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0006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散热效果高、制品寿命长的水冷管道。水冷管道(3)由内筒(31)和外筒(32)构成,在两筒之间的间隙中具有流水引导件(33),该流水引导件(33)形成流路,该流路一边从供水口(3a)到排水口(3b)之间周转冷却水一边使其流通,在该水冷管道(3)中,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33、33)之间以将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设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管道,例如涉及被利用在直接吸引从电炉等排出 的排气并由集尘器进行净化处理的系统的配管路径中的水冷管道的改 进。
技术介绍
以往,在直接吸引从电炉等排出的包含尘埃等的高温排气、冷却到规定温度、由集尘器进行净化处理的系统中,如图4所示那样,在 流通有从电炉1排出的1400-1500'C程度的排气的包含燃烧塔2或水 冷管道3的配管管道中采用双重结构(在图4中以虛线表示),通过使 由冷却装置6 (例如清洗塔等)调整的冷却水在双重结构的间隙中循 环,按冷却到400'C (优选250'C )以下的状态,经由配管4将排气导 入到集尘器5中。而且,作为这样的用于将高温的排气冷却到规定温度的水冷管道 3,提出并实用化了如图5至图6所述的水冷管道。该水冷管道3形成为作为圆筒状配管的内筒31和外筒32的双重 结构,在其间隙中流通冷却水,对在内筒31内通过的排气进行冷却。此时,在内筒31和外筒32的间隙中配设流水引导件33,该流水 引导件33形成使冷却水从供水口 3a到排水口 3b周转并流通的流路, 将从内筒31的内面传递来的排气的热量向冷却水侧散热,从被排气加 热了的内筒31的外面对其进行冷却。如图6的展开图所示那样,流水引导件33配设成使从供水口 3a 供给来的冷却水从图示下侧流动到上侧(在组装好的水冷管道3中, 从排水口 3b侧观看时为在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左上的流路a,向左下 的流路a,流动,接着,从b,朝b,流动,......,从g,向g,流动,最后,从右上的h,起,分成右下的h,和U形转弯流动的冷却水,经由排水口 3b返回至水槽W。可是,配设在水冷管道3的内筒31与外筒32的间隙中的流水引 导件33的安装间距,通常仅仅考虑冷却水的流速而决定,所以,其宽 度如作为内筒31展开图的图6所示那样,成为内筒31的整个长度的 大约10%程度的较宽的间距。因而,难以充分获得通过内筒31的排气的散热效果,无法抑制因 通过内筒31内的排气的热负荷引起的内筒31的内面的高温氧化所导 致的消耗,而且,若要提高冷却效果的话,存在因冷却水的水压在流 水引导件33之间产生龟裂、发生漏水的情况,水冷管道3自身的制品 寿命缩短,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换作业,存在上述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的水冷管道所具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 散热效果好、制品寿命长的水冷管道。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水冷管道由内筒和外筒构成,在两 筒间的间隙中具有形成流路的流水引导件,该流路从供水口到排水口 间使冷却水周转并流通,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之间,以 将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设有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 有使分支的流路间连通的切口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冷管道,通过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之间以将流路 分支的方式配设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与单单将流水引导件的间距变 小、使冷却水的流速加快、提高散热效率的方法相比,能够抑制冷却 水的流速变化,由于还从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进行散热,故能够提高 散热效果。由此,能够抑制因在产生热负荷时发生的高温氧化所导致 的内筒的消耗,而且,无需将冷却水的水压提高到必要量以上,能够 有效地防止因冷却水的水压而产生龟裂。另外,通过在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有使分支的流路间连通的切口部,能够防止隔着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的流路间 的冷却水的水压出现差异,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由此,能够抑制因在 产生热负荷时发生的高温氧化所导致的内筒的消耗,而且,能够防止 因冷却水的水压的偏差而产生龟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水冷管道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该水冷管道的内筒的展开图。图3是该水冷管道的流水引导件的说明图,(a)为图2的A-A剖 面图,(b)为图2的B-B剖面图。图4是使用水冷管道的电炉集尘系统的整体图。图5是现有的水冷管道的平面图。图6是现有的水冷管道的内筒的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3 水冷管道31 内筒32外筒33 流水引导件34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5 切口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水冷管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 关于与现有装置相同的结构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系列的附图标记, 而省略其说明。实施例1图l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水冷管道的一个实施例。 该水冷管道3与现有例一样,用于将从电炉1排出的1400 1500 'C程度的排气冷却到400°C (优选250'C程度)以下,被冷却的排气由集尘器5进行处理,之后,作为洁净空气通过排出管5a而被排放到外 部。被输送到水冷管道3中的冷却水,从水槽W起被冷却装置6 (例 如清洁塔)冷却,利用循环泵P经由供水口 3a而被送到内筒31和外 筒32的间隙内,在跟通过内筒31内侧的排气之间进行了热交换之后, 经由排水口 3b返回至水槽W。在水冷管道3的内筒31的外周面上,按与现有例相同的间距配设 形成流路的流水引导件33,该流路使冷却水在从供水口 3a到排水口 3b之间周转并流通。并且,在水冷管道3中,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33、 33之间,以将 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设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通常来讲,流水引导件 33的间距一般为从上游侧(供水口 3a侧)起朝向下游侧(排水口 3b 侧)逐渐减小地设定间距,而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如图2所示,优 选配置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33 、 33之间的大致中间。另夕卜,在本实施例中,虽在流水引导件33、 33之间配设了一个散 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但也可以在流水引导件33、 33之间配设两个 或其以上个数的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该流水引导件33与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如图2的展开图所示 那样,配设成使从供水口 3a供给来的冷却水从图示下侧向上侧流动 (在组装好的水冷管道3中,从排水口 3b侧观看时沿顺时针旋转), 在流路宽度变宽的图示右下侧,在一处配设流水引导件33,在其下游 侧的 一处配设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然而并不特别限定于该配设方 法。冷却水从供水口 3a被供给,从左上的流路a、 b流到左下的流路a、 b,接着,从c、 d 5充到c、 d,......,从m、 n 5危到m、 n,最后,从右上的o起分成右下的o和U形转弯流动的冷却水,经由排水口 3b 而返回至水槽W。流水引导件33和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如图2所示那样,通过 交替地连续设置倾斜部分和直线部分,将流路形成为大致螺旋状,此外,还可以使所有的部分倾斜地构成螺旋状。另外,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那样,在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 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有切口部35,该切口部35使被该散热用的流水 引导件34分支的流路之间连通起来。该切口部35i殳置成例如吏得从图例下侧的a起向上侧的c流动 的冷却水以及从下侧的b起向上侧的d流动的冷却水能够在中途经由 两处的切口部35而来往。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周(360° )的流路都设有两处切口部 35,但对于设置切口部35的部位和长度均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 尽量减小在被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分支的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水的 水压的差即可。由此,在被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分支的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水的 水压的差变小,能够防止隔着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34的流路间的冷却 水的水压出现差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管道,由内筒和外筒构成,在两筒间的间隙中具有形成流路的流水引导件,所述流路使冷却水从供水口到排水口间周转并流通,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之间,以将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设有散热用的流水引导件。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冷管道,由内筒和外筒构成,在两筒间的间隙中具有形成流路的流水引导件,所述流路使冷却水从供水口到排水口间周转并流通,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流水引导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敬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