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铭炫专利>正文

快速接管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11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接管模组,包含一支第一管件、一支第二管件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套接处的防漏组件。该第一管件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个第一内壁面凹设的卡槽及一个由端面沿着轴向连通至该卡槽的滑槽,该卡槽具有一个对应该滑槽的引入端部及一个沿着环向位于该引入端部一侧的定位端部,该第二管件具有至少一个凸设在一个第二外壁面的卡块,该卡块沿着该滑槽滑动至该卡槽,并由该引入端部转动至该定位端部。借此,整体结构简单,且组配后稳固性高、定位性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衔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接管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以塑料材质制成的水龙头出水管,具有质轻、节省成本等功效,但是因为流道 弯曲、拔模困难,所以必须将出水管分制成多个组件,再予以组接。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管(TW申请案号第96206744号专利案),包含 一支第一接管1、一支第二接管2及一个具有弹性缺口 301的扣环3。该第一接管1具有一 个凸环101及一个设于该凸环101外侧的套接段102,该第二接管2具有一个供该套接段 102插接的组接段201及一个设于该组接段201内侧的肩面202,该扣环3截面呈C型,还 具有两个分设于内环面两端的扣肋302。当该第一接管1的套接段102插接在该第二接管 2的组接段201中,利用该扣环3设置的弹性缺口 301且具有被迫撑作用,能束套在该第一 接管1与该第二接管2的套接处,且所述扣肋302分别扣设在该凸环101与该肩面202外 侧,而使该第一接管1与该第二接管2达到组接目的。虽然上述的出水管能配合弯曲流道而组接完成,但是仍然具有下列缺失一、多设置了扣环3,会增加组件数目,增加操作工序,增加成本。二、该扣环3被迫撑后,容易因为扩张过度而产生变形,导致影响该第一接管1与 该第二接管2的结合效果。三、该扣环3只能提供该第一接管1与该第二接管2的轴向连结,但是对于环向并 无任何定位功能,因此,该第一接管1与该第二接管2组装后容易产生相对旋转,导致水龙 头的组装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接快速且组接后的结构稳固的快速 接管模组。本技术快速接管模组,包含一支第一管件、一支第二管件及至少一个安装在 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套接处的防漏组件。该第一管件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第一端 部、一个与该第一端部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及一个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且能界 定出一个第一内孔的第一内壁面,该第一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由该第一内壁面凹设的卡槽及 至少一个由该第一内壁面凹设且由该第一端部端面沿着轴向连通至该卡槽的滑槽,该卡槽 具有一个对应该滑槽的引入端部及一个沿着环向位于该引入端部一侧的定位端部。该第二 管件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插设在该第一端部内部的第三端部、一个与该第三端部相反 设置的第四端部、一个由该第三端部延伸至该第四端部且能界定出一个第二内孔的第二内 壁面及一个与该第二内壁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外壁面,该第三端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设在该第 二外壁面的卡块,该卡块沿着该滑槽滑动至该卡槽,并由该引入端部转动至该定位端部。该 防漏组件安装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三端部套接处,且位在该卡槽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该第三端部插接于该第一端部中时,利用该卡块 沿着该滑槽滑动后再沿该卡槽转动,使得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达到组接目的,组配后 稳固性高、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定位性佳,且整体结构简单,能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管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快速接管模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分解示意图,说明一支第一管件与一支第二 管件;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接示意图,说明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组 接;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V-V所取的剖视图;图6类似于图5,说明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相对转动且沿轴向达到组接目的;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说明该快速接管模组适用于水龙头 的出水管装置。