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447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包括一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具有一基板以及与该金属支架相组合的一屏蔽壳,基板的侧缘上具有卡位,屏蔽壳具有一屏蔽盖,该屏蔽盖的侧缘上凸伸有定位挂钩,该定位挂钩卡持在所述基板的卡位上,所述基板和屏蔽壳与一封装体结合,封装体在所述屏蔽壳上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球形或鼻梁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支架与屏蔽壳组合为一内屏蔽组合支架,在屏蔽壳的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挂钩与金属支架相卡持,从而所述内屏蔽组合支架形成有一屏蔽立体空间,将感光元件及控制芯片完全屏蔽到内部立体空间中,从而屏蔽效果好,使得红外线接收头具有抗光干扰和抗电磁干扰的作用,且组合简单、容易、便于拆卸。(*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收头,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接收头
技术介绍
红外线接收头均具有一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用来放置感光元件及控制芯片。将感光元件和控制芯片固定在所述金属支架中之后再封装成型。然而现有的金属支架在将感光元件和控制芯片固定在上面之后,采用将金属支架的前侧翻折来达到对感光元件和控制芯片的屏蔽光干扰及屏蔽电磁干扰的作用。 然而,将金属支架的前侧翻折来达对固定感应元件和控制芯片屏蔽的效果不佳,屏蔽后一般顶部、两侧、根部未有遮挡,屏蔽效果差,且将金属支架的前侧翻折后屏蔽高度不容易控制、也容易产生变形损坏金属支架上固定的感应元件和控制芯片以及内部金丝焊线产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牢固性好且屏蔽效果佳的红外线接收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包括一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具有一基板以及与所述金属支架相组合的一屏蔽壳,所述基板的侧缘上具有卡位,所述屏蔽壳具有一屏蔽盖,所述屏蔽盖的侧缘上凸伸有定位挂钩,所述定位挂钩卡持在所述基板的卡位上,所述基板和屏蔽壳与一封装体结合,所述封装体在所述屏蔽壳上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球形或鼻梁形。 其中,所述屏蔽盖的前、后侧缘上分别凸伸有前、后支撑柱,所述一卡位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缘上,所述基板的前侧缘上凸伸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前、后支撑柱分别置于插孔及卡位中。 其中,所述屏蔽盖的后支撑柱的两侧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卡片,所述卡片抵顶在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两侧并列设置有第二定位部。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上开设有定位孔。 其中,所述定位头呈十字形。 其中,所述定位挂钩呈工字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包括一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具有一基板,还具有一与所述金属支架相组合的一屏蔽壳,所述基板的侧缘凸伸有定位挂钩,所述屏蔽壳具有一屏蔽盖,所述屏蔽盖的侧缘具有卡位,所述基板的定位挂钩卡持在所述屏蔽盖的卡位上,所述基板和屏蔽壳与一封装体结合,所述封装体在所述屏蔽壳上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球形或鼻梁形。 其中,所述屏蔽盖的前、后侧缘上分别凸伸有前、后支撑柱,所述一卡位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缘上,所述基板的前侧缘上凸伸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前、后支撑柱分别置于插孔及卡位中。 其中,所述屏蔽盖的后支撑柱的两侧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卡片,所述卡片抵顶在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屏蔽壳组合在所述金属支架上,从而形成一屏蔽立体空间。 其中,所述屏蔽立体空间中装有感光元件及控制芯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线接收头牢固性不好,屏蔽效果不佳的情况。