车顶不实施倾斜、摇摆或旋转运动,而是升降平台式地实施提升运动,不改 变其水平位置。只有通过这种平面平行的提升运动,才能创造有效增大客抢也可以在提升车顶的前部区内将相同的高度差用作增添的客舱。在这里车顶 从左车身侧结构一直延伸到右车身侧结构,其中车顶护栏构成车身侧结构的 上部终端。车顶护栏通过车顶支撑构成,它们也可以由增强板或其他承力件, 如加厚板之类组成。在这里车顶护栏还在车身侧结构之间,在D柱区域内, 从汽车左侧延伸到汽车右侧,从而在此区域内可例如安装一个后盖板。车顶 护栏至少形成轿车的上部加强框,它在拆除车身蒙皮后仍留下。基于车顶构 件大体沿汽车整个宽度的所述设计,可以在车顶构件移出运动时达到最大程 度地净增客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车身侧结构有至少一根A柱、一 根B柱、 一根C柱和/或一根D柱,以及,车顶构件沿轿车纵向至少从B柱 延伸到D柱。通过车顶构件沿汽车纵向延伸,它可以沿全长实施相同形式的 提升,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净增客抢内的空间。因为按本专利技术可提升的车顶 构件在B柱上面开始,所以在前座上方已经能达到增大头顶线上方的客抢。有利地,汽车的上尾部以一个后盖板为界,以及,车顶构件在关闭位置 与后盖板的上部区邻接,并与之共同构成汽车外蒙皮的终端。在这里车顶构 件的造型设计为,使它在关闭位置与后盖板的上棱边闭合并构成车身外蒙皮 的连续过渡。与此同时车顶构件在考虑适当间隙量的情况下与轿车后门闭 合,而在安装在C柱与D柱之间的后侧玻璃窗的区域内,车顶构件则有一 个倾斜地向下定向的侧面区,它越过轿车后门较深地向下延伸。因此车顶构 件在车顶护栏区内,亦即在上部车身侧结构区域内以及在车尾区内,总体上 与汽车的轮廓形状相匹配。在这里,车顶构件可以包括钢板,或由复合材料 例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材料构成。此外存在可能性,即车顶有一种多构件式 结构,从而使车顶构件例如在下侧有一个车顶内衬件,以及在此车顶内衬件 中在客舱侧同样可以设照明装置之类。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规定,在车顶左右护栏之间沿行驶方向在车顶构件 前延伸一个前部横向件,以及在前部横向件与车顶构件之间设一个阻流板。 此阻流板与前部横向件和/或车顶构件铰接,其中,阻流板通过车顶构件从关 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提升运动,通过回转运动随同移动。阻流板承担挡风板5或气动装置的功能,因为在轿车行驶期间,车顶构件可以转移到各个位置, 或至少在车顶构件的打开位置汽车可以处于运行之中。在车顶构件的移出状 态,在车顶护栏与车顶构件之间形成垂直延伸的开口区,它在汽车运行时遭 遇行驶时的相对气流。因此需要在车顶构件的前部区沿挡风玻璃的方向设阻 流板,在车顶构件的关闭状态它组合在轿车的车顶平面内,而在车顶构件的 打开状态它斜向上回转。因此在阻流板与前部横向件以及在阻流板与车顶构 件之间需要铰接。为了实施相应的运动学关系,在阻流板与前部横向件或与 车顶构件前部区内轿车其余车顶部分之间的铰接可以包括一个直线导引装 置,从而在车顶构件提升时可以跟踪铰接。若现在车顶构件被置于打开位置,则通过向上回转阻流板可以创造一个例如14升的附加空间,而在车顶构件 本身的下方可以包括创造的约200升空间。为了使借助移出车顶构件在客艙 内附加获得的空间可以用于运输高大的乘客或货物,轿车也可以将车顶构件 置于打开位置准备好行驶。为此甚至车顶构件在轿车行驶期间可以变换各个 位置,也就是说,从打开位置变换为关闭位置,或反方向移动。按本专利技术一项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至少在车顶构件与车顶左右护栏 之间和/或在后盖板的区域内,设一个保护装置,它包括一种帆布和/或织物 类结构。此保护装置可设计为类似于载货汽车(LKW)的帆布,以及防水地固 定在车顶构件与车顶护栏之间。若现在车顶构件处于打开位置,则保护装置 张紧在车顶构件与车顶护栏之间,以及构成一个侧壁或环壁。反之,若车顶构件处于关闭位置,则保护装置折叠在一个规定为其所用的空腔内,由此使 保护装置既不能从客舱方面也不能从轿车外侧看到。保护装置不仅提供防水 或防湿,而且相应地防止行驶时的相对气流,从而使水和行驶时的相对气流 都不能进入客抢内。附加地可以规定,在车顶构件与车顶护栏之间设另一些 密封件,它们密闭处于关闭位置的车顶构件。按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有利的实施例规定,车顶构件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 升程相当于50mm至400mm的垂直行程,优选地从100mm至300mm,以 及特别优选地为200mm。为了实施提升运动,车顶构件可借助提升装置垂 直移动,其中,提升装置设在车顶构件与车顶护栏之间并可电驱动,以及车顶构件在整个行程中处于水平状态移动。提升装置包括一个电驱动器以及一 个与电驱动器连接的机构。所述机构可例如包括一个螺杆-螺母系统或按其 他方式产生沿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四边形车顶 各角点设肘杆机构,它们可以实施总是相同的垂直提升运动。若各自的电驱动器投入工作,则肘杆移动并形成相应的角度位置,以执行例如200mm升 程。若要将车顶构件从打开位置收回到关闭位置,使电驱动器反向旋转就够 了,此时螺杆-螺母系统可实施自锁,所以只是在有选择时才需要借助相应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1),它有一个客舱(10),其中,轿车(1)包括一个车顶左护栏(11a)和一个车顶右护栏(11b)作为各自车身侧结构的上部终端,以及在车顶左右护栏(11a、11b)之间设计一个可移出的车顶构件(16),其特征为,该车顶构件(16)在车顶左右护栏(11a、11b)之间的区域内延伸经过轿车(1)的宽度,以及可通过提升运动垂直向上移出,使车顶构件从水平关闭位置到达水平打开位置,以增大客舱(10)的行李存放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安L巴塞利
申请(专利权)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