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的消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3877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的消抖方法,能够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消除滑模控制抖颤现象。技术特征在于:1.首先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2.然后采用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耦;3.在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分别设计相应的高阶滑模控制器。采用带有微分器的高阶滑模控制算法,尽管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等因素,设计了一种针对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的优点在于消除了传统滑模的抖颤,并具有传统滑模的控制精度和强鲁棒性,同时控制律不再受系统相关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 消除滑模控制抖颤现象。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紧凑、高功率密度、高气隙磁通和高转矩惯性比等优点, 与绕线式同步电机相比,没有励磁线圈、滑环和电刷,可靠性高、维修简单;在某些技术性能 上优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感应伺服电动机。因此,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它含有角速度与交直轴电流的乘积项,要 得到精确的控制性能必须对其进行解耦,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反馈线性化可将非线性系统 转化为线性系统,这就要求系统的模型精确。然而,电机动态模型中的参数受到温度、湿度、 振动、冲击等环境影响时是变化的,并且所受到的外部扰动也是不确定的。因此,鲁棒控制 就成为提高电机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滑模控制作为一种对内部参数及外部扰动不敏感的强鲁棒性控制,因其结构简 单,一直是研究热点,但该控制技术由于离散控制律存在固有的抖颤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 点,更好的发挥滑模控制的积极作用,很多学者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滑模算法,例如伪滑 模、趋近率、观测器、动态滑模、终态滑模等。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的消抖 方法,结合非线性系统的解耦控制理论,而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于将产生抖颤的离散控制律作用在滑模变量的r阶流行面上, 使非空滑模流行S = {x e X|s = s' = s" = ... = = 0}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这种 方法的特点是从算法本质上消除了传统滑模控制的抖颤现象。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模型 滞摩擦系数,Rs为定子电阻;x= T= T为电机状态变量,《为电机速 度,id为直轴电流,iq为交轴电流;U = t = T为控制输入信号;步骤2设计无抖颤高阶滑模控制模型控制直轴电流的一阶滑模控制模型Wl = -alSgn(Sl)控制电机转速的二阶滑模控制模型w2 = -a2 sgn(i2+| 52 |,/2 sgn(52))其中a” a 2为调节正常数,取值范围0 9999但不为零;Sl =、《 = x2-x2ref, X2ref为直轴电流目标电流值;s2 = h2(x) = Xl-Xlref, XlMf为电机转速的目标转速值;步骤3 对滑模变量Sl其取一阶导数,得 对滑模变量S2连续求二阶导数得 步骤4:将滑模变量J =7’作为一个新的动态系统,空间状态为 且满足条件;步骤5 采用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耦,得到能够消除抖颤影响的电机控制输入信号u = 1 O - Lrfh{x)) = B~x LgLf n{x)其中L表示函数f (x)、g(x)的李导数,A0和B^是原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系数 矩阵,w是系统解耦后新的控制输入信号。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以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 永磁同步电机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种带有微分器的鲁棒高阶滑模控制器,通过反馈线性 化技术对系统进行了解耦。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系统仍然具有 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这是由于高阶滑模控制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具有较高精度决 定的。较以往传统滑模控制,高阶滑模控制消除了抖颤现象,较好的试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 可行性。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消除了传统滑模的抖颤,并具有传统滑模的控制精度和 强鲁棒性,同时控制律不再受系统相关度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高阶滑模控制系统结构框2是传统滑模控制速度仿真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阶滑模控制速度曲线仿真4是传统滑模控制速度实测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阶滑模控制速度实测1中idref是直轴电流参考值、 ref是速度参考值;Sl、S2分别是滑模流行面;Wl、 W2分别是解耦后的控制律;Ul、u2是滑模等效控制;Z。