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器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827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器用过滤器,通过改善用于过滤捕集式结构的集尘器中的过滤器的结构,提高集尘能力和安装的简便性。即,与将过滤捕集式集尘器的集尘室和排气管道隔开的隔壁结合而使用,并且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与形成有排气孔的支承体和密封的末端盖相结合的集尘器用过滤器中,支承体和末端盖形成为立起的椭圆或轨道形状,从而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配置为立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以侧截面看时层积粉尘的过滤器部件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最小,从而使层积粉尘的部分最小化,提高过滤能力,且将通过使空气从排气管道侧向集尘室逆流而去除层积在过滤器上的粉尘的作业周期保持为较长,减少作业的间断现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尘器用过滤器(Filter for dust collector),具体来说, 通过改善用于过滤捕集式结构的集尘器中的过滤器的结构,提高集尘能力和安装的简便 性。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用来处理在各种产业现场产生的粉尘的手段,正在使用多样化结构的集尘器。典型的集尘器为如下结构向以水平方向安装有多个过滤器的集尘室上侧导入粉 尘,粉尘的排出箱及捕集箱安装于集尘室的下部,通过空气的流动来捕集粉尘的过滤捕集 式结构。如图1、图2所示,适用于上述过滤捕集式结构的集尘器的集尘器用过滤器20形成 为圆桶形状,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21的前方与形成有排气孔22a的支承体相结合, 后方与密封的末端盖23结合,上述支承体包括文氏管24,该文氏管24在将过滤器20插入 用于将集尘室和排出过滤的空气的排气管道隔开的隔壁25中的状态下,强行塞入由聚氨 脂橡胶形成的支承体中,从而固定过滤器20。在上述文氏管24的前端形成比支承体22的内径尺寸大的突起物24a而插入支承 体的状态下,突起物24a位于集尘室侧,在支承体的外部形成止挡凸起22b,从而上述文氏 管24起到固定包括支承体22在内的过滤器20的作用。该结构的过滤器20从截面看,如图2所示,因为结合了过滤器部件21,从上部供给 的粉尘层积在过滤器部件21的1/4的面积a,因此,降低了需要短周期内完成使空气从排气 管道侧向集尘室逆流,从而去除层积在过滤器部件21上的粉尘的作业等的过滤能力。而且,对为了将过滤器20固定于隔壁25而安装的文氏管24难以进行分离,在更 换过滤器20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损坏,大部分在使用后则废弃处理,经济损失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制者为了解决上述过去集尘器用过滤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发 研制了本产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过滤捕集式结构的集尘器中使用的过滤器的 结构,提高集尘能力和安装的简便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器用过滤器,该集尘器用过滤器与将过滤捕集式集尘器的集 尘室和排气管道隔开的隔壁结合而使用,并且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的前方与形成有 排气孔的支承体相结合、后方与密封的末端盖相结合,上述集尘器用过滤器的特征在于,支 承体和末端盖形成为立起的椭圆或轨道形状,从而使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配置为立 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以侧截面看时层积粉尘的过滤器部件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最 小。在上述的集尘器用过滤器的基础上,上述支承体由聚氯乙烯材质或铁丝网构成,在上述支承体 的端部外周面向外侧方向突出形成有突起部以悬挂于隔壁上,并且在上述支 承体的内周面以减小内径的方式依次形成有第1止挡凸起和第2止挡凸起,上述支承体上 安装有文氏管,该文氏管由以下部件构成翼部,其相对于上述支承体的端部平行地突出, 侧面比突起部更加突出;密合部,其从翼部的端部弯曲而密合在支承体的内周面上;倾斜 部,其从密合部倾斜地形成;以及弯曲部,其从倾斜部的端部向内侧弯曲并安装于第1止挡 凸起上。作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手段,本技术将过滤器的截面做成椭圆形,将粉尘 的层积面积最小化,并且使用结构简单的文氏管作为固定过滤器的手段,从而易于与支承 体分离或结合。在使用该技术所提供的集尘器用过滤器时,将粉尘层积部分的面积最小化, 可提高过滤能力,能够将使空气从排气管道侧向集尘室逆流,从而去除层积在过滤器的粉 尘的作业周期维持为很长,从而减少作业间断现象,并且利用结构简单的文氏管,因此容 易进行过滤器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现有的集尘器的过滤器结构的正面截面图。图2为示出现有集尘器的过滤器结构的侧面截面图。