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388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二开关二极管、第一、二引脚和封装体;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的第一贴片基岛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上;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上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电连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上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一引脚的第一贴片基岛和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均封装在封装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结电容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接口上需要采用静电放电保护二极管。传统的静电 放电保护二极管的结电容为Ipf以上,即结电容较大,会造成传输信号出现延迟和失真的 现象,需要采用结电容低于Ipf的静电放电保护二极管,而此种结构的静电放电保护二极 管芯片却难以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电容较小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包括 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一引脚、第二 引脚和封装体;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的第一 贴片基岛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 上;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上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电连 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上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一引脚 的第一贴片基岛和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均封装在封装体内。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背面通过共晶焊接或由导电胶粘接 而贴装在第一引脚的第一贴片基岛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通过共 晶焊接或由导电胶粘接而贴装在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上。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处在塑封体外的部分均呈折弯状,且两个引脚的伸出部 分处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由于开 关二极管的结电容很小,因而将一个防静电保护二极管与一个开关二极管串联使得能够降 低电容值,将两组串联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与开关二极管并联,且封装在封装体内,即可具 有双向保护的优点,而且这一结构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的结电容低于Ipf,克服了电子设备 的数据传输信号出现延迟和失真的现象。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大 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剖开封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 静电二极管2、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开关二极管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和封装体7 ;所 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和第一开关二极管3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5的第一贴片基岛5-1 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和第二开关二极管4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 上;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6-1上的第二开关二极 管4电连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5-1上的第一开关 二极管3电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 开关二极管4、第一引脚5的第一贴片基岛5-1和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均封装在 封装体7内。如图1、2、3所示,为了保证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 管、第二开关二极管与所对应的贴片基岛贴装时达到良好的欧姆接触,所述第一防静电二 极管1和第一开关二极管3的背面通过共晶焊接或由导电胶粘接而贴装在第一引脚5的第 一贴片基岛5-1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和第二开关二极管4的背面通过共晶焊接或由导 电胶粘接而贴装在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上。如图1、2、3所示,为了增加贴片基岛与封装体的封装强度以及可靠性,所述第一 引脚5和第二引脚6处在塑封体7外的部分均呈折弯状,且两个引脚的伸出部分处于同一 平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a、包括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静电二极管O)、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开关 二极管(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和封装体(7);b、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和第一开关二极管C3)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 的第 一贴片基岛(5-1)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 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 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上;c、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6-1)上的第二开 关二极管电连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O)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5-1) 上的第一开关二极管(3)电连接;d、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静电二极管O)、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开关 二极管(4)、第一引脚(5)的第一贴片基岛(5-1)和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均 封装在封装体(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 管(1)和第一开关二极管(3)的背面通过共晶焊接或由导电胶粘接而贴装在第一引脚(5) 的第一贴片基岛(5-1)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 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通过共晶 焊接或由导电胶粘接而贴装在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5)和 第二引脚(6)处在塑封体(7)外的部分均呈折弯状,且两个引脚的伸出部分处于同一平面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二开关二极管、第一、二引脚和封装体;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的第一贴片基岛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上;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上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电连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上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第二防静电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一引脚的第一贴片基岛和第二引脚的第二贴片基岛均封装在封装体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结电容小的优点。文档编号H01L25/07GK201838591SQ20102056116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青青, 曹燕军, 江超, 金银龙 申请人: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静电保护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a、包括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开关二极管(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和封装体(7);  b、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和第一开关二极管(3)的背面贴装在第一引脚(5)的第一贴片基岛(5-1)上,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和第二开关二极管(4)的背面贴装在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上;  c、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二贴片基岛(6-1)上的第二开关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的表面通过金属引线与第一贴片基岛(5-1)上的第一开关二极管(3)电连接;  d、所述第一防静电二极管(1)、第二防静电二极管(2)、第一开关二极管(3)、第二开关二极管(4)、第一引脚(5)的第一贴片基岛(5-1)和第二引脚(6)的第二贴片基岛(6-1)均封装在封装体(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军金银龙徐青青江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