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方法及其专用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903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软性磨粒流湍流增强方法,采用了流体冲撞与螺纹结构结合的方式来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所述流体冲撞是使流体分别从两个流道通过,所述两流道交汇于一点,流体通过流道后相撞于交汇点处,两股流体的连续冲撞,加上软性磨粒流里的固体颗粒的往复振荡运动,导致相撞区域的流体强烈混合,在混合的同时,湍流特征得到加强;所述螺纹结构是在流体通过的流道的管壁上加工出螺纹,所述螺纹的螺距较大,在壁面形成周期性的凹壁,以此增强湍流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更易实现磨粒流的湍流状态,实现流体运动的无规则性;约束模块与约束流道配套使用,根据不同工件设计为序列化的模块,降低成本,缩短加工前期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软性磨粒流湍流增强方法及软性 磨粒流加工流道。
技术介绍
如今,制造业快速发展,人们对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零件自由曲面的 精密加工可应用新型气囊抛光技术,现在加工的零件结构复杂化,模具制造中所涉及的沟、 槽、孔、棱柱、棱锥、窄缝等结构化表面增多,对这些表面的精密光整加工技术研究却比较薄 弱。液-固两相软性磨粒流加工是应用软性磨粒流在被加工工件的结构化表面形成湍流流 动,配以约束模块,使被加工表面成为流道壁面的一部分,形成磨粒流道,磨粒流过该通道 时,对壁面的粗糙处进行切削,实现结构化表面的无工具化精密加工。加工流道的底座设计,约束流道和约束模块的设计与安装,软性磨粒流的输出、循 环、回收都是重要部分。固-液两相软性磨粒流加工是以磨粒流的湍流为理论依据,以磨粒 间的相互碰撞及磨粒与壁面间的碰撞为基础,对磨粒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湍流流场中磨 粒对壁面的切削作用,对被加工工件壁面粗糙处进行精密加工。该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光 整加工方法对结构化表面加工的劣势,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复杂工件的表面加工,并且能够 实现自动控制。目前,加工所用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道采用单入口、单出口方式,流体从流道的入 口流入,出口流出,最终回流至磨粒流储存箱。按照软性磨粒流加工的原理,对工件进行加 工的软性磨粒流在磨粒流道内必须形成湍流流动,湍流中,磨粒运动的随机性有利于表面 纹理无序化,直至实现结构化表面无工具镜面级加工。基于前期的实验状况,简单的单输 入、单输出的加工流道存在以下缺点①液压泵的压力或流量较低时,液压泵输出软性磨粒 流的流速不能达到产生湍流时所需的最小速度,导致磨粒流道内的软性磨粒流的运动状态 为层流状态,加工一段时间后,工件表面出现条纹,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效果;②流体在流道 入口的速度达到或超过产生湍流的最小速度,但是由于加工流道较长,在流动过程中能量 损失,湍动能下降,在加工工件的后一部分,磨粒流基本为层流状态,致使工件后部分加工 表面的层流痕迹明显,从而导致整个工件加工表面的加工效果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软性磨粒流产生方法的湍流效果不明显、工件表面加工效果 不均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湍流效果、工件表面加工效果较均勻的能有效增强软性磨 粒流湍流的方法及其专用流道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了流体冲撞方法,所述 软性磨粒流可以建立如下流体控制方程, 连续方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了流体冲撞方法,所述软性磨粒流可以建立如下流体控制方程,连续方程:***(1)动量方程:***控制方程分别采用H、u↓[0]作为长度、速度的特征尺度进行无因次参数化,其中无因次变量分别定义如下:(X,Y)=(x,y)/H,(UV)=(u,v)/u↓[0]式中:V------x,y方向无因次速度变量;X,Y------无因次坐标系p------无因次压力;H------空间高度或特征值v------空气的动力粘度Re------Reynolds数u↓[0]-----进口速度所述流体冲撞是使两股不同运动参数的软性磨粒流从两个入口流道流入,在一圆形区域的交汇点处相撞,其二维流动方程为***(4)式(4)中*,是Reynolds应力;冲撞后软性磨粒流会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得到轴向和径向的无量纲强度,分别定义为G↓[x](ζ)=*/k↓[0]G↓[y](ζ)=*/k↓[0](5)式(5)中,ζ=x/d,是无量纲轴向距离,u↓[x],u↓[y]分别是撞击后向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k↓[0]是每股流体的初始湍动能;径向上的软性磨粒流在流道壁面的约束下,改变流体运动方向,轴向的无量纲强度会强于径向的无量纲强度,软性磨粒流连续冲撞在轴线两侧形成涡对,增强了软性磨粒流湍流;然后是在流道内设置螺纹结构的方法,所述螺纹结构的流道包括凸壁和凹壁,凹壁面和凸壁面基于壁面摩擦力的当地摩擦速度定义为:***(6)式(6)中y=+1为凹壁面,y=-1为凸壁面;另外,一个基于流向压力梯度的全局摩擦速度定义为:u↓[τg]=[-1/RρdP/dθ]↑[1/2](7)整体坐标系下的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在的无量纲化下,凹壁附近的湍流发展的比凸壁处要强;湍流的粘性底层厚度近似公式:δ≈30d/R↓[g]*(8)式(8)中d为流道内径,λ为反映壁面凹凸不平及摩擦力大小的管道摩擦因子;粘性底层厚度小于螺纹凸起部分的高度,粘性底层被破坏,湍流核心的流体冲击在螺纹凸起部分,在流道壁面附近,软性磨粒流流体在螺纹凸起后部出现了回流,产生了旋涡,加剧湍动程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了流体冲撞方法,所述软性磨粒流可以建立如下流体控制方程,连续方程 (1)动量方程 (2) (3)控制方程分别采用H、作为长度、速度的特征尺度进行无因次参数化,其中无因次变量分别定义如下式中 x,y方向无因次速度变量;无因次坐标系无因次压力;空间高度或特征值空气的动力粘度 Reynolds数 进口速度所述流体冲撞是使两股不同运动参数的软性磨粒流从两个入口流道流入,在一圆形区域的交汇点处相撞,其二维流动方程为 (4)式(4)中,是Reynolds应力;冲撞后软性磨粒流会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得到轴向和径向的无量纲强度,分别定义为(5)式(5)中,,是无量纲轴向距离,分别是撞击后向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是每股流体的初始湍动能;径向上的软性磨粒流在流道壁面的约束下,改变流体运动方向,轴向的无量纲强度会强于径向的无量纲强度,软性磨粒流连续冲撞在轴线两侧形成涡对,增强了软性磨粒流湍流;然后是在流道内设置螺纹结构的方法,所述螺纹结构的流道包括凸壁和凹壁,凹壁面和凸壁面基于壁面摩擦力的当地摩擦速度定义为 (6)式(6)中y=+1为凹壁面,y= 1为凸壁面;另外,一个基于流向压力梯度的全局摩擦速度定义为 (7)整体坐标系下的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在的无量纲化下,凹壁附近的湍流发展的比凸壁处要强;湍流的粘性底层厚度近似公式(8)式(8)中d为流道内径,为反映壁面凹凸不平及摩擦力大小的管道摩擦因子;粘性底层厚度小于螺纹凸起部分的高度,粘性底层被破坏,湍流核心的流体冲击在螺纹凸起部分,在流道壁面附近,软性磨粒流流体在螺纹凸起后部出现了回流,产生了旋涡,加剧湍动程度。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06.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08.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10.jpg,dest_path_image012.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14.jpg,dest_path_image016.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18.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20.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mage022.jpg,2010102801951100001dest_path_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时鸣付有志谭大鹏袁巧玲章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