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世长专利>正文

节能快热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80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壶的底部至顶部或顶侧部加设传热通孔。传热孔道分布在底部中间左右周围位置上,孔道为3~10根。传热孔道的直径为1~3厘米。壶的生产采用类似方法,尤其同于现在壶身与壶嘴的铆合,壶底本体采用冲压热收口的传统工艺,传热孔道安置同原有传统壶嘴,密封同样采用压接或点焊等工艺。(*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加热壶改进。传统的家用加热壶,尤其是水壶均为热源向壶底加温,炉具燃烧时为了形成热对流和空气助燃的目的,需将水壶底部离开火焰一定的距离这种加热方式必然导致热量沿水壶底部四周向上扩散,损失了相当部分的热量,另外,现方式的水壶烧水方式由底部进行加温、传热面局限在水壶底部,水壶的水也只能从底部升温向上传热,热传递对流的时间相对较长,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水壶的传热面小,热传递方式不佳,耗能多。另有水壶底部制有波纹状,但也不能避免热量从四周的散失。本技术目的是增大现有水壶的传热面和改变调整壶的吸热结构,制成一种节能高效的快热水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壶的底部至顶部或顶侧部加设传热通孔。传热孔道分布在底部中间左右周围位置上,孔道为3~10根。传热孔道的直径为1~3厘米。壶的生产采用类拟方法,尤其同于现在壶身与壶嘴的铆合,壶底本体采用冲压热收口的传统工艺,传热孔道安置同原有传统壶嘴,密封同样采用压接或点焊等工艺。本技术同样可以生产出铝壶、不锈钢、不锈铁壶。至于铸金属壶可在模具上重新设定。本技术在燃烧时热源热量可经传热通孔向上,传热孔道与液体的热接触面加大壶底热接触面远大于传统壶底,壶内液体被多个传热面加热,传热面积可增加1倍,加热速度快,尤其是传热孔道可以传导上升热气流,且热量被吸收,则大大减少了热量从底部四周的散失,效率明显提高,如果将炉具相应改进成半封闭式则四周热量散失更小。采用8根2厘米直径的传热孔道的壶在相同条件下可缩短燃烧时间25%左右,相应的可节约能源25%,壶主要用来烧水,面对千百万户家居使用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及在使用中示意图。最常见的水壶的铝,不锈钢(铁)制成。在壶底1的中间左右的圆周上4、6或8等分开有直径2厘米左右的预留孔,在壶顶侧2相应的位置亦有相当直径的孔,传热孔道即为传热管3,与顶部和壶顶侧的预留孔相匹配,管在底及顶侧的密封采用类同壶嘴的安装工艺。典型的工艺铝制品则收口压接密封,不锈钢(铁)可用点焊等工艺,壶底孔部向上压出边,使得孔部与传热管道密封紧密且接触面增大。传热管截面积形状也可以选择,圆形、椭圆、矩形均可,传热管的通径可以不一样大,一般密封在底部孔径大些,顶部孔径小些,此外,还可以在吸热道的内壁焊接吸热翅片。另外还可将壶底制成凹形,壶底可凹进成一孤形面也可以凹进成一平面。还有传热孔道在壶中采取倾斜设置方式,使炉具燃烧排出的热气流在传热孔道中停留时间长一些。壶身加高亦为一法。采用本技术可用半封闭式燃烧方式,即壶底与灶面台板7可密闭,当然燃烧器8周围有进风孔,热气流从传热管道形成流道,这样节能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加热壶,包括壶身,壶嘴等,其特征是壶的底部至顶部或顶侧部加设传热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加热壶,包括壶身,壶嘴等,其特征是壶的底部至顶部或顶侧部加设传热通孔。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是传热孔道分布在底部中间左右周围位置上,孔道为3~10根。传热孔道的直径为1~3厘米。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世长
申请(专利权)人:殷世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