、Zl和z2分别是s2的零阶、一阶和二 阶导数。图2和图3是传统滑模控制与高阶滑模控制的仿真对比图,图4和图5是传统滑 模控制与高阶滑模控制的实测对比图,从这几幅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永磁同步电 动机速度控制中高阶滑模控制可以消除传统滑模控制的抖颤现象。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的消 抖方法,用于同步电动机的速度控制。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线 性模型为 其中,ki(l彡i彡10)是电动机参数系数,x = T = T是电机 的状态变量,U = t = T是控制输入信号。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动态系统,假设所有状态变量都是 可测的,选择滑模变量S作为系统的输出,令直轴电流x2作为被控对象,控制的目的是使其 向平衡点X2ref趋近。因此第一个滑模变量为s, = h, (x) = x2-2 A2ref对其取一阶导数,即= - ^2ref= k4x2 + k5xlx3 + k6u} - x2ref为了使角位置信号Xl = co能够很好地跟踪参考值\%,就要保证其误差在有限时 间内收敛于原点,因此设第二个滑模变量为S2 — h2 (x) — xlref对滑模变量S2连续求二阶导可得友2 =(众1又2 +众2)(众7*^*1 + 众8+ 众) + 众3 + 众1*^3 (众3*^2 + h^ X| X3 ) + 1^2 + + )众 10 “ ^\ref + k}k6X^Ux + {k^X2 + k2)k]0U2现将滑模变量= A]7"看作是一个新的动态系统,则空间状态表达式为ABu0 _AA+B2\B22.u2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应使得滑模变量有限时间内在其滑模流行面上收敛于原点。也 就是说,应满足以下条件S, = {x G X | s, (x,t) = 0}5S2 = e X 丨 (x, t) = s2 (x, t) = 0}由于^受…和 的共同影响,因此该系统的输出是耦合的。这里采用状态反馈线 性化技术对其进行解耦。 考虑到滑模变量Sl的相关度为1,其控制律采用一阶滑模控制Wl = - a 1sgn(s1)其中a工为一正常数,对于电机的角速度控制,由于其相关度为2,故采用二阶滑模 控制律。在这种情况下,仅用调节正常数a 2的取值即可使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w2 = -a2 sgn(i2 + | s2 |1/2 sgn(>2))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DutyMAX95_DSC060300,其主要参数为P = 3,B = 0. 0034N'm*s,R = 3. 3Q ,Ld = 0. 027H,Lq = 0. 0034H, ¥f = 0. 341ffb, J = 0. 00037kg .m2。 电机一相电流的最大值为6. 0A,负载转矩的最大值为6N m,额定转速为3000rpm。由于系 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系统,因此,控制器的设计中有两个参数、和a2,仿真实 验过程中,其值为a工=5,a 2 = 3300。系统的采样频率为8000Hz。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模型其中ki(1≤i≤10)为电动机系数且k1=p(Ld-Lq)/J,k2=pΦf/J,k3=-fv/J,k4=-Rs/Ld,k5=pLq/Ld,k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的消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模型:***其中:k↓[i](1≤i≤10)为电动机系数:且k↓[1]=p(L↓[d]-L↓[q])/J,k↓[2]=pΦ↓[f]/J,k↓[3]=-f↓[v]/J,k↓[4]=-R↓[s]/L↓[d],k↓[5]=pL↓[q]/L↓[d],k↓[6]=1/L↓[d],k↓[7]=-pΦ↓[f]/L↓[q],k↓[8]=-pL↓[d]/L↓[q],k↓[9]=-R↓[s]/L↓[q],k↓B↓[0]↑[-1].[-A↓[0]+w]其中:L表示函数f(x)、g(x)的李导数,A↓[0]和B↓[0]是原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系数矩阵,w是系统解耦后新的控制输入信号。[10]=1/L↓[q];p为电机极对数,L↓[d],L↓[q]分别为直轴电感和交轴电感,Φ↓[f]为磁通,J为转动惯量,f↓[v]为粘滞摩擦系数,R↓[s]为定子电阻;x=[x↓[1],x↓[2],x↓[3]]↑[T]=[ω,i↓[d],i↓[q]]↑[T]为电机状态变量,ω为电机速度,i↓[d]为直轴电流,i↓[q]为交轴电流;u=[u↓[1],u↓[2]]↑[T]=[u↓[d],u↓[q]]↑[T]为控制输入信号;步骤2设计无抖颤高阶滑模控制模型:控制直轴电流的一阶滑模控制模型:w↓[1]=-α↓[1]sgn(s↓[1])控制电机转速的二阶滑模控制模型:w↓[2]=-α↓[2]sgn(*↓[2]+|s↓[2]|↑[1/2]sgn(s↓[2]))其中:α↓[1]、α↓[2]为调节正常数,取值范围0~9999但不为零;s↓[1]=h↓[1](x)=x↓[2]-x↓[2ref],x↓[2ref]为直轴电流目标电流值;s↓[2]=h↓[2](x)=x↓[1]-x↓[1ref],x↓[1ref]为电机转速的目标转速值;步骤3:对滑模变量s↓[1]其取一阶导数,得*↓[1]=*↓[2]-*↓[2ref]=k↓[4]x↓[2]+k↓[5]x↓[1]x↓[3]+k↓[6]u↓[1]-*↓[2ref]对滑模变量s↓[2]连续求二阶导数得*↓[2]=(k↓[1]x↓[2]+k↓[2])(k↓[7]x↓[1]+k↓[8]x↓[1]x↓[2]+k↓[9]x↓[3])+k↓[3][(k↓[1]k↓[2]+k↓[2])x↓[3]+k↓[3]x↓[1]]+k↓[1]x↓[3](k↓[3]x↓[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宜耿刘卫国马瑞卿宋受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