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电线接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18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套。它主要是套体的中部至底端间的有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且该两翼片的外缘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内缘则与套体的中心线在一平面上,又在两翼片间的套体表面上等距地排列许多方块状突点。从而,便于手部握持及施力转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套。目前,一般的电气设备在装配时,若需要将两条电线相互交接,通常会在接头处旋以一接头套,使接头固定并达到绝缘效果,习知的接头套,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系设有一圆管状套体1,在套体1表面设有以直条状的凹陷部11,使套体1由其底部开口套合在电线接头后将其旋动,而固定在接头处,由于套体1仅系借凹隙度11使手部较易于握持,无法确实达到止滑效果,操作上较为麻烦且降低工作效率。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电线接头套,它是在套体的中部至底端表面上伸出对称的两翼片及突点,以便于手部握持及施力旋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电线接头套主要系设有一圆管状套体,又在该套体的上段表面设有直线状凹槽,其特征是套体的中部至其底端间的表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且该两翼片的外缘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内缘则与套体的中心线在一平面上,又在两翼片间的套体表面上等距地排列许多方块状突点。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翼片及突点利用手部施力,可使电线接头套合迅速、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习知接头套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分解图;图中1.套体 11.凹陷部 2.套体 21.凹槽 22、23翼片 24.突点31、32.电线 311、321.裸线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主要设有一圆管状体2,在套体2的上段表面设有以直线状凹槽21,套体2的中部至其底端间的表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22、23,并使两翼片22、23的外缘(侧)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22、23的内缘(侧)与套体2的中心线呈一平面状(在一平面上),两翼片22、23间的套体表面则以适当等距设有多数排列的方块状突点24,使套体2在套置电线接头时,翼片22、23与突点24可利于手部的握持及扳动,将套体旋合在电线接头。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使用时,系将两交接的电线31、32的裸线311、321相互交织缠绕,再将套体2由其底端开口套合在裸线311、321形成的接头,并由手部将套体2予以转动使其固定,以防止接头脱落并达到绝缘作用,由于套体2系设有对称的翼片22、23及表面突点24,操作者的手部可利于握持而不会滑脱、且因翼片22、23而利于扳动旋转,将电线接头紧密套固在套体2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接头套的表面分别设有以对称翼片及方块状突点,使电线接头套固在电线接头套内时,利用手部的握持及施力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电线接头套主要系设有一圆管状套体,又在该套体的上段表面设有直线状凹槽,其特征是套体的中部至其底端间的表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且该两翼片的外缘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内缘则与套体的中心线在一平面上,又在两翼片间的套体表面上等距地排列许多方块状突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套。它主要是套体的中部至底端间的有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且该两翼片的外缘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内缘则与套体的中心线在一平面上,又在两翼片间的套体表面上等距地排列许多方块状突点。从而,便于手部握持及施力转动。文档编号H01R4/00GK2359807SQ99200548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曾锦明 申请人: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电线接头套主要系设有一圆管状套体,又在该套体的上段表面设有直线状凹槽,其特征是:套体的中部至其底端间的表面设有向外突伸的两翼片、且该两翼片的外缘由套体表面以斜状向外延伸,而翼片内缘则与套体的中心线在一平面上,又在两翼片间的套体表面上等距地排列许多方块状突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