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36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结构,包括一绝缘壳体、一连接座体、一导电弹片、一内导电环、一外导电环,该连接座体组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具有一凸柱部及一下凹槽,该凸柱部由该连接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出,该凸柱部具有一凸柱孔,该下凹槽凹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该导电弹片设置于该凸柱部的凸柱孔中,该内导电环环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柱面上,该外导电环卡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下凹槽中。该插座结构,可以使得外导电环不会产生晃动,从而提高了插头结构与插座结构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插座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类型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构件即电连接器(electrical connector)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如何让电连接器的结构稳定可靠, 让电连接器的插头结构(plug)与插座结构(socket)彼此在插接时能有稳定可靠的 电性连接,这一点为业界所欲解决的共同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的一种电连接器的插座结构,该插座结构包括一绝缘壳体及一连接 座体,该连接座体设置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向上设有凸柱部,该凸 柱部中设置有一导电弹片, 一内导电环环设于该凸柱部的一柱面上,而一外导电 环则设置于绝缘壳体的一内壁上。然后电连接器的插头结构由绝缘壳体上方插接 至绝缘壳体中,该插头结构的连接端子与插座结构的导电弹片、内导电环、外导 电环相接触而形成电性连接。现有技术的这种插座结构存在着如下弊端由于外导电环与绝缘壳体之间存 在间隙,而绝缘壳体或是连接座体上并无卡固结构来固定外导电环,因此外导电 环会在该间隙间晃动而使得外导电环与插头结构的连接端子之间无法稳定地保持 接触,从而影响插头结构与插座结构之间的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插座结构,使得外导 电环不会产生晃动而影响插头结构与插座结构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座结构,包括 一绝缘壳体;一连接座体,其组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具有一凸柱部及一下凹槽,该凸柱部由该连接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出,该凸柱部具有一凸柱孔,该下凹槽凹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一导电弹片,其设置于该凸柱部的凸柱孔中;一内导电环,其环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柱面上;以及一外导电环,其卡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下凹槽中。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簧,该弹簧组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并环绕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活动护盖,该活动护盖组设于该弹簧上。 所述的绝缘壳体设有一上凹槽,该上凹槽凹设于该绝缘壳体的内壁上,该外导电环的上部卡入该上凹槽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座结构,包括 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上凹槽,该上凹槽凹设于该绝缘壳体的内壁上; 一连接座体,其组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具有一凸柱部,该凸柱部由该连接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出,该凸柱部具有一凸柱孔; 一导电弹片,其设置于该凸柱部的凸柱孔中; 一内导电环,其环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柱面上;以及 一外导电环,其卡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上凹槽中。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簧,该弹簧组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并环绕于该连 接座体的凸柱部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活动护盖,该活动护盖组设于该弹簧上。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再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座结构,包括: 一绝缘壳体;一连接座体,其组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具有一凸柱部,该凸 柱部由该连接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出,该凸柱部具有一凸柱孔; 一导电弹片,其设置于该凸柱部的凸柱孔中;以及 一内导电环,其环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一柱面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簧,该弹簧组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并环绕于该连 接座体的凸柱部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活动护盖,该活动护盖组设于该弹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连接座体的上端设有环形下凹槽和 /或在绝缘壳体的内壁设有环形上凹槽,使得外导电环的上部和/或下部能被卡置在 上凹槽和/或下凹槽中,这样,外导电环就不易在绝缘壳体中晃动,使电连接器的 插头结构的连接端子可与外导电环稳定地保持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插头结构与 插座结构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 种插座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0插座结构;11绝缘壳体;111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112绝 缘壳体的开口; 113绝缘壳体的上凹槽;12连接座体121连接座体的凸柱 部;122连接座体的下凹槽;123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凸柱孔;13导电弹片; 14内导电环;15外导电环;16弹簧;17活动护盖;20插头结构;21插 头结构的第一连接端子;22插头结构的第二连接端子;23插头结构的第三连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插座结构,该插座结构10包括一绝缘壳体11、 一连接座体12、 一导电弹片13、 一内导电环14、 一外导电环15、 一弹簧16及一活动护盖17。该绝缘壳体ll为绝缘材质(如塑胶等)所制成,其外形大致呈现为一阶梯 圆柱状,该绝缘壳体ll具有一容置空间111,该绝缘壳体11上端设有一与容置 空间lll连通的开口 112,而电连接器的插头结构可由该开口 112处伸入而插接 至该连接座体12上。该连接座体1 2的材质也为绝缘材料,其外形大致为一圆盘,该连接座体12 组设于该绝缘壳体11的下端,该连接座体12具有一凸柱部121及一下凹槽122。 该凸柱部121为一圆柱体,其由连接座体12上端的中心处向上延伸出,而该凸柱 部121的中心则具有一凸柱孔123,该凸柱孔123贯通凸柱部121的上下两端。该下凹槽122为一环状凹槽,其凹设于该连接座体12的上端。该导电弹片13为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所一体成型制成,其设置于该凸 柱部121的凸柱孔123中。该导电弹片13为U型形状,且其下部延伸出该连接 座体12外。该内导电环14及外导电环15也为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所制成的,内导电环 14环设于该连接座体12的凸柱部121的柱面上,而外导电环15的下部卡设于该 连接座体12的下凹槽122中。该弹簧16组设于该连接座体12的上端,并且环绕该连接座体12的凸柱部 121外。该活动护盖17为一中空状的圆盘,该活动护盖17组设于该弹簧16上,是 通过绝缘壳体11扣压在弹簧16上,在外力或弹簧1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沿 连接座体1 2的凸柱部121上下滑移。本技术的插座结构IO主要适用于小功率的电器产品,例如电热水壶、 电锅等小家电以及照明装置,但不限定于这些范围使用,3C产品以及太阳能产品 也可以应用。使用过程,请参阅图4所示,当一电连接器的插头结构20由插座结 构10的绝缘壳体11上方插接至绝缘壳体11内时,该插头结构20的第一连接端子21、第二连接端子22及第三连接端子23会分别与插座结构10的导电弹片13、 内导电环14及外导电环15接触而形成电性连接。由于该外导电环15下部卡置于该连接座体12的下凹槽122中,因此外导电 环15不易在绝缘壳体11中晃动,所以插头结构20的第三连接端子23可与外导 电环15稳定地保持接触,确保插头结构20与插座结构IO有良好的电性连接的可 靠性,不会有忽然断电的情况发生。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插座结构10与 上一实施例即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绝缘壳体11还具有一上凹槽113, 该上凹槽113是凹设于该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壳体; 一连接座体,其组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下端,该连接座体具有一凸柱部及一下凹槽,该凸柱部由该连接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出,该凸柱部具有一凸柱孔,该下凹槽凹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上端; 一导电弹片 ,其设置于该凸柱部的凸柱孔中; 一内导电环,其环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凸柱部的柱面上;以及 一外导电环,其卡设于该连接座体的下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士维薛嘉雄陈炽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