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067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一出音管及一耳塞。电声转换器设置于外壳内,出音管自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外壳内,用以接受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其中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声波向外播送,耳塞套设在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戴者的外耳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出音管具有不同的截面积,以 提升高频表现的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目前耳机常用于MP3随身听、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等, 以作为个人独立聆听之用,使得耳机已成为时下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然而 耳机不论与任何电子产品连接,主要功能还是诉求较佳的声学表现,以符合聆听者的听觉需求。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示意图。耳机1包括一壳体2、一电声 转换器3设置于壳体2内部、一出音管4斜向设置于壳体2前端位置、一耳塞5套设于出音 管4前端。壳体2内部的电声转换器3通常为扬声器,而在使用状态时,出音管4与耳塞5 被置入于佩戴者的外耳道内,电声转换器4产生声音并经由出音管4传送至佩戴者的外耳 道,以提供耳机1佩戴者的声音资讯。然而,耳机1的频率响应曲线的优劣除了原本的电声转换器3的设计外,壳体2与 出音管4所提供声波经过的路径亦是关键所在,且由于出音管4的设计通常是单一尺寸的 管径,当声波由电声转换器3出音面发出,并经由出音管4传送至外耳道时,声波在传播的 过程中,会因为直导管的声场结构,产生类似声学低通滤波器的效应,使得这样的耳机1的 出音管4设计,在高频区域的感度有快速衰减的特性,导致声音在高频的感度较低,造成人 耳听到高频的声音成份较少,影响耳机聆听的整体感,并造成音质效果会下降,如此适用性 较低;目前市售的入耳式耳机均使用直导管的设计,其都存在此一缺点,因此,如何去解决 现有习知的耳机的声学特性并非理想的设计,实为业界致力解决的目标。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 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入耳式耳机,实属当前 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入耳 式耳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出音管在不同区段具有不同截面积的入耳式耳机,以 使耳机的声学曲线在高频区域中不致快速衰减,而能达到较佳的声学表现,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 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外壳内;一出音管,自该 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该外壳内,用以接受该电声转换 器所发出的声波,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以及一耳塞,套设在该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其中,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 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该声波向外播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道。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容积大于该第一通道。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外壳由一前半壳体与一后半壳体组成,该电声转 换器设置于该前半壳体。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出音管内设有一声学阻尼器。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设置于第二通道内。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为聚氨基甲酸脂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 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一出音管及一耳塞。电 声转换器设置于外壳内,出音管自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 外壳内,用以接受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其中 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声学滤波器特征,用以衰减特定频率或 避免特定频率产生衰减,并将声波向外播送,耳塞套设在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 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入耳式耳机传递声音,声波经由第一通道进入第二通道时,声波会因 截面积突然地产生变化,造成与单一直导管不同的声学滤波器特征,并形成类似周期型的 带通滤波器,可有效去衰减特定频率或避免特定频率范围产生衰减,藉由这样的设计,可以 使高频区域不致于快速衰减,如此入耳式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曲线,可提升声音的音色及 清晰度。2、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的第二通道内设置一声学阻尼器,可藉由 其特定的尺寸,用以减衰不需要的频率范围,通过的声波,以调整耳机的整体感度曲线,使 得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表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出音管在不同区段具有不同截面积的入耳式耳机,以使耳机 的声学曲线在高频区域中不致快速衰减,而能达到较佳的声学表现。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 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声音传递路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与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的声学曲线比较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1 耳机2 壳体3 电声转换器4:出音管5 耳塞100 耳机 10 外壳11 前半壳体13:电声转换器21 第一通道12 后半壳体 20 出音管 22 第二通道 31 装配部 40 声学阻尼器30 耳塞32 气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入耳式耳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 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 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剖面图。耳机100包括一外壳10及一出音 管20,出音管20末端装置一耳塞30,以提供使用者将耳机100插入外耳道,并传递声音信 肩、ο外壳10是由一前半壳体11及一后半壳体12所对接而成,而在前半壳体11内具 有一电声转换器13,电声转换器13在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为动圈式的扬声器,当然亦可为动铁式 或其他类型的扬声器。出音管20自前半壳体11的前表面向外延伸,且出音管20的出音方向与外壳10 同轴向外侧延伸,出音管20邻近于电声换转器13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通道21,以连通于前 半壳体11内,而远离电声转换器13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道22以与第一通道21连通,其 中,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第二通道22的截面积与容积皆大于第一通道21,当然亦可实施 为第二通道2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21,但第二通道22的容积小于第一通道21,或是第 二通道2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通道21,但第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外壳内;  一出音管,自该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该外壳内,用以接受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以及  一耳塞,套设在该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  其中,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该声波向外播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夕卜壳;一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外壳内;一出音管,自该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该外壳内,用 以接受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以及 一耳塞,套设在该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其中,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 并将该声波向外播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柏勋范裕昌杨健政
申请(专利权)人: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