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06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一风扇及一导流件,该散热体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该风扇连接于该散热体上,该导流件包括至少一导风片,且该至少一导风片自散热体的外部呈倾斜状向散热体中央延伸,以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体中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给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 时排除其产生的热量,将导致热量累积引起温度升高,而严重影响电子元件 的正常运行。为此,业界通常在这些发热电子元件表面安装一散热装置,以 辅助其散热。习知散热装置结构通常包括一散热器和一风扇,该散热器包括一基座和 设置在该基座上的若干散热鳍片,该基座与热源贴设以吸收热量并传导到散 热鳍片,该风扇装设在上述散热鳍片上,由风扇向下吹送的气流将散热器上 的热量进一步散发出去。但是,由于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电子元件通常较散热 器基座的面积小且位于该基座的中心处,导致该中心处温度较高,而风扇沿 径向靠向外侧风速大内侧风速小,特别正对风扇轮毂区域的散热器中心处的 气流流动緩慢甚至滞流,从而形成死区,该死区内的气流携带的热量较难散 发出去,进一步造成散热器中心处热量聚集,成为一高温区,严重影响散热 装置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较均匀气流避免形成高温区从而提升散热 效果的散热装置。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 一风扇及一导流件,该散热体包括若干 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该风扇连接于该散热体上,该导流件包括至少一导风 片,且该至少一导风片自散热体的外部呈倾斜状向散热体中央延伸,以将风 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体中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呈倾斜状向散热体中央延伸的导风片 的导流件将风扇吹向散热体靠外侧部分的气流引至散热体内部,从而加强对 流,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第 一 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散热器与导流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剖一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导流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至图3,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10、 一导流件20、两 根热管70、 一散热风扇90及两个风扇固定件80。该散热器10包括一底板12及一散热体14,散热体14设于底板12上方, 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140,散热鳍片140间形成可供风扇90产生的 气流流过的流道。散热体14中央沿垂直于散热鳍片140的方向形成一竖直的 开槽142,该开槽142与流道相垂直且相连通。散热体14相对该开槽142对 称,且于开槽142两边各形成一通孔143。该开槽142未贯穿散热体14的底 部,散热体14底部中央形成一连接段,于连接段下方形成两半圓形凹槽144, 底板12上方对应散热体14上的两凹槽144处设有两半圆形收容槽120,该 两凹槽144与两收^ff 120于组合后形成两圓形槽。每一热管70包括一冷凝 段和一蒸发段,其冷凝段穿设在散热体14的通孔143中,蒸发段收容于底板 12与散热体14所形成的两圆形槽中,风扇固定件80固接于散热体14上, 散热风扇90螺接于风扇固定件80上。导流件20包括一中空长方形框体22、两折边24及两导风片26。框体 22中央形成一长方形穿孔220。该两折边24设于框体22的两端且分别自框 体22的两短边的外侧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两导风片26分别自该两短边的内 侧向框体22中央倾斜向下延伸形成。该两导风片26的宽度与所述开槽142 的宽度相当,且两导风片26的末端之间形成一定距离。该导流件20可以由 钣金件一体冲压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制成。4组装时,将导流件20的中心对准该散热体14的中心,把导流件20的两 折边24插入两相邻散热鳍片140之间的空隙之中,以使导流件20固定于散 热体14上。导流件20的穿孔220正对所述开槽142,风扇90位于散热体14 上方,其中央正对导流件20的上方。如此,当风扇90运转时,风扇90产生 的大部分气流进入散热鳍片140间的流道,仅少部分进入开槽142内。导风 片26位于开槽142内,其顶部位于散热体14的两外端,且沿远离风扇90的 方向倾斜向散热体14的中部延伸,从而将散热体14靠近外侧的强气流引导 至散热体14内侧,即将开槽142两端的强气流导至散热体14中央高温区, 从而加强对流,提高散热效率。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导流件40。本实施例中 导流件40同样包括一长方形中空框体42,自该框体42两短边的外侧分别垂 直向下延伸形成一折边4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地是从该框体42两短边的 内侧分别向该框体42中心下方处倾斜向下延伸形成一导风片组46,该导风 片组46包括第一导风片461、第二导风片462及第三导风片463,且该导风 片组46的总宽不超过所述开槽142的宽度,以保证该导风片组46能收容于 所述开槽142中。其中,该第一导风片461和第三导风片463的倾斜角度相 同,但第二导风片46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导风片461和第三导风片463 不相同,该第二导风片462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导风片461或第三导风片463 的倾斜角度,即第二导风片462的末端高于第一导风片461与第三导风片463 的末端。如此,不仅可将开槽142两端的气流导至中央处,加强对流,还能 增加气流乱度,提升热交换效果。由上述两实施例可知,导风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具体数量的 多少可依情况而定。此外,折边的作用是用于定位,若直接将导流件的框体 胶粘于散热体上或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导流件,该等情况下则无需设置折边, 在此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一风扇及一导流件,该散热体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该风扇连接于该散热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包括至少一导风片,且该至少一导风片自散热体的外部呈倾斜状向散热体中央延伸,以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体中央。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包括若干导风 片,该若干导风片对称位于该导流件的两侧,该若干导风片分别自该导流件 的两侧向散热体中央倾斜延伸。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每侧包括若干 导风片,位于同侧的该若干导风片的倾斜角度不同。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该若干导风 片中,位于中间的导风片的倾斜角度小于位于外侧的导风片的倾斜角度。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包括一置于该 散热体上的中空框体,该至少一导风片由框体向下倾斜延伸形成。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两端分别向下 延伸形成一折边,该两折边扣于散热体上起定位作用。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体的散热鳍片间 形成流道,该散热鳍片中央形成一开槽,该开槽与散热鳍片间的流道相连通, 该至少一导风片位于该开槽内。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槽未贯穿该散热体, 该散热体的底部中央形成一连接段,该开槽将散热鳍片分成对称的两部分。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设置在散热体 上,该至少一导风片伸入至位于散热体内。10. —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 一风扇及一导流件,该散热体包括间 隔设置的多个散热鳍片,该风扇设置在散热体上并向散热体提供气流,其特 征在于该散热体中央设置一开槽,该导流件设置在散热体上正对开槽的位 置,该导流件包括一中空的框体,该框体的相对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一风扇及一导流件,该散热体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该风扇连接于该散热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包括至少一导风片,且该至少一导风片自散热体的外部呈倾斜状向散热体中央延伸,以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体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新祥余业飞李树民徐淑媛郭哲豪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