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34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由基板和肋片组成的散热片以及安装在散热片上端面的风扇,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为与基板具有夹角的斜面。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一个与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散热片上端面设计成倾斜式的,这样就可以大大的优化散热器的风冷风道。优点是即使机箱面板和散热器间距很小,倾斜式安装的风扇也可以减小风阻,保证有足够的冷风进入散热片内部,避免热风流再次形成循环。试验证明,该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可达110W,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CPU散热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中为发热量大的芯片配置 的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芯片的运行速度成倍增长,特别是CPU(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功耗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电子元器件的组装密度的提高,设备的热流密度也在迅速增加,为保证CPU能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散热,尤其是在目前设备的体积越做越小的情况下,CPU散热器可以将其产生的热量迅速的传导对流至周边环境,实现对CPU的快速散热,但是一般要求安装时散热器与计算机壳体或其他大面积障碍之间的距离较大。目前,传统的CPU散热器大部分由散热片和风扇组成,风扇垂直安 装在散热片的顶部,其安装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风扇安装面垂直于CPU散热片表 面。现实使用过程中发现,当计算机机箱的高度尺寸较小时,传统的CPU散热器已无法进行安装或者安装后风扇面与机箱面板距离太小,这样,散热器上方的风扇风阻就会迅速增加,使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满足CPU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由基板和肋片组成的散热片以及安装在散热片上端面的风扇,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为一个与基板具有夹 角的斜面。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与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0° ~ 45° 。在此范围内,既可以保证散热片的传热效果,又能够节约相当大的空间。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与基板之间的夹角为 15° 。在15°夹角的情况下,在保证安装尺寸的同时尽量增加其散热面积;同 时,轴流风扇垂直于肋片表面安装,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小散热器底面对风量 的反射,增加散热风量的风压。本技术中,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散热器上的螺钉、嵌套在螺钉上的弹簧以及限位垫片;所述基板为四边形,肋片为缺角的四边形,在基板上与肋片 的缺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螺钉从散热片设有肋片的一侧穿过通孔, 其中弹簧位于散热片设有肋片一侧,限位垫片位于另一侧。带弹簧和限位垫片 的螺钉能够保证散热器和CPU之间的弹性接触,防止因散热器施加的预紧力在 设备冲击振动时损坏CPU或芯片本身。本技术中,所述风扇底部设有卡合在肋片上的E形支座。E形支座的中 间部分略短于两侧,使得两侧可以卡扣在相邻的肋片外,由此可以保证两肋片 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确保风扇通过螺钉可以牢固的固定在散热片上。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散热片上端面设计成倾斜式的,这样就可以大大 的优化散热器的风冷风道。其优势在于,第一,即使机箱面板和散热器风扇紧 密接触,倾斜式的肋片也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冷风进入散热片内部。第二,由于 肋片带有倾斜角度,这样,当冷风与散热片的底面相遇时可以大大减小反射风 量,而反射风量正是风压损失的主要途径,反射风量的减小可以保证足够的散 热风压。试验证明,该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可达110W,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CPU 散热要求,特别在风扇与机箱距离较小的情况下,散热效果远大于传统风扇。 经试验证明,采用EVEREST Ultimate 2007测温软件,利用CPU加载软件SP2004 (stress prime2004)对CPU进行加载,使CPU使用率保持在100%,环境温度 为25'C时,在相同的测试机箱内,对风扇与机箱壳体不同距离下传统散热器和 本使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试验效果图如图6所示。距离为100mm的情况下,釆 用传统散热器散热,CPU工作温度为47'C;采用本技术所述散热器,CPU工 作温度为46°C;在风扇与机箱壳体距离为50mm的情况下,采用传统散热器散 热,CPU工作温度为65'C;采用本技术所述散热器,CPU工作温度为55'C; 在风扇与机箱壳体距离为20mm的情况下,采用传统散热器散热,CPU工作温度为 77°C;采用本技术所述散热器,CPU工作温度为60°C。在风扇与机箱壳体 距离为lOmni的情况下,采用传统散热器散热,CPU工作温度为93°C,且已经常 出现黑屏的现象;采用本技术所述散热器,CPU工作温度为69°C。由此可 见,越是在空间小的小尺寸机箱内,本技术所述散热器的效果就越发突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图l为传统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4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散热器与传统散热器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CPU散热器大部分由散热片和风扇组成,散热片上端 面为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风扇垂直安装在散热片的顶部。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散热器,包括由基板9和肋片7组成的散 热片1以及安装在散热片1上端面的风扇2,所述散热片1的上端面为一个与基 板9具有夹角的斜面。所述散热片1的上端面与基板9之间的夹角为15。。当 然所述散热片1的上端面与基板9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在10。 ~45°的范围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于散热器上的螺钉6、嵌套在螺钉 6上的弹簧5以及限位垫片4;所述基板9为四边形,肋片7为缺角的四边形, 在基板9上与肋片7的缺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螺钉6从散热片设有 肋片一侧穿过通孔,其中弹簧5位于散热片设有肋片一侧,限位垫片4位于另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风扇底部设有卡合在肋片7上的E形支座8。 更具体地说,可用于CPU的散热器的组成部分有散热片l、风扇2、风扇 安装螺钉3、限位垫片4、弹簧5、螺钉6、肋片7、中间短于两侧的E形支座8。 散热片1是导热系数k较大k=330W/(m °C):在常见金属中仅次于银的导热系 数的纯铜材料加工成形,散热片的一侧留有40X40X3(mm)的台阶,此台阶面为 和CPU接触表面,其表面的光洁度应达到3.2以上。风扇2采用轴流风扇2。散 热片的另一侧铣制出了45个带斜面的肋片7,肋片的肋厚0.4mm、肋距1.8mm, 肋高为33(mm)X15。,由此45个带斜面的肋片构成散热片上端面的15°斜面。 轴流风扇2为一可调速风扇,根据CPU温度自动调整风扇的转速;轴流风扇2 通过风扇安装螺钉3与肋片7连接,其中支座8主要用来保证肋片与肋片之间 的距离。CPU散热器的安装也很简单,第一步,将弹簧5套在螺钉6上,然后 将螺钉旋进散热器的安装孔内,再将限位垫片4卡进散热器螺钉的槽内。第二 步,将支座8嵌入肋片,保证支座之间的孔距和轴流风扇的孔距相等。第三步, 将轴流风扇2通过风扇安装螺钉3固定在肋片上,由于有支座8将两肋片之间 距离固定,由此可以保证螺钉在拧入后不会因为肋片间距变大而松动。轴流风扇安装时应注意其方向性,应按照图2中所示进行安装,保证风扇是向散热器 内鼓风,其形成的风道示意图如图5所示。最后在散热片一侧的台阶上均匀的 涂上适量导热硅脂,保证和CPU表面的面接触即可。本技术所述散热器中,散热片和肋片的材料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更 改,肋片的肋高、肋厚及肋距可以根据散热功率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散热 片及其基板的形状也不限定。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包括由基板(9)和肋片(7)组成的散热片(1)以及安装在散热片(1)上端面的风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的上端面为一个与基板(9)具有夹角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坡茅文深贾爱梅张继恒史键李由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