图2至图7中10.第一管件;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第一内孔;14.第 一内壁面;15.第一外壁面;16.卡槽;161.引入端部;162.定位端部;17.滑槽;20.第二管 件;21.第三端部;22.第四端部;23.第二内孔;24.第二内壁面;25.第二外壁面;26.卡 块;27.环槽;28.卡槽;281.引入端部;282.定位端部;29.滑槽;30.第三管件;31.第五 端部;32.第六端部;33.第三内孔;34.第三内壁面;35.第三外壁面;36.卡块;37.环槽; 40.防漏组件;100.出水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3及图7所示,本技术快速接管模组的较佳实施例,是以适用于一 个塑料水龙头的出水管装置100作说明,且该出水管装置100包含一支用于引入水的第一 管件10、一支与该第一管件10组接的第二管件20、一支与该第二管件20组接且用于导出 水的第三管件30及多数个分别安装在该第一管件10与该第二管件20套接处、该第二管件 20与该第三管件30套接处的防漏组件40。所述第一管件10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第一端部11、一个与该第一端部11相 反设置的第二端部12、一个由该第一端部11延伸至该第二端部12且能界定出一个第一内 孔13的第一内壁面14及一个与该第一内壁面14相反的第一外壁面15,该第一端部11具 有两个由该第一内壁面14凹设且贯穿至该第一外壁面15的卡槽16及两个由该第一内壁 面14凹设且由该第一端部11端面沿轴向连通至所述卡槽16的滑槽17,所述卡槽16各具 有一个对应所述滑槽17的引入端部161及一个沿着环向位于该引入端部161 —侧的定位 端部162,所述两滑槽17间隔180度。所述第二管件20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插设在该第一端部11内部的第三端部 21、一个与该第三端部21相反设置的第四端部22、一个由该第三端部21延伸至该第四端部 22且能界定出一个第二内孔23的第二内壁面24及一个与该第二内壁面24相背设置的第二外壁面25,该第三端部21具有两个凸设在该第二外壁面25的卡块26及两个设置在该第 三端部21端面与所述卡块26间的环槽27,所述两卡块26间隔180度。该第四端部22具 有两个由该第二内壁面24凹设且贯穿至该第二外壁面25的卡槽28及两个由该第二内壁 面24凹设且由该第四端部22端面沿着轴向连通至所述卡槽28的滑槽29,所述卡槽28各 具有一个对应所述滑槽29的引入端部281及一个沿着环向位于该引入端部281 —侧的定 位端部282,所述两滑槽29间隔180度。图7中显示的第二管件20呈弯曲状,但是为了方 便说明及清楚呈现,图2中的第四端部22是绘制成平直状。所述第三管件30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插设在该第四端部22内部的第五端部 31、一个与该第五端部31相反设置的第六端部32、一个由该第五端部31延伸至该第六端部 32且能界定出一第三内孔33的第三内壁面34及一个与该第三内壁面34相背设置的第三 外壁面35,该第五端部31具有两个凸设在该第三外壁面35的卡块36及两个设置在该第五 端部31端面与所述卡块36间的环槽37,所述两卡块36间隔180度。所述防漏组件40分别套设在所述环槽27、37中,当该第三端部21与该第五端部 31分别对应该第一端部11与该第四端部22,且分别插接在该第一内孔13与该第二内孔23 中时,所述防漏组件40恰安装在该第一端部11与该第三端部21套接处、该第四端部22与 该第五端部31套接处,且位在所述卡槽16、28内侧。当欲组装时,如图3及图4所示,将该第二管件20的卡块26对准于该第一管件10 的滑槽17并沿着轴向套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接管模组,包含一支第一管件、一支第二管件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套接处的防漏组件,该快速接管模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第一端部、一个与该第一端部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及一个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且能界定出一个第一内孔的第一内壁面,该第一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由该第一内壁面凹设的卡槽及至少一个由该第一内壁面凹设且由该第一端部端面沿着轴向连通至该卡槽的滑槽,该卡槽具有一个对应该滑槽的引入端部及一个沿着环向位于该引入端部一侧的定位端部;所述第二管件,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插设在所述第一端部内部的第三端部、一个与该第三端部相反设置的第四端部、一个由该第三端部延伸至该第四端部且能界定出一个第二内孔的第二内壁面及一个与该第二内壁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外壁面,该第三端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设在该第二外壁面的卡块,该卡块沿着所述滑槽滑动至所述卡槽,并由所述引入端部转动至所述定位端部;所述防漏组件,安装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三端部套接处,且位在所述卡槽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炫
申请(专利权)人:林铭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