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460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包括引导构件,从动排出辊及从动排出辊支架,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引导构件上。由于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引导构件上,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比打螺钉省时间很多的装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9,现有的薄片排出机构中,薄片排出机构80包括引导构件303,从动排出辊 203,从动排出辊支架205,螺钉穿过引导构件303上孔304与从动排出辊支架205上的内螺 纹206将从动排出辊支架205与引导构件连接起来。此种结构用到的部件较多,在生产过程中打螺钉比较费时间,故装配较为复杂,生 产效率不易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以解决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 薄片排出机构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 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包括引导构件,从动排出辊及从动排出辊支 架,其特征是,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所述引导构件上。还包括主动排出辊、主动排出辊轴和从动排出辊轴,所述从动排出辊设置于所述 从动排出辊轴上,所述从动排出辊轴可转动的支撑在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上,所述主动排 出辊设置于所述主动排出辊轴上,所述主动排出辊与所述从动排出辊过盈配合。所述引导构件上设置有插槽,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端部呈U形并具有弹性,所 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U形端部与所述引导构件上的插槽通过过盈配合抵接。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U形端部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插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二壁朝第一壁方向对应所述凹槽的 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突起。所述主动排出辊上设置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突起。所述主动排出辊中间为实心体,两端为空心体。所述突起位于所述主动排出辊外周面的两端。所述突起为楔形。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引导构件上,生 产过程中采用了比打螺钉省时间很多的装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 有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由于主动排出辊上设置有多个等 间隔分布的突起。当薄片被引导至主动排出辊上时,由于主动排出辊上设置有多个等间隔 分布的突起,使外周面两端呈锯齿状,薄片由主动排出辊夹持并排出时成波纹状。成为波纹 状的薄片由于提高了排出时的直线前进性,故后排出的薄片与排出盘上的薄片最先接触的 位置变远。由此,后排出的薄片与排出盘上的薄片表面接触的时间缩短且面积减小,减小 薄片之间的摩擦,可提高薄片的排出整齐性。解决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排出的薄片不整齐的技术问题。此外,薄片成波纹状排出,尽可能的避免了薄和突起部接触,从 而减小了薄片排出过程中产生的周期性声音;同时也减小了薄片与排出辊对之间的接触面 积,从而使薄片上图像的损伤减到最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简略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薄片排出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排出辊示意图。图4是薄片在排出辊对中输送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从动排出辊支架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从动排出辊和从动排出辊支架的装配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引导构件及引导构件上的槽在垂直于主动排出辊轴线方向的 剖视投影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从动排出辊支架安装于引导构件上,在垂直于所述从动排出辊 轴线方向的剖视投影图。图9是在先技术薄片排出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标示1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堆栈在托盘3上的多个薄片P被供 给辊4和传送辊5输送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10。图像形成处理单元10是用于通过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具体 地,充电辊14对感光鼓13充电;激光扫描仪15将带有图像信息的激光照射到带电的感光 鼓13上,使感光鼓13表面形成潜影图像;显影辊12将碳粉转移到感光鼓13上,使感光鼓 13表面上的潜影图像显影形成碳粉图像;转印辊6将感光鼓13上的碳粉图像转印到薄片P 上。转印后薄片P被输送到定影单元7。已定影图像的薄片P被排出机构8排出至排出盘 9上。这里将详细说明排出机构8。如图2所示,主动排出辊轴21与传动齿轮(未示出) 连接,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架31和32上;主动排出辊22a和22b分别位于所述主动排出 辊轴21上;从动排出辊23a和23b位于所述主动排出辊22a 和22b的几乎正中间上方。 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与从动排出辊23a和23b是过盈配合,靠摩擦力使从动排出辊 23a和23b转动。所述从动排出辊23a和23b分别一体地具有其从动排出辊轴24a和24b。 所述从动排出辊轴24a和24b可转动地安装在从动排出辊支架25a和25b上。所述从动排 出辊支架25a和25b固定安装在薄片引导构件33上。排出辊22a、22b和23a、23b沿着A 方向将引导构件中的薄片P夹持并排出至排出盘9上。如图3所示,主动排出辊22a和22b沿轴线方向,中间为实体的,两端是中空的。所 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外周面的两端等间隔地设有多个突起41。所述突起41为楔形, 靠近主动排出辊端面的侧面41a为竖直面,且与排出辊22a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突 起中与所述平面41a相对的平面41b为一斜面,即所述斜面41b法线与垂直于所述排纸辊 轴21轴线方向平面形成一锐角;在所述突起41中与排出辊轴几乎平行的平面41c为一圆弧面;所述突起41中,侧面41d和41e为斜面,即所述平面41d和41e的法线不垂直于所述 的排出辊轴轴线;所述面41a、41b、41d和41e的投影为梯形。所述圆弧面41c与所述斜面 41d和41e之间形成过渡圆弧面41m和41n。当薄片P经排出机构8排出时,由于薄片P被所述排出机构中的排出辊对夹持,薄 片P与所述排出辊对之间避免不了接触。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中,斜面41b法线与 垂直于所述主动排纸辊轴21轴线方向平面形成一锐角,减小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上 的所述突起41对薄片P的损坏;同时圆弧面41m和41n,减小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上 的所述突起41对薄片P的损坏。从动排出辊23a和23b表面为光滑表面,其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主动排出 辊22a和22b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从动排出辊23a和23b分别位于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 22b的几乎正中间上方。当所述排出辊22a与23a,22b和23b分别压力接触时,接触面在主 动排出辊轴线方向长度小于所述主动排出辊22a或22b轴线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突起之间最 靠近端的距离。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由橡胶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橡胶材料摩擦系数比较 大,在相同压力作用下,橡胶材料与薄片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有利于排出薄片。所述主动排 出辊22a和22b外周面两端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突起41,使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的 两端分别形成锯齿状,减小薄片与所述排出辊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大排出薄片的积 载性。从动排出辊23a和23b由耐磨材料POM制成,所述从动排出辊23a和23b表面光 滑摩擦系数比较小,对薄片起引导和排出作用。当薄片P由引导构件33引导至所述排出机构8时,由于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 22b外周面两端呈锯齿状,所述从动排出辊23a和23b分别位于所述主动排出辊22a和22b 的几乎正中间上方。如图4,由于薄片P的刚性,当薄片P由所述排出辊22a、23a、22b、23b 夹持并排出时,薄片P成波纹状。成为波纹状的薄片P由于提高了排出时的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包括引导构件,从动排出辊及从动排出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所述引导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包括引导构件,从动排出辊及从动排出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一端部抵接在所述引导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主动排出辊、 主动排出辊轴和从动排出辊轴,所述从动排出辊设置于所述从动排出辊轴上,所述从动排 出辊轴可转动的支撑在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上,所述主动排出辊设置于所述主动排出辊轴 上,所述主动排出辊与所述从动排出辊过盈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构件上设 置有插槽,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端部呈U形并具有弹性,所述从动排出辊支架的U形端部 与所述弓I导构件上的插槽通过过盈配合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阳云吴连俊夏巨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