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光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36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光电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主动层、一第一配向膜、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层以及一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以及包围显示区的一框胶区。主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配向膜设置于主动层上,第二配向膜则设置于第二基板面对主动层的一侧。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配向膜以及第二配向膜之间,并包含多个液晶分子,且液晶分子的介电异方性大体上大于等于7或者大体上小于等于负4。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框胶区中。框胶包含一压克力,且压克力的重量百分比大体上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90%。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有效改善碎亮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特别是一种采 用高介电异方性(dielectric anisotropy)液晶分子,而可减少碎亮点产生机率的液晶显 示面板及包含这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电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CD panel)相较于已有的阴极 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由于具有外型轻薄、耗电量少以及低辐射污染,目前已经 跃升成为主流的显示装置。现有技术中将液晶分子填入基板之间的方式包含有真空注入 法以及液晶滴入法(one drop fill, 0DF)等。真空注入法是将两基板相对设置后,以框胶 (通常包含热硬化材质)将两基板的周围密封,接着将框胶硬化后,再经由一预留的开口将 液晶分子以毛细管原理注入由框胶以及两基板之间所形成的腔室中,最后再以封口剂开口 封闭。但以真空吸入法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的方式,框胶内的热硬化材质在加热过程中容 易产生位置偏移的问题,且此方法十分耗时,目前多运用于小尺寸的面板上。近年来发展出一种液晶滴入法,采用具有光硬化特性的物质来作为框胶。此方法 先在其中一基板上形成一长方形密封图案的框胶,接着在框胶尚未硬化前,将液晶分子均 勻地滴入长方形的密封图案内,并立刻与另一基板叠合,然后以紫外光照射密封图案使其 硬化,框胶即可顺利黏合两基板而不会产生位置偏移。由于液晶滴入法所需的时间较短,且 框胶硬化的质量较佳,因此现今厂商多采用液晶滴入法来制作液晶显示面板。然而,相较于真空注入法,上述的液晶滴入法虽然可以大幅缩短液晶注入的时间, 但此方法会使得尚未硬化完全的框胶与液晶分子直接接触,这会使框胶内的物质因极性相 近而溶出至液晶层中,而产生面板周边颜色分布不均的碎亮点(around mura)的问题。请 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中框胶分子溶出至液晶层中 而形成碎亮点的示意图,其中图2为图1中沿着AA’切线的剖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现 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100包含两基板102,104 ;两配向膜106,108设置于两基板102,104 的两内侧;一液晶层112设置在位于两配向膜106,108之间;以及一框胶110设置在两基 板102,104的周围,其中液晶层112内的液晶分子会位于两基板102,104以及框胶110所 形成的空腔中。一般情况下,液晶层112内的液晶分子会由于配向膜106,108的配向功能而呈现 规律性的排列。但如上文所述,于形成框胶110时,框胶110中与液晶分子极性相近的物质, 会因“相似相溶(like dissolves like) ”的原理而溶入液晶层112中,而形成液晶层112 中的杂质114。部份的杂质114会打乱原先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得液晶分子没有办法被电场 正常驱动而产生扭转,因此产生了恒亮或恒暗的碎亮点116,散布在框胶110与液晶层112 的交界处(请参考图1)。这种碎亮点严重时肉眼即可察觉,会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 示质量,也成了目前液晶显示面板亟欲改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于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有效改善现有的碎亮点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主动层、一第一 配向膜、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层以及一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以及一框胶区,其中 框胶区包围显示区。第二基板则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主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含 多个像素区,其中像素区设置于显示区中。第一配向膜设置于主动层上,第二配向膜则设置 于第二基板面对主动层的一侧。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配向膜以及第二配向膜之间,液晶层包 含多个液晶分子,且液晶分子的绝对值介电异方性(dielectric anisotropy)大体上大于 等于7。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基板的框胶区中。液晶层位于框 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形成的腔室中,其中框胶包含一压克力(Acrylics),且压克力的 重量百分比大体上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90%。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主动层、一第 一配向膜、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层以及一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以及一框胶区,其 中框胶区包围显示区。第二基板则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主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含 多个像素区,其中像素区设置于显示区中。第一配向膜设置于主动层上,第二配向膜则设置 于第二基板面对主动层的一侧。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配向膜以及第二配向膜之间,并包含多 个液晶分子。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基板的框胶区中。液晶层 位于框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形成的腔室中,且框胶的极性大体上大于液晶层的极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主动层、一第 一配向膜、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层以及一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以及一框胶区,其 中框胶区包围显示区。第二基板则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主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 含多个像素区,其中像素区设置于显示区中。第一配向膜设置于主动层上,第二配向膜则设 置于第二基板面对主动层的一侧。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配向膜以及第二配向膜之间,液晶层 包含多个液晶分子,且液晶分子的介电异方性大体上小于等于负4。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基板的框胶区中。液晶层位于框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形成 的腔室中,其中框胶包含一压克力,且压克力的重量百分比大体上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 于 90%。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框胶分子溶入至液晶层中而产生 碎亮点的情况,可应用于低驱动电压的液晶显示面板,符合目前环保节能的趋势。附图说明图1与图2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中框胶分子溶出至液晶层中而形成碎亮点的 示意图。图3与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提高压克力比例后,其碎亮点产生的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提高压克力比例后与电压保持率的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不同介电异方性液晶分子与驱动电压的关系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液晶显示面板310 第二配向膜102 基板104 基板312液晶层314框胶316框胶区318显示区320扫描线322数据线324像素区 106,108 配向膜110 框胶112 液晶层114 杂质300液晶显示面板302第一基板304第二基板306主动层325 薄膜晶体管326 光电装置 328 电子元件308 第一配向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 本专利技术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3与图4,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 图,其中图3为图4沿BB’切线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包含 一第一基板302、一第二基板304、一主动层306、一第一配向膜308、一第二配向膜310、一液 晶层312以及一框胶314。第一基板302与第二基板304大体上平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以及一框胶区,其中所述框胶区包围所述显示区;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主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其中所述主动层包含多个像素区,其中所述像素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中;一第一配向膜,设置于所述主动层上;一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主动层的一侧;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以及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其中所述液晶层包含多个液晶分子,且所述液晶分子的绝对值介电异方性大体上大于等于7;以及一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框胶区中,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框胶、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所形成的腔室中,其中所述框胶包含一压克力,且所述压克力的重量百分比大体上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毅豪郑新安林洋巨龚立伟杉浦规生詹孟熙吴俊明萧家鼎黄良莹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