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及放电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18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壳难以破损的放电灯及放电灯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放电灯包括:玻璃壳(1);形成于玻璃壳(1)的端部的焊锡层(31);以及与焊锡层(31)电导通地覆盖设置于玻璃壳(1)的端部的金属体(32),在金属体(32)的前端侧与玻璃壳(1)之间形成非紧贴层(4)。此时,设非紧贴层(4)的长度为L时,满足L≥1.0mm时较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液晶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的背光光源等的放电灯及放电 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用于液晶电视机等的光源,使用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146351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揭示的外部电极荧光灯、或如日 本专利特开2006-294593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揭示的在玻璃壳(glass bulb)的外面具有与内部电极电连接的供电端子的冷阴极荧光灯。这是因为这 些灯只需在如专利文献2的图10的插口 (socket) 120这样的背光源侧的固定 单元中嵌入外部电极或者供电端子,就能实现机械连接与电连接。以往,在外 部电极或者供电端子中使用由焊锡浸渍等方法形成的焊锡层。但是,焊锡层存在散热效率较低、容易剥落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如日本 专利特开2006-40857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3)或日本专利特开2005-5265 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4)所揭示的、将筒状的金属体与焊锡层形成于玻 璃壳的端部的放电灯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463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29459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4085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5-5265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中揭示的放电灯存在由于受到弯曲应力或 由于掉落会导致玻璃壳破损这样的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壳难以破损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放电灯包括玻璃壳;形成于上述玻璃壳的端 部的焊锡层;以及与上述焊锡层电导通地覆盖设置于上述玻璃壳的端部的金属 体,其特征是,在上述金属体的前端侧与上述玻璃壳之间形成非紧贴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抑制玻璃壳的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单点划线X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用于说明金属端子的一个形成方法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灯和已有例的灯的破损强度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使非紧贴层的长度L变化时的破损强度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IO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图。图12是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灯与以往的放电灯实施破损 强度试验的方法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玻璃壳 ll放电空间 2荧光体层 3金属端子 31焊锡层311 第一焊锡层312 第二焊锡层313 第三焊锡层 32金属体4非紧贴层 51熔融焊锡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放电灯。 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主要部分具有例如由硼硅玻璃等硬质玻璃形成的 玻璃壳1。在该玻璃壳1的内部形成放电空间11,在放电空间11内封入由氖 气Ne和氩气Ar的混合气体形成的稀有气体与水银Hg。另外,在玻璃壳1的内 表面形成例如由RGB的三波长荧光体组成的荧光体层2。在玻璃壳1的两端部形成金属端子3,作为向灯提供电力的供电端子。该 金属端子3具有焊锡层31和金属体32。焊锡层31形成于玻璃壳1的端部。作为该焊锡层31的材料,可以使用在 锡Sn、锡Sn与铟In的合金、锡Sn与铋Bi的合金等中添加了锑Sb、锌Zn、 铝A1等的焊锡。金属体32是将薄的金属板以一部分重叠的形态重叠巻起的两端开口的筒 状金属,与焊锡层31电导通,且覆盖设置于玻璃壳1的端部。作为该金属体 32的材料,使用热膨胀系数接近玻璃壳1的材料时较为理想,例如可以使用与 玻璃壳1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的铁Fe、镍Ni、铜Cu、钴Co、铬Cr的单 体或合金。另外,也可以在金属体32的表面镀铜Cu、锡Sn、锌Zn、银Ag、 金Au、镍Ni等金属。此处,参照图2进一步详细说明金属端子3的结构。图2是用于说明图1 的单点划线X部分的放大图。从图2可知,焊锡层31具有第一焊锡层311、第二焊锡层312以及第三 焊锡层313。第一焊锡层311是与玻璃壳1紧贴,但不与金属体32紧贴的焊锡 层,以0mm<d《0. 07mm左右的厚度形成于玻璃壳1端部的表面。第二焊锡层 312是形成于金属体32的后端侧、即玻璃壳1的端部321侧,与第一焊锡层 311和金属体32紧贴的焊锡层。即,第二焊锡层312是进行第一焊锡层311和金属体32的电连接的部分。另外,第二焊锡层312从金属体32的后端突出 形成。另外,在图2中第一焊锡层311与第二焊锡层312的边界如虚线所示, 但在实际状态中这样的边界是不存在的。第三焊锡层313是与金属体32的外 表面紧贴的焊锡层。通过这些第一焊锡层311及第二焯锡层312,在金属体32的前端侧、即 距离玻璃壳1的端部较远侧的端部322的内表面与第一焊锡层311的外表面之 间形成非紧贴层4。关于该非紧贴层4的尺寸,在设非紧贴层4的管轴方向的 长度为L时,较为理想的是L》1.0mm,更为理想的是L》3. 0咖。另外,"紧 贴"是指部件彼此之间强力结合的状态。即,在部件间有间隙的状态以及仅仅 接触的状态不是紧贴,而是非紧贴。参照图3说明金属端子3的一个形成方法。首先,如图3 (a)所示,将两端已固封的玻璃壳1的一端浸渍在充满熔 融焊锡51的焊锡槽5,紧贴形成如图3 (b)所示的第一焊锡层311。此时,较 为理想的是,将其浸渍在由超声波振子52施加有超声波振荡的熔融焊锡,进 行所谓的超声波焊锡浸渍,提高玻璃壳1与第一焊锡层311的融合度。接下来, 第一焊锡层311固化、即充分干燥后,如图3 (c)所示,在形成有第一焊锡层 311的玻璃壳1部分覆盖设置金属体32。然后,如图3 (d)所示,将能充分确保玻璃壳l与金属体32的固定强度 程度的金属体32部分,例如从后端起到金属体32的2/3左右的部分浸渍在熔 融焊锡51,形成与第一焊锡层311和金属体32紧贴的第二焊锡层312。该工 序也与进行图3 (a)的工序时一样,较为理想的是进行超声波焊锡浸渍,提高 焊锡填充至玻璃壳1与金属体32之间的间隙的填充率。之后,停止超声波振 子52的动作,如图3 (e)所示,将其余的金属体32在处于未进行超声波振荡 状态下的熔融焊锡51中浸渍,在金属体32的整个外表面形成第三焊锡层313。 据此,在玻璃壳1与金属体32的前端侧之间形成非紧贴层4,可以在金属体 32的整个外表面形成焊锡。另外,非紧贴层4的轴向长度L可以根据改变在图 3 (d)的工序中浸渍在熔融焊锡51中的金属体32的长度而变化。最后,将玻 璃壳1从焊锡槽5取出,此时通过将在金属体32的后端侧延伸的尾巴状的焊 锡挤压在底座上等成形,可以形成图3 (f)这样的金属端子3。下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放电灯的实施例的一种规格。玻璃壳1: ER-N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公司制造的玻璃)、内径二2.0mm、 外径R二3. Omm、全长二960ram,放电介质氖气Ne +氩气Ar、水银Hg, 荧光体层2: RGB的三波长荧光体, 金属端子3:形成长度=25誦,焊锡层31: cerasolzer (商标名)(黑田技术制造的焊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灯,包括:玻璃壳;形成于所述玻璃壳的端部的焊锡层;以及与所述焊锡层电导通地覆盖设置于所述玻璃壳的端部的金属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金属体的前端侧与所述玻璃壳之间形成有非紧贴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胜则日野弘喜
申请(专利权)人: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