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的氧化-减粘裂化工艺及其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389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油的氧化-减粘裂化工艺及其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氧化分馏双功能塔,含有所述双功能塔的重油加工系统,以及应用所述双功能塔或所述系统进行重油氧化-减粘裂化的方法。氧化分馏双功能塔包括塔体和设于塔内的水油双功能分布器、塔板、取热盘管和空气蒸汽分布器;塔体上设有沥青原料入口、减粘原料入口、空气分布管入口、塔顶出口、塔底出口、柴油出口、减粘汽油回流入口、减粘柴油回流入口和水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①技术联合,节约设备,减少投资,减少占地;②两套工艺,原料适应性强;③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④两套装置集约为一套装置,节约控制系统,减少人员,降低成本;⑤氧化效果高、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油的氧化-减粘裂化工艺及其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原油资源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如何提高重油的加工技术,增加重 油加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以加工重质原油生产沥青和燃料油的专业 炼油厂来说,根据原油性质和市场需求, 一般需同时建设两套装置,减粘裂化装置 和氧化装置,以满足燃料油和沥青生产的要求。春夏秋季或沥青需求旺季,可以用 氧化装置生产沥青产品;冬季或沥青需求淡季,以及当原油不适合生产沥青时,用 减粘裂化装置生产低粘度燃料油。但两套装置通常是一套运行,同时另一套停工, 装置利用率低,设备比较浪费。氧化法生产沥青是将软化点低、针入度及温度敏感性大、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 减压渣油或软沥青,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其组成发生变化,软化点升高、 针入度及温度敏感性减小,以达到道路沥青规格指标和使用性能要求。氧化法生产 沥青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间歇式氧化釜阶段、连续式氧化釜阶段和氧化塔 阶段。七十年代以来,塔式流程逐渐兴起,目前新建的氧化装置全是塔式流程。减粘裂化实质上是一种轻度热裂化过程,主要目的是以常压重油、减压渣油等 高粘度的油品为原料,生产粘度、闪点符合规格的燃料油,并生产部分轻质油品。 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下行式反应塔减粘工艺、加热炉管式减粘工 艺和上流式反应塔减粘工艺。下行式反应塔减粘工艺、加热炉管式减粘工艺的工艺 特点是采用高温、短反应时间操作,因采用高反应温度,有利于縮合反应,使得结 焦过程加快,但加热炉和反应塔结焦严重,开工周期短,只有1 2个月,此工艺 已被淘汰。上流式反应塔减粘工艺的特点是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 间。由于反应温度比常规减粘工艺低30 4(TC,胶质的縮合反应基本被抑制,与常 规减粘工艺相比,具有改善产品质量和改善装置结焦严重的效果,延长了开工周期, 降低了燃料消耗和装置投资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重油的氧化-减粘裂化工艺及其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氧化分馏双功能塔,同时保护含有所述双功能塔的重油加工系 统,并且保护应用所述双功能塔或所述加工系统进行重油氧化-减粘裂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氧化-分馏双功能塔,它包括中空的塔体和设于塔体腔内的内构 件,内构件包括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l、塔板3-2、取热盘管3-3和空气蒸汽分 布器3-4;所述塔体上设有沥青原料入口 3-5、减粘原料入口 3-6、空气分布管入口 3-7、塔顶出口3-8、塔底出口3-9、柴油出口3-10、减粘汽油回流入口 3-11、减 粘柴油回流入口 3-12和水入口 3-13;所述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设于塔体腔内上部;空气蒸汽分布器3-4和取热盘 管3-3设于塔体腔内下部;取热盘管3-3设于空气蒸汽分布器3-4上方;塔板3-2 设于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和取热盘管3-3之间;所述塔顶出口 3-8设于塔体的顶部;沥青原料入口3-5、空气分布管入口3-7、 减粘汽油回流入口 3-11、减粘柴油回流入口 3-12和水入口 3-13设于塔体的上部; 减粘汽油回流入口 3-11、减粘柴油回流入口 3-12和水入口 3-13均与水油双功能分 布器3-1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沥青原料入口 3-5和空气分布管入口 3-7的位置低于 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l;柴油出口 3-IO设于塔体的中部;减粘原料入口 3-6设于塔 体的下部,且位置高于取热盘管3-3;塔底出口 3-9设于塔体的下部,且位置低于 空气蒸汽分布器3-4。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的塔体上可设有蒸汽入口 3-14,所述蒸汽入口 3-14与 空气蒸汽分布器3-4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中,所述塔板可为多层(两层以上),根据物料的处理 量设计确定, 一般在7-15层,每两个所述塔板间的垂直距离可为1200-1500mm。