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立治专利>正文

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59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它包括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和由检测电路、无触点开关电路构成的断路保护电路。由光、电转换元件构成的检测电路,其输入回路并接在主触头的两端,输出回路连接在开关电路上。开关电路是由三个形成联锁控制的可控硅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断路保护电路结构简单、保护动作可靠。(*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交流接触器。已有的交流接触器通常只能作配电系统的接通与分断控制,当自身触点接触不良出现断路故障时,不但会影响配电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会导致烧毁设备的事故发生。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95231648.X的具有电机双重断相过载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它是在原交流接触器的主端子和外接延续端子之间串联由分流体和电流继电器构成的过载断相保护节。其保护电路采用有触点的电流继电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它还包括由检测电路和无触点开关电路构成的断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是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接构成的输入回路和由光敏电阻构成的输出回路组成。其输入回路并接在主触头的两端,输出回路的一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6与开关电路的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接,形成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开关电路是由三个形成联锁控制的可控硅构成,其中可控硅SCR1与励磁线圈串接形成电通路,该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C、N相连接,电阻R4与可控硅SCR2串接构成可控硅SCR1的控制回路,该回路的一端连接在励磁线圈与可控硅SCR1之间的连接点上,另一端与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5连接在电阻R4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之间,构成可控硅SCR2的控制回路,在可控硅SCR2控制极与接线端子N之间接有用于短接可控硅SCR2控制极信号的可控硅SCR3。由依次串接的可控硅SCR4、光敏电阻R和电阻R6构成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其一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接,可控硅SCR4的控制极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由NE555时基集成电路构成的延时电路,其工作电源是由绕制在励磁线圈外部的绕组及整流、滤波电路组成。交流接触器励磁线圈通电后,其绕组上有感应电流产生,经整流、滤波后为NE555时基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并接在主触头两端,或者并接在由主触头、熔断器和有触点的开关元件串接构成的电路上。这种连接方式不但能对主触头进行检测,还能对与主触头相串接的其他元件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电路是由于簧管开关或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与限流电阻R3、发光二极管V3串接构成的输入回路和由光敏电阻构成的输出回路组成,用于控制干簧管开关通断的磁铁连接在衔铁上,若励磁线圈通入电流,衔铁吸合,带动磁铁移动靠近干簧管开关,使其闭合,输入回路接通。若励磁线圈没有电流时衔铁打开,带动磁铁移动离开干簧管开关,干簧管开关断开,输入回路断开。也可以利用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实现对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通断的控制。本技术的特点是1、交流接触器本身具有断路保护功能,使用时不会因交流接触器主触头接触不良造成缺相而损坏配电设备,提高了接触器的可靠性。2、采用无触点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故障点少,保护动作可靠。3、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它可以直接安装在交流接触器内而不需改交接触器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在使用状态时的电路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交流接触器包括由励磁线圈、铁心构成的电磁系统、由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构成的触头系统以及由检测电路和无触点开关电路构成的保护电路。交流接触器的其它辅助部分与已有接触器相同。由电阻R3、发光二极管V3和光敏电阻R构成的检测电路,其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V3串接后并接在主触头的两端,构成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光敏电阻R构成检测电路的输出回路。无触点开关电路是由三个形成联锁控制的可控硅组成。可控硅SCR1与励磁线圈串接构成电通路,该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C、N相连接。电阻R4与可控硅SCR2串接,构成可控硅SCR1的控制回路,其回路的一端即电阻R4的一端连接在励磁线圈与可控硅SCR1之间的连接点上,回路的另一端即可控硅SCR2的一端连接在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上。由电阻R4、R5连接构成可控硅SCR2的控制回路,其电阻R5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4与可控硅SCR2之间的连接点上,其另一端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接。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接。可控硅SCR3的一端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另一端与接线端子N相连。由依次串接的可控硅SCR4、光敏电阻R、电阻R6构成的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其一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另一端与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可控硅SCR4的控制极与延时电路相连接,延时电路由NE555集成电路、电阻R7、电容C2、电阻R8连接构成,延时电路的工作电源是由绕制在励磁线圈外部的绕组和整流二极管V4和滤波电容C1组成。它为555集成电路提供6伏工作电源。如图2所示,交流接触器的检测电路是由干簧管开关K、限流电阻R5、发光二极管V5和光敏电阻R组成。干簧管开关、限流电阻R3、发光二极管V3串接构成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由开关QF、熔断器FV、接触器主触头KM串接构成的三相主回路上分别并接有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即实现对主回路的缺相检测。输入回路上设置干簧管开关,能够避免主触头断开后三相电源经输入回路进入电动机。用于控制干簧管开关的磁铁固定在衔铁上。电动机的控制电路是由操作按钮SB1、SB2、接触器线圈和无触点开关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与电源接通后,可控硅SCR1、SCR2导通,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工作。此时,检测电路的干簧管开关在磁铁的作用下闭合,由于主触头短接了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该回路无电流,其输出回路的阻值很大,可控硅SCR3不导通。为了防止因主回路上的触头不能同步闭合而使检测电路有输出,延时电路将延迟接通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使可控硅SCR3不会因主回路上的触头不能同步闭合而导通。如果主回路中任一触点接触不良而缺相时,以A相为例,此时A相电流改经检测电路的输入回路进入电动机,输入回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敏电阻阻值急骤下降,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接通,可控硅SCR3导通,短接了可控硅SCR2的控制信号,可控硅SCR2关断,可控硅SCR1也随之关断。此时交流接触器励磁线圈经电阻R4、R5、可控硅SCR3形成回路,由于电阻R5的阻值较大,励磁线圈不能保持吸合而释放,主触头打开,切断电动机电源,保护电动机不在缺相状态下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检测电路和无触点开关电路构成的断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是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接构成的输入回路和由光敏电阻构成的输出回路组成,其输入回路并接在主触头的两端,输出回路的一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6]与开关电路的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接,形成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开关电路是由三个形成联锁控制的可控硅构成,其中可控硅SCR↓[1]与励磁线圈串接形成电通路,该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C、N相连接,电阻R↓[4]与可控硅SCR↓[2]串接构成可控硅SCR↓[1]的控制回路,该回路的一端连接在励磁线圈与可控硅SCR↓[1]之间的连接点上,另一端与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5]连接在电阻R4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之间,构成可控硅SCR↓[2]的控制回路,在可控硅SCR↓[2]控制极与接线端子N之间接有用于短接可控硅SCR↓[2]控制极信号的可控硅SCR↓[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触点式断路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检测电路和无触点开关电路构成的断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是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接构成的输入回路和由光敏电阻构成的输出回路组成,其输入回路并接在主触头的两端,输出回路的一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5与开关电路的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接,形成可控硅SCR3的控制回路;开关电路是由三个形成联锁控制的可控硅构成,其中可控硅SCR1与励磁线圈串接形成电通路,该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C、N相连接,电阻R4与可控硅SCR2串接构成可控硅SCR1的控制回路,该回路的一端连接在励磁线圈与可控硅SCR1之间的连接点上,另一端与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5连接在电阻R4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之间,构成可控硅SCR2的控制回路,在可控硅SCR2控制极与接线端子N之间接有用于短接可控硅SCR2控制极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治徐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立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