本技术红外线接收头的所述金属支架与所述屏蔽壳组合,由屏蔽壳进一步保护,从而屏蔽效果好,使得红外线接收头具有抗光干扰和抗电磁干扰的作用;在屏蔽壳的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挂钩与金属支架相卡持,将所述感光元件及控制芯片牢固固定后,屏蔽在所述金属支架与所述屏蔽壳组合形成的屏蔽空间内,且组合简单、容易、便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红外线接收头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红外线接收头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红外线接收头的内屏蔽支架立体图; 图4是图3中内屏蔽支架的金属支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内屏蔽支架的屏蔽壳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红外线接收头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红外线接收头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金属支架10基板11卡位12第一定位部13插孔131第二定位部14定位头141定位孔142料带15、26连接臂16、27屏蔽壳20屏蔽盖21定位挂钩22前支撑柱23后支撑柱24卡片25心片30封装体100内屏蔽支架101连杆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起参阅图1、图2及图3,为本技术红外线接收头第一实施例,该红外线接收头具有一内屏蔽支架101,所述内屏蔽支架101包括一金属支架IO和与该金属支架10相组合的屏蔽壳20,所述金属支架10和内屏蔽支架101与一封装体100结合。 请参阅图4,所述金属支架10具有一基板ll,该基板11的左、右两侧缘的中部及后侧缘的中部均向所述基板11的中间部位凹陷而形成卡位12,所述基板11前侧缘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3,该第一定位部13上开设有一插孔131。所述第一定位部13的两侧各有一第二定位部14,该第二定位部14具有一十字形的定位头141,所述定位头141上开设有定位孔142。所述第一定位部13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4之间由连杆17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13及第二定位部14并排排列且所述第一定位部13与第二定位部14的末端均具有一连接到料带15上的连接臂16,从而整个金属支架IO可以由一套模具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5,所述屏蔽壳20具有一板状的屏蔽盖21,该屏蔽盖21的左、右两侧缘的中部各向外凸延形成有一定位挂钩22,该定位挂钩22大体呈工字形状。屏蔽盖21的前、后两侧缘的中部分别向外凸伸有前支撑柱23、后支撑柱24。所述屏蔽盖21的后支撑柱24的两侧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卡片25。所述屏蔽盖21的后侧缘的两例各凸伸有一连接到料带26上的连接臂27,从而整个屏蔽壳20可以由一套模具一体成型。 请一起参阅图1至图5,所述屏蔽壳20组合在所述金属支架10上,所述屏蔽壳20的左、右两侧的定位挂钩22分别弯折后卡置在所述金属支架10的左、右两侧的卡位12中,所述屏蔽壳20的前支撑柱23弯折后插设在所述金属支架10的第一定位部13上的插孔131中,所述屏蔽壳20的后支撑柱24弯折后卡置在所述金属支架10的后侧的卡位12中。所述屏蔽盖21的左、右侧缘的后端凸伸的卡片25分别弯折后抵顶在所述金属支架10的基板11上。所述屏蔽壳20与所述金属支架10组合后,再用裁切具将所述料带15、26从连杆17的前端开始剪切掉。 本技术由屏蔽壳20的后支撑柱24弯折后置于金属支架10后端的卡位12中,左、右两侧的卡片弯折后抵顶在所述金属支架10的基板11上及前支撑住23弯折后插设在插孔131中而能使所述金属支架10与所述屏蔽壳20紧密的组合在一起。 本实用型新中,所述定位挂钩22还可从所述基板11的侧缘凸伸出,所述卡位12可设置在所述屏蔽盖21的侧缘上,所述基板11的定位挂钩22卡持在所述屏蔽盖21的卡位12上,从而将所述金属支架10与所述屏蔽壳20组合在一起。 所述金属支架10的基板11上固定有感光元件和控制芯片30。所述金属支架10与所述屏蔽壳20组合后形成的内屏蔽支架101封装嵌入环氧树脂,所述定位头141和所述定位孔142被嵌入环氧树脂后可以增加整个内屏蔽支架101封装后的牢固性。当所述内屏蔽支架101使用在红外线接收头上时屏蔽效果好,从而具有很强的抗光干扰和抗电磁干扰的性能。 最后将组装后的内屏蔽支架101封装在一所述封装体100中,所述封装体100具有聚光、透光及滤光的作用。使用所述封装体100仅让波长为940纳米的光通过。所述封装体IOO压模为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包括一金属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具有一基板以及与所述金属支架相组合的一屏蔽壳,所述基板的侧缘上具有卡位,所述屏蔽壳具有一屏蔽盖,所述屏蔽盖的侧缘上凸伸有定位挂钩,所述定位挂钩卡持在所述基板的卡位上,所述基板和屏蔽壳与一封装体结合,所述封装体在所述屏蔽壳上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球形或鼻梁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刘平李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