图3为示出适用了本技术的集尘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图4为示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侧面截面图。图6为示出将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固定于隔壁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符号说明1 过滤捕集式集尘器2:集尘室3 排气管道4:隔壁10 过滤器11 过滤器部件12 支承体12a 突起部12b:第1止挡凸起12c:第2止挡凸起13 末端盖14:文氏管14a:翼部14b 密合部14c 倾斜部14d: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与将过滤捕集式集尘器的集尘室和排气管道隔开的隔壁结合而使用, 并且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的前方与后方分别与形成有排气孔的支承体和密封的末 端盖相结合,上述集尘器用过滤器中,支承体和末端盖形成为立起的椭圆或轨道形状,使以 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配置为立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以侧截面看时层积粉尘的过滤 器部件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最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显示适用了本技术的集尘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在过滤捕集式结构的集尘器1中,通过隔壁4将集尘室2和排气管道3 隔开,集尘室2的上侧与导入包括粉尘的空气的导入口 5结合,在集尘室2的下侧安装有捕 集箱6,从而通过空气的流动来捕集粉尘,并且通过形成在隔壁4上的安装孔4a,从排气管 道3向集尘室2以水平方向插入多个过滤器10。图4为显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 型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侧面截面图,图6为显示将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固定于隔壁的 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本技术通过改善以水平方向安装于集尘室2的过滤器10的结构,提高集尘能 力和安装的简便性,在本技术中,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11前方与形成有排气孔 12a的支承体12相结,后方与密封的末端盖13结合,从而构成集尘器用过滤器10,因此最 大限度扩大过滤器部件11的吸入面积。S卩,如图4、5所示,支承体12与末端盖13形成为立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从而 使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11配置为立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从侧面截面看时,将层 积粉尘的过滤器部件11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a最小化,并且将直接形成过滤的过滤器 部件11的侧面和下部面积最大化,从而提高过滤能力。如图所示,层积粉尘的过滤器部件11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与过去的集尘器 用过滤器中层积在过滤器部件的接近1/4的部分的情况相比,可显著缩小层积面积。层积面积的减少,可以使吸入面积大,并减少通过使空气从排气管道3侧向集尘 室2逆流而去除层积在过滤器部件11上的粉尘的作业次数,从而提高过滤能力。本实用新 型适用了比现有的文氏管更加简单且结构上更加安全的文氏管。具体来说,支撑体12由P. V. C(聚氯乙烯)材质或铁丝网(expandedmetal)构成, 在端部外周面向外侧方向突出形成有突起部12a,以便悬挂于隔壁4上,并且在内周面依次 形成有第1止挡凸起12b和第2止挡凸起12c,从而减小内径,上述支承体12上安装有文 氏管14,该文氏管14由以下部件构成翼部14a,其与上述支承体12的端部相比平行地突 出,且侧面比突起部12a更突出;密合部14b,其从翼部14a的端部弯曲而密合在支承体12 的内周面;倾斜部14c,其从密合部14b倾斜地形成;以及弯曲部14d,其从倾斜部14c的端 部向内侧弯曲而安装于第1止挡凸起12b上。通过这一结构,文氏管14将支承体12的外经保持为一定尺寸,而且文氏管14的 翼部14a比支承体12的端部高,侧面比突起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尘器用过滤器,该集尘器用过滤器(10)与将过滤捕集式集尘器(1)的集尘室和排气管道(3)隔开的隔壁结合而使用,并且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11)的前方与形成有排气孔的支承体(12)相结合、后方与密封的末端盖(13)相结合,上述集尘器用过滤器(10)的特征在于,支承体(12)和末端盖(13)形成为立起的椭圆或轨道形状,从而使以弯曲成扇形的过滤器部件(11)配置为立起的椭圆或者轨道形状,以侧截面看时层积粉尘的过滤器部件(11)的上侧的圆弧部分的面积(a)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淳喆
申请(专利权)人:科林肯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