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连续设置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3396 阅读:7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包括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重复设置次数和重复设置最佳间距。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涉及在普通公路交通环境下,根据驾驶人的视觉和认知特征参数、道路特征参数以及大车比例等交通特征参数,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获取驾驶人的视觉认知特征参数;计算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次数;计算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最小和最大间距,并确定其重复设置的最佳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提高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设置有效性和车速管理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普通公路交通环境下,根据驾驶人的视觉和认知特征参数、道路特征参数、交通特征参数,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包括确定 路侧限速标志的重复设置次数和重复设置的最佳间距,以达到提高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 设置的有效性、提高普通公路车速管理效率的目的。属于公路交通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公路交通混合状况严重,车速离散性较大,公路交通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根 据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可发现,超速行驶、高速行驶、速度离散是目前我国公路交通事 故发生的重要诱因。对车速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改善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对策。 通过在路侧设置限速标志来向驾驶人提供前方路段的限速信息是交通管理部门 最常采用的一种车速控制手段。关于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视认,可能遇到以下两种情 况, 一种是驾驶人在获取限速标志信息时出现精力分散等情况而错过交通标志,称之为驾 驶人的主动性错过,另一种是由于大型车辆较多,小汽车驾驶人观察路侧限速标志的视线 被大型车辆遮挡,错过了视认路侧限速标志的时间,称之为驾驶人的被动性错过。驾驶人的主动性错过和被动性错过都使其未能及时视认限速标志的信息,从而未能采取相应的减速 措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然而,目前普通公路限速标志设置所依据的规范《公路交 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中,未能就路侧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提出确定其重复设置次数和重 复设置最佳间距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理念,不管是驾驶人的主动性错 过还是被动性错过,都应该给驾驶人一个"容错"的机会。因此,有必要考虑普通公路路侧 限速标志的连续设置问题,即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重复设置次数和重复设置间距。 经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发现,限速标志是交通管理部门与驾驶人交互信息的载体,限 速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需要经过驾驶人的感觉、知觉和判断然后决定其操作行为。而驾驶人 在视认限速标志信息时往往又受到自身特征、道路、交通与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如果能 建立一套考虑驾驶人的视觉和认知特征参数、道路特征参数以及大车比例等交通特征参数 的限速标志连续设置方法,则能减少驾驶人错过路侧限速标志情况的发生,提高路侧限速 标志的有效性和警示性,进而可以改善普通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普通公路的路侧限速标志连续设置 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重复设置次数和重复设置的最佳间距,本专利技术能与 驾驶人的视认特征和认知行为相适应,能有效避免驾驶人错过路侧限速标志情况的发生, 并能针对公路的不同道路和交通条件考虑限速标志连续设置问题,具有针对性强的优点。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连续设置的确 定方法为 1)采集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所述的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包括道路车道数、车道宽度、路肩宽度、道路侧向净空距离和大车比例;获取驾驶人的 视觉、认知特征参数,所述视觉、认知特征参数包括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 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 2)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 视野范围,以及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 离s"读取距离s^标志消失距离m和标志视认距离S, 3)根据大车行驶速度和小车行驶速度,采用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 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的计算方法,确定大车的遮挡概率, 4)根据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 计算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T胃^和最小视认时间Tmin,如果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T胃^小于对路侧限速标志的最小视认时间T^,则需要对路侧限速标志进行重复设置,并采用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次数的计算方法,确定路侧限速标志 重复设置的次数,以延长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 5)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采用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间距 的计算方法,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最小和最大间距,并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 置的最佳间距。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提出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连续设置的确定方法 1、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离A、读取距离Sy标志消失距离m和标志视认距离S的计算方法为 1. 1)根据限速路段起点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和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 ^,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1. 2)根据限速路段起点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和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认读时间 ^,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认读距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 1. 3)根据限速路段的车道数N和车道宽度W,确定车辆与路侧行车道边缘线的距 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1. 4)根据限速标志的路侧净空距离4、车辆与路侧行车道边缘线的距离(12、驾驶 人与车道中心线的偏移距离(13以及驾驶人的横向视角e ,确定驾驶人视认限速标志的限速标志消失距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1. 5)根据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和行车安全性确定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视认 ①根据路侧限速标志与驾驶人视线平面高差AH、路侧限速标志与驾驶人视线的 横向侧距d、驾驶人最大视界范围a 、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认读时间^,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反应时间^,确定考虑驾驶人动态视觉特征的视认距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②以驾驶人在标志消失前认读完限速标志信息为原则,确定考虑驾驶人行驶安全 性的视认距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③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视认需同时满足以上两方面要求,可确定视认距离的最终值s = max<| ~^ x f + 、,-, -+ a + 52 [>;(3.6 Vtan or tan<9 2、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的计 算方法为 2. 1)小车驾驶人视认限速标志的可视范围为从标志发现点到标志消失点之间,总 的允许视认时间T^= (S-m)/V小,V小为小车速度;同时在t' = 0时刻,小车行驶到标志发 现点, 2. 2)根据普通公路外侧车道大车宽度B、内侧车道小车行驶速度V,j、以及小车驾驶 人视认距离S计算得到t'时刻外侧车道大车遮挡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限速标志的距 离长度为",卢fx(s —r小"')' 2. 3)根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连续设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1)采集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所述的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包括道路车道数、车道宽度、路肩宽度、道路侧向净空距离和大车比例;获取驾驶人的视觉、认知特征参数,所述视觉、认知特征参数包括: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1.2)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以及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确定驾驶人的觉察距离s1、读取距离s2、标志消失距离m和标志视认距离S,1.3)根据大车行驶速度和小车行驶速度,采用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的计算方法,确定大车的遮挡概率,1.4)根据外侧车道大车对内侧车道小车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视线的遮挡概率,计算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T↓[可]用和最小视认时间T↓[min],如果驾驶人对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T↓[可用]小于对路侧限速标志的最小视认时间T↓[min],则需要对路侧限速标志进行重复设置,并采用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次数的计算方法,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次数,以延长驾驶人视认路侧限速标志的可用视认时间,1.5)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采用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间距的计算方法,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最小和最大间距,并确定路侧限速标志重复设置的最佳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军陆建叶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