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粉体及配合复合粉体的皮肤外用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4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的特征在于,分别露出吸引或吸附特定酶的吸附部位,以及具有抑制或活化上述酶的特性的作用部位。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在使用的pH下吸附部位的ζ电位为负值,吸引或吸附、抑制或活化ζ电位为正值的特定酶。而且,优选上述吸附部位是pH7.5时ζ电位为-10mV以下的部位。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特定酶是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上述作用部位具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作用。上述复合粉体可以用作皮肤粗糙改善剂和敏感肌肤保养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皮肤粗糙改善用皮肤外用剂或者敏感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复合粉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2001年6月2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01-200002号的优先权,将其援引到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粉体及配合复合粉体的皮肤外用剂,特别涉及对机体具有功能性的粉体。以往,已知各种对皮肤疾病、皮肤粗糙、粉刺等具有改善和预防效果的治疗药、皮肤外用剂、化妆品等。作为这些现有药剂和化妆品等中的有效成分,消炎剂或认为具有抗炎作用的动植物提取物、或者保湿和保水作用高的氨基酸、多糖、脂质、天然高分子等由于防止皮肤(患部)的炎症、角质层的水分消失的能力优良,一直在使用。另一方面,例如在特应性皮炎或者重度粉刺肌肤等病态皮炎的场合,当然不能称为病,但是对环境变化显示过敏反应的所谓敏感肌肤也成了问题。这些肌肤大多伴随着炎症或者屏障功能降低,往往对各种成分产生过敏症状或感到刺激等,特别要求慎重选择有效成分。但是,以往一直作为用于改善皮肤粗糙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的药剂以对皮肤的渗透性为前提,为了经皮吸收至皮肤内部,根据情况有可能使皮肤受到其它影响。因此,期待开发一种药剂,在具有优良效果的同时,没有刺激等,安全性更高。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以经皮吸收为前提而发挥皮肤粗糙改善效果的粉体及其配合该粉体的皮肤外用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悉心研究,发现皮肤上特定的酶和皮肤粗糙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特定的复合粉体中存在吸附或抑制这些皮肤上的酶的物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的特征在于,分别露出吸引或吸附特定酶的部位,以及具有抑制或活化上述酶的特性的作用部位。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在使用的pH下吸附部位的ζ电位是负值,吸引或吸附、抑制或活化ζ电位是正值的特定酶。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上述吸附部位优选pH7.5时的ζ电位是-10mV以下的部位。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上述吸附部位优选pH7.5时的ζ电位是-20mV以下的部位。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特定酶是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上述作用部位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率是40%以上。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率是45%以上。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率是50%以上另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率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定。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抑制作用的测定通过含有0.1%被测试样和双链尿激酶(UK)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30U/ml)的缓冲液的合成基质分解活性,进行评价。上述复合粉体中,第一种方式是在吸附部位的表面以条纹状或斑点状形成作用部位的复合粉体。在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相对于吸附部位的覆盖量为1~70质量%。在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相对于吸附部位的覆盖率为1~90%。在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相对于吸附部位的覆盖率为2~70%。在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相对于吸附部位的覆盖率为4~50%。上述复合粉体中,第二种方式是在具有对酶作用性的部位的表面以条纹状或斑点状形成吸附部位的复合粉体。上述复合粉体中,第三种方式是特征为在具有对酶作用性的部位的表面以网状形成吸附部位的复合粉体。在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方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吸附部位相对于作用部位的覆盖量为0.1~75质量%。在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方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吸附部位相对于作用部位的覆盖量为3~50质量%。在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方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使用时的金属离子溶出量为0.7~40ppm。在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方式的复合粉体中,优选使用时的金属离子溶出量为1.2~30ppm。上述复合粉体中,第四种方式是相对于基粉体,以条纹状或斑点状形成作用部位和吸附部位的复合粉体。另外,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是能够释放出锌离子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吸附部位是二氧化硅、滑石或云母。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作用部位是能够释放出锌离子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吸附部位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硅氧烷树脂。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使用时锌离子溶出量为40ppm以下。在上述复合粉体中,优选ζ电位和锌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用下述式(I)的关系表示。ζ电位(mV)≤锌离子溶出量(ppm)×1.5-25 ...(I)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皮肤粗糙改善用皮肤外用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复合粉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敏感肌肤用皮肤外用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复合粉体。在上述皮肤粗糙改善用皮肤外用剂中,优选含有选自氧化锌包覆的二氧化硅、氧化锌包覆的滑石、氧化锌包覆的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上述敏感肌肤用皮肤外用剂中,优选含有选自氧化锌包覆的二氧化硅、氧化锌包覆的滑石、氧化锌包覆的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复合粉体可以用作皮肤粗糙改善剂。上述复合粉体可以用作敏感肌肤保养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粉体的构成说明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复合粉体的UK活性抑制作用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复合粉体的锌离子溶出量和UK抑制率的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复合粉体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11是表示各种氧化锌包覆量的氧化锌包覆滑石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即氧化锌包覆滑石中的氧化锌覆盖率与UK抑制率、ζ电位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即氧化锌包覆有机粉体的ζ电位和锌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即氧化锌包覆聚酰胺的详细结构的显微镜照片。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即二氧化硅包覆氧化锌中的二氧化硅覆盖量与UK抑制率、ζ电位、锌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粉体及配合复合粉体的皮肤外用剂是经过下述原委发现的。即,近年来,已逐渐明确蛋白酶特别是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这种线溶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酶)的活性改变与伴随皮肤粗糙和角质化异常的各种皮肤疾病的病征密切相关。例如,据报道,实验确认发生皮肤粗糙的表皮细胞层中纤维蛋白溶酶的分布发生改变,抗纤维蛋白溶酶剂对皮肤粗糙的改善和预防有效(Kenji kitamuraJ.Soc.Cosmet.Chem.Jpn;29(2),1995)。另外,确认即使是特应性皮炎,在表皮中也有较高的线溶活性(T.Lotti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28(7),1989)。而且,报道,在炎症性异常角化性疾病的代表,即干癣中,在其患部表皮的角化异常部位存在较强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活性(HausteinArch.Klin.Exp.Dermatol;234,1969),且使用高浓度的盐溶液,从干癣鳞屑提取出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Fraki,Hopsu-HavuArch.Dermatol.Res;256,1976)。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是对纤维蛋白溶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分别露出吸引或吸附特定酶的吸附部位,以及具有抑制或活化上述酶的特性的作用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德信佐久间健一小川克基友政哲河合江理子横山广幸隅田如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资生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