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式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8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封口式弹片,它包括一体相连的固定段、弹性段、接触段及封闭段,其中弹性段是从固定段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其具有位于与固定段相接一端的第一弯折部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弯折部。接触段是自弹性段的第二弯折部沿平行于固定段的方向延伸形成,封闭段是自该接触段的第二端缘向下弯曲延伸形成,该封闭段与弹性段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借由此设计,可避免产品包装时包装袋或防尘套被勾挂的状况发生,且借由封闭段遮蔽接触段与弹性段之间的空间,克服现有弹片在运输及储放时相互纠结难解、不利于自动化作业的困扰。(*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封口式弹片,尤其指一种作为电子产品装配辅助元件提供接地及电磁防护作用并具弹性调节效果的封口式弹片。
技术介绍
电子产业常用的作为装配辅助元件提供弹性调节的弹片一般是以铜材弯折制成,然后通过表面粘着技术(SMT)装配到电路板上,借由铜材弹片弯折后所具有的弹性,在装配或其它组件与电路板连接时,提供接地或电磁防护的通路以及缓冲和弹性调节作用。如图1的所示,一种现有弹片3呈S构形,包含位于下方的固定段31、中间弯曲的弹性段32及上方的接触段33。其中,固定段31为长方形平面板片,其是与电路板相焊接而固定在电路板上,弹性段32是由固定段31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呈S形延伸,并自其上端水平延伸形成一接触段33,该接触段33呈长方形平面板片构形,可供自动化机械的吸嘴吸附,从而将弹片3移动至预定的焊接位置以借由表面粘着技术将弹片3固定至电路板,且在弹片3固定于电路板后,通过该接触段33与其它组件接触,而达到接地、电磁防护以及弹性缓冲的目的。然而,上述现有弹片3呈S构形,其上方的接触段33与弹性段32之间形成一个开放空间35,且接触段33的末端形成一完全无遮蔽的自由端34,同样,其下方的固定段31与弹性段32之间亦形成一开放空间36。由于在运输及储放时,通常是将许多弹片3共同放置于同一包装袋中,由于挤压或振动,各弹片3常因彼此的开放空间35、36相互交错卡制而形成纠结难解的情形,在一般自动化机械多以震荡方式自动分离、定位及输送元件的状况下,这种元件纠结难解情形难以很好地配合表面粘着技术的自动化作业需要。另外,设置有弹片3的电路板加工或装配完毕出厂时,通常要逐个装入包装袋或者防尘套中。由于弹片3的接触段33具有完全无遮蔽的悬空的自由端34,因此在电路板装入包装袋或者防尘套的过程,或者从包装袋或防尘套取出过程中,柔性面料材质制作的包装袋或防尘套极易勾挂在弹片3的自由端34上,造成包装袋或防尘套破损,而弹片3也常常因此被包装袋或防尘套过度拉扯而造成严重变形、歪斜甚至倾覆,从而丧失原有的接地、电磁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不当勾挂,防止拉扯变形并减少纠结卡制而便于自动化机械震荡分离的封口式弹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封口式弹片,其包括一体相连的固定段、弹性段、接触段及封闭段,其中固定段是用以固定连接至电路板,弹性段是从固定段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其包含位于与固定段相接一端的第一弯折部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弯折部。接触段是从弹性段的第二弯折部沿平行于固定段的方向延伸形成,该接触段具有与该第二弯折部相接的第一端缘及位于相对另一侧的第二端缘。封闭段是从该接触段的第二端缘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其包含与该第二端缘相接的弯曲部,其中,所述封闭段与弹性段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本技术所提供的封口式弹片,其中所述接触段具有位于第一、二端缘之间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所述弹性段的第二弯折部自接触段的第一端缘向下尺寸渐减,形成靠向第一侧边的缩颈构形;而所述封闭段的弯曲部亦自接触段的第二端缘向下尺寸渐减,形成靠向第二侧边的缩颈构形。本技术所提供的封口式弹片,其中所述封闭段进一步延伸并沿平行于固定段的方向弯折,形成与所述固定段共平面的第二固定段。本技术所提供的封口式弹片,还可以在所述弹性段上冲设一长方形开口,而封闭段的弯曲部从接触段的第二端缘向下尺寸渐减,形成靠向中间的缩颈构形并从弹性段的长方形开口中穿过,从而使封闭段与弹性段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本技术封口式弹片与现有弹片结构相比,借由封闭段与弹性段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的设计,消除了现有弹片结构中接触段上完全无遮蔽的悬空的自由端造成的技术隐患,避免包装袋或防尘套被勾挂的状况发生,且借由封闭段遮蔽接触段与弹性段之间的开放空间,克服现有弹片中因开放空间的存在而导致弹片运输及储放时相互纠结难解、不利于自动化作业的难题。