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67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液,在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其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区域上形成相互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液点,接着通过使该墨液点其相邻部分彼此结合,来形成在整个所述区域范围内连续的墨液层,此后通过使该墨液层固化来形成所述光吸收带(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缘照明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和其所用的导光体,具体来说,涉及谋求与主光源相向的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沿着该光入射端面可作为筋状的亮线和/或暗线观察的亮度分布不均匀减小的面光源装置和其所专用的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适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照明。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作便携式笔记本PC等的监视器或用作液晶电视、带有视频播放的液晶电视等的显示部,此外可在其他种种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基本上可由背光照明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所构成。作为背光照明部来说,从液晶显示装置紧凑化的观点出发,往往使用边缘照明方式。以往,作为边缘照明方式的背光照明广泛使用的是将矩形板状的导光体其中至少一个端面用作光入射端面,沿着该光入射端面配置直管形荧光灯等线状或棒状的主光源,将该主光源所发出光从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导入至导光体内部,从该导光体的2个主面其中之一即光出射面出射这种背光照明。这种背光照明,由于主光源发出经过导光体出射的光的传输方式,发光面的亮度分布往往有不均匀发生(亮度均匀度低)。作为该亮度均匀度低的一种方式,可例举接近主光源的区域其亮度比其他区域高的情形。作为防止这种亮度均匀度低的方法,例如日本实公昭40—26083号公报(专利文献1)、实公昭60—60788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实开昭62—15442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披露了配置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接近主光源的位置上具有光吸收性的薄膜或抑制透光用的光线调整膜这种方法。该方法作为导光体光出射面在接近主光源的区域所出射光的强度比在远离主光源的区域所出射光的强度大这种对策,是设法只限制与主光源距离小的光出射面区域的光出射这种方法。但近年来随着导光体的薄型化进展(例如2 3mm左右),作为上述亮度均匀度低的特殊方式,往往对应于与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接近(例如2mm左右)的光出射面位置可观察到与光入射端面平行的比周围明亮的筋状明亮部(亮线)。釆用上述专利文献1 3这种方法防止这种亮线造成亮度均匀度降低的话,由于所形成的光吸收膜等其宽度较大,因此产生不仅亮线而且其周围总体亮度都有所下降、或容易发生暗线这种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用于防止这种亮线造成亮度均匀度降低的方法,闩本特开平9一19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4)提出了在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与光出射面及其相反侧背面的边界所形成的边缘附加墨液等遮光材这种方法。而且,随着如上所述亮线的发生,相邻亮线间往往可观察到与光入射端面平行的比周围暗的筋状的暗部(暗线)。日本特开平8—227074号公报(专利文献5),作为防止这种暗线发生的方法披露了所形成的光吸收层具有光吸收率随着远离光入射端面而慢慢降低的光吸收图案这种方法。专利文献1: Fl本实公昭40—260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0_6078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2—15442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19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227074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4的方法是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边缘附加遮光性材料的方法,由于该遮光性材料其中一部分也加到光入射端面上,所以该光入射端面的入射光其中一部分被遮住,从主光源入射到导光体的光量就减少这一部分,总体亮度容易降低,同时边缘附近的入射光当中还遮住没有遮光性材料便导光的光,因此存在显示区域容易发生暗线这种问题。而且,这种方法由于形成宽度非常窄的遮光性材料,因此对于亮线发生的抑制效果无法说很充分。而且,这种方法其问题在于,在将遮光性材料附加于边缘的实践中非常难以实现,在所希望的位置形成遮光性材料也很困难,而且边缘所附加的遮光性材料容易脱落等。此外,上述专利文献5的方法中,釆用点状图样等图案作为光吸收图案,但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局部对光不吸收的区域,该区域的遮光不够充分,因此存在会观察到亮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液,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其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上形成相互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液点,接着通过使该墨液点其相邻部分彼此结合,来形成在整个所述区域范围内连续的墨液层,此后通过使该墨液层固化来形成所述光吸收带。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利用所述整平时间控制所述墨液层的墨液点的结合状态。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通过控制所述墨液点的结合状态来控制所述光吸收带的表面状态。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墨液是黑色的紫外线固化型墨液,为了使所述墨液层固化进行紫外线照射。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对导光体材料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来形成所述光入射端面,此后形成所述光吸收带。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区域其靠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位置,设定为所述墨液层到达通过所述切削加工向所述光出射面方向突出所形成的突出部为止。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墨液是包含(甲基(乂夕))丙烯酸酯单体和/或有机溶剂的紫外线固化型墨液。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有机溶剂其数平均分子量为100或以上。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而且/或者在所述墨液中含有0.5 10重量%。本专利技术一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是沸点为60。C或以上的溶剂,而且/或者包含甲基乙基甲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乙酸甲基纤维素、以及甲基丙烯酸其中至少一种。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用墨液喷涂法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上形成墨液点,接着使墨液点整平并虚拟地使墨液点的尺寸加大,用墨液填补未涂布墨液的部分来形成连续的墨液层,此后使墨液层固化,来形成光吸收带,因此能够根据墨液的粘性程度设定所需的整平时间,来控制墨液层中墨液点的结合状态,从而很容易控制光吸收带的表面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面光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将导光体与主光源一起示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例导光体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例导光体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5示出的是光偏转元件进行光偏转的情况。图6是将光扩散元件与主光源一起示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面光源装置形成为背光照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图8是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图9是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图IO示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图11示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图12A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2B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3A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3B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4A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4B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4C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4D是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图15是导光体的局部剖面图。图16是导光体的边缘部分的放大图。图17是导光体的边缘部分的放大图。图18是导光体的边缘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面光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包含下列构成将至少一侧端面作为光入射端面31,将与其大致正交的一个表面作为光出射面33的导光体3;与该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31相向配置,由光源反射器2覆盖的线状的主光源1;配置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上的光偏转元件4;与其相向配置于光偏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液,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其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上形成相互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液点,接着通过使该墨液点其相邻部分彼此结合,来形成在整个所述区域范围内连续的墨液层,此后通过使该墨液层固化来形成所述光吸收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友义村山义明野崎义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