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基板、电源单元以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470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5:21
电源基板(20)包括基于来自三相四线式的交流电源(91)的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三相的第一输出电力的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以及生成单相的第二输出电力的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电源基板(20)还包括:三线式的第一共模扼流圈(27),其在输入端子(21)与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之间与三相布线(31r、31s、31t)连接;以及两线式的第二共模扼流圈(28),其在输入端子(21)与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之间与规定布线(31s)及中性点布线(31n)连接。

Power Substrate, Powe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源基板、电源单元以及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基板、包括电源基板的电源单元以及包括电源基板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制冷装置等各种电气设备通过从商用电源被供给电力而工作。就各种电气设备而言,在印刷基板上安装有用于将来自商用电源的电力转换成所希望的电力的电源电路以及对各种电气设备所包含的构成设备的驱动源(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等。印刷基板配置在各种电气设备内。作为与上述印刷基板关联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两张印刷基板收纳于空调装置内。在一印刷基板上安装有对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电源进行转换的电源电路、以及压缩机马达及风扇马达的各控制电路。在另一印刷基板上安装有对压缩机马达及风扇马达以外的部分进行控制(阀控制、室外机及室内机之间的通信控制等)的电路。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1182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在印刷基板与商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共模噪声对策。共模噪声是因同相的电流流向电源布线和GND布线而基于电源布线及GND布线之间的