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波长光学微结构光校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57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校准膜的薄平面有两个表面,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包含一系列线性光学元件,他们具有决定光学元件长度的主光轴。第二表面包含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此微结构与线性光学元件的主光轴成大约90度角。另一个实施方案包含一个后部发光显示装置,该装置有发光装置,显示盘,还有一个两层表面,即第一层表面和第二层表面,其中第一层包含一系列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第二层包含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此微结构与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还有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一个光学校准结构,它具有两层校准膜。第一层校准膜也有两层,第一层上有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第二层上有第一个(层校准膜的)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次波长光学微结构与第一个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第二层校准膜也有两层,第一层上有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第二层上有第二个(层校准膜的)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次波长光学微结构与第二个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背景亮度增强膜(BEF)已经用于发光面板中,通过发光装置亮度增强膜可将光送至泛光灯(luminaries)和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器中。亮度增强膜具有线性棱镜,可按所需的方向发散光线。通常该膜与荧光灯源一起使用。通过控制光发散的角度亮度增强膜在泛光灯或显示亮度方面取得了部分成绩。然而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亮度及发光装置的控制还需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概述目前的专利技术包括光校准膜。光校准膜的薄平面有两层,即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层包含一系列线性光学元件,他们具有决定光学元件长度的主光轴。第二层包含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此微结构与线性光学元件的主光轴成大约90度角。次波长光学微结构包含线性蛾眼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线性光学元件是线性棱镜,棱镜的夹角介于60到120度之间。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线性光学元件包含透镜式线性元件。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棱镜的夹角大约是88度。在另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棱镜的夹角大约是89度。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专利技术包含一个后部发光显示装置,该装置有发光装置,显示盘,还有两层表面的薄平面,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包含一系列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第二表面包含多个次波长光学微结构,此微结构与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后部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两层膜,第一层校准膜具有第一层次波长结构和第二层线性棱镜,棱镜的夹角大于95度,第二层校准膜具有第一层蛾眼结构和第二层线性棱镜,棱镜的夹角小于85度。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专利技术中包含一种光学校准结构。它具有两层校准膜。第一层校准膜也有两个表面,第一表面上有多个蛾眼结构,第二表面有第一个(层校准膜的)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蛾眼结构与第一个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第二层校准膜也有两个表面,第一表面上有多个蛾眼结构,第二表面上有第二个(层校准膜的)线性棱镜,具有多个棱尖,蛾眼结构与第二个线性棱镜的棱尖成大约90度角。该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生成光学校准膜的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即在薄平面的第一层形成一系列具有棱尖的线性棱镜,在薄平面的第二层形成多个线性蛾眼结构,并且使多个线性蛾眼结构与线性棱镜的棱尖成约90度角。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薄平面的第一表面形成一系列具有棱尖的线性棱镜,在第二薄平面的第二表面形成多个线性蛾眼结构,并且使多个线性蛾眼结构与线性棱镜的棱尖成约90度角。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可将第一薄平面的蛾眼结构面向第二薄平面的蛾眼结构。本专利技术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后部发光系统的横断面图。图2是线性棱镜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图2线性棱镜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后部发光系统第二个实施方案的横断面图。图5是在波长为514.5nm蛾眼结构为每毫米3300个槽的前提下,反射能力与入射角和偏振(polarization)的函数坐标图。图6是在波长为647.1nm蛾眼结构为每毫米3300个槽的前提下,反射能力与入射角和偏振(polarization)的函数坐标图。图7是具有折射指数和光滑非蛾眼表面电介质的反射能力坐标图。图8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90度。图9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90度。图10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分别为75度和95度。图11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分别为75度和95度。图12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75度。图13是均衡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75度。图14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90度。图15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90度。图16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分别为75度和95度。图17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分别为75度和95度。图18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X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75度。图19是余弦函数分布光源输出的理论坐标图,显示了线性棱镜一层和两层膜的Y向的侧面图。该棱镜的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棱镜角度为75度。图20是次波长光学微结构的侧面图。图21是4种光波长与相应响应的坐标图。第一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第二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具有单面蛾眼结构;第三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具有双面蛾眼结构;第四种是参照图,检测器的位置位于膜的表面的法线方向。图22是4种光波长与相应响应的坐标图。第一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第二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具有单面蛾眼结构;第三种为0.0002英寸(51μm)厚的聚酯膜,具有双面蛾眼结构;第四种是参照图,检测器的位置与膜的表面的法线方向成30度角。图23是光传输与聚酯膜法向角关系的坐标图。此聚酯膜0.002英寸(51μm)厚,一种有单面蛾眼结构,一种没有。剖面角分别为0度和90度。图24是颜色与聚酯膜法向角关系的坐标图。此聚酯膜0.002英寸(51μm)厚,一种有双面蛾眼结构,一种没有。观察角为0度。图25是颜色与聚酯膜法向角关系的坐标图。此聚酯膜0.004英寸(102μm)厚,一种有双面蛾眼结构,一种没有。观察角是X向为0度Y向为90度。图26是亮度断面与观察角的坐标图。观察角与蛾眼结构膜的法线方向成0度角,该结构的周期约为0.2μm,高度为0.4μm,线性棱镜的夹角为95度,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图27是亮度断面与观察角的坐标图。观察角与蛾眼结构膜的法线方向成90度角,该结构的周期约为0.2μm,高度为0.4μm,线性棱镜的夹角为95度,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图28是亮度断面与观察角的坐标图。观察角与膜的法线方向成0度角,该膜没有蛾眼结构。线性棱镜的夹角为95度,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图29是亮度断面与观察角的坐标图。观察角与膜的法线方向成0度角,该膜没有蛾眼结构。线性棱镜的夹角为95度,齿距为0.0019英寸(48μm)。图30是光传输与角度的坐标图。该角度与膜的法线方向成90度角,线性棱镜的齿距为0.002英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校准膜包括: 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薄平面,其中所谓的第一面包括一系列棱镜,所谓的第二面包括许多蛾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B奈尔森帕特瑞克W穆莱恩卢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瑞弗莱克塞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