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中,沥青原料入口 5和减粘原料入口 6在塔体上位于不 同的水平线和不同的垂直线,以免影响塔体的坚固程度。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中,所述塔板具体可为常规浮阀塔板。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中,所述水油双功能分布器的主要功能为使水或减粘 回流油入塔后均匀分布,炼油装置中的常规物料分布器即可。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中,所述空气蒸汽分布器的主要功能为使空气或蒸汽 入塔后均匀分布,炼油装置中的常规物料分布器即可。本专利技术是在氧化装置和减粘裂化装置的基础上,对原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创 新设计成一套装置,同时具有减粘裂化和氧化沥青装置的双功能, 一套装置实现即6可氧化生产沥青,又可以减粘生产燃料油。不仅节约设备投资,节约占地面积,同 时生产方案更加灵活,工艺切换便捷,集约控制,将原有两种装置技术进一步提升。 本专利技术还保护含有所述氧化分馏双功能塔的氧化-减粘裂化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所述氧化-减粘裂化双功能重油加工系统包括加热炉l、减粘反应器2、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柴油汽提塔4、分馏塔顶回流罐5、饱和器6、柴油罐7、尾气水封 罐8、空气压縮机9和压縮机出口缓冲罐10;加热炉l具有原料入口 1-1、燃料入口 l-2和出口 1-3;减粘反应器2具有入 口2-l和出口2-2;柴油汽提塔4具有入口 4-1、柴油出口 4-2和减粘柴油回流出 口 4-3;分馏塔顶回流罐5具有入口 5-1、废气出口 5-2和物料回收出口 5-3;饱和 器6具有水入口 6-1、气体入口 6-2、尾气出口 6-3和污油出口 6-4;柴油罐7具有 补充柴油入口7-l、循环柴油入口 7-2和出口 7-3;尾气水封罐8具有水入口 8-1、 气体入口 8-2和尾气回收出口 8-3;压縮机出口缓冲罐10具有入口 10-1和出口10- 2;加热炉1的出口 1-3连接管道11,管道11分成两支分支管道, 一支分支管道11- 1与减粘反应器2的入口 2-1连接,另一支分支管道11-2与氧化分馏双功能塔 3的沥青原料入口 3-5连接;减粘反应器2的出口 2-2通过管道12与氧化分馏双功 能塔3的减粘原料入口 3-6连接;管道11-l上设有减粘反应器进口阀,管道12上 设有减粘反应器出口阀;管道ll-2上设有氧化流程阀;空气压縮机9通过管道13 与压縮机出口缓冲罐10的入口 10-1连接;管道14 一端与压縮机出口缓冲罐10的 出口 10-2相接,另一端通过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的空气分布管入口 3-7与空气蒸 汽分布器3-4连接;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连接管道15,管道15通过水入口 3-13 伸出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的塔顶出口 3-8连接管道16,管道 16分成两支分支管道, 一支分支管道16-1与分馏塔顶回流罐5的入口 5-1连接, 另一支分支管道16-2与饱和器6的气体入口 6-2连接;分馏塔顶回流罐5的物料 回收出口 5-3连接管道17,管道17分成两支分支管道, 一支分支管道17-1外接, 另一支分支管道17-2通过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的减粘汽油回流入口 3-11与氧化分 馏双功能塔3的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连接;氧化分馏双功能塔3的柴油出口 3-10 通过管道18与柴油气提塔4的入口 4-1连接;柴油汽气提塔4的减粘柴油回流出 口 4-3连接管道19,管道19通过氧化分馏双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氧化分馏双功能塔,它包括中空的塔体和设于塔体腔内的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塔板(3-2)、取热盘管(3-3)和空气蒸汽分布器(3-4); 所述塔体上设有沥青原料入口(3-5)、减粘原料入口(3-6)、空气分布管入口(3-7)、塔顶 出口(3-8)、塔底出口(3-9)、柴油出口(3-10)、减粘汽油回流入口(3-11)、减粘柴油回流入口(3-12)和水入口(3-13); 所述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设于塔体腔内上部;空气蒸汽分布器(3-4)和取热盘管(3-3)设 于塔体腔内下部;取热盘管(3-3)设于空气蒸汽分布器(3-4)上方;塔板(3-2)设于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和取热盘管(3-3)之间; 塔顶出口(3-8)设于塔体的顶部;沥青原料入口(3-5)、空气分布管入口(3-7)、减粘汽油回 流入口(3-11)、减粘柴油回流入口(3-12)和水入口(3-13)设于塔体的上部;减粘汽油回流入口(3-11)、减粘柴油回流入口(3-12)和水入口(3-13)均与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沥青原料入口(3-5)和空气分布管入口(3-7)的位置低于水油双功能分布器(3-1);柴油出口(3-10)设于塔体的中部;减粘原料入口(3-6)设于塔体的下部,且位置高于取热盘管(3-3);塔底出口(3-9)设于塔体的下部,且位置低于空气蒸汽分布器(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庆朱天升惠益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