而且,藉由封闭段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二固定段的设计,有效增加弹片之弹性及机械强度,增强其抗变形、抗倾倒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弹片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封口式弹片的主视图。图4是图2所示封口式弹片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封口式弹片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封口式弹片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封口式弹片1包括一体相连的固定段11、弹性段12、接触段13及封闭段14,其中固定段11为长方形平面板片构形,可通过表面粘着技术固定连接至电路板,弹性段12是自固定段11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其包含位于与固定段相接一端的第一弯折部121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弯折部122。接触段13是从弹性段12的第二弯折部122沿平行于固定段11的方向延伸形成,其亦为长方形平面板片构形,该接触段13具有与该第二弯折部122相接的第一端缘131及位于相对另一侧的第二端缘132,以及位于该第一、二端缘131、132之间的第一侧边133及第二侧边134。封闭段14是从该接触段13的第二端缘132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其包含与该第二端缘132相接的弯曲部141,且封闭段14进一步延伸并沿平行于固定段11的方向弯折,形成与所述固定段11共平面的第二固定段142,该第二固定段142亦通过表面粘着技术连接至电路板,借此可使弹片1具有更佳的弹性及机械强度,增强其抗变形、抗倾倒能力。如图3所示,上述封闭段14与弹性段12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从而使接触段13与弹性段12之间的空间由现有技术的开放式转变为封闭式,消除了现有结构中接触段13末端完全无遮蔽的悬空的自由端造成的技术隐患,避免包装袋或防尘套被勾挂的状况发生。而且,借由封闭段14遮蔽接触段13与弹性段12之间的空间,克服现有弹片中因开放空间的存在而导致弹片运输及储放时相互纠结难解、不利于自动化作业的困扰。另外,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封口式弹片1,其弹性段12的第二弯折部122自接触段13的第一端缘131向下尺寸渐减,形成靠向第一侧边133的一种缩颈构形;而封闭段14的弯曲部141亦自接触段13的第二端缘132向下尺寸渐减,形成靠向第二侧边134的一种缩颈构形。如此,在弹性段12与封闭段14之间形成将二者隔离的足够大的间隙,在接触段13与周边其它组件抵接受到压力时,该弹片1有足够的空间发生弹性变形,而不会出现弹性段12与封闭段14因空间位置交错而相互卡制,导致弹片1不能动弹的情形。图5及图6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封口式弹片1’亦具有固定段11’、弹性段12’、接触段13’及封闭段14’等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一弯折部121’与第二弯折部122’之间,该弹性段12’进一步弯折形成一第三弯折部123’。相应地,封闭段14’亦对应形成有第二弯曲部143’,从而该封口式弹片1’的封闭段14’与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口式弹片,包括固定段、弹性段及接触段,其中固定段是用以固接至电路板,弹性段是从所述固定段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其包含位于与固定段相连一端的第一弯折部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弯折部,而接触段是从所述弹性段的第二弯折部沿平行于固定段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接触段具有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连的第一端缘及位于相对另一侧的第二端缘;其特征在于:该封口式弹片还包括封闭段,所述封闭段是从所述接触段的第二端缘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其包含与所述第二端缘相连的弯曲部,且所述封闭段与所述弹性段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交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旭盈
申请(专利权)人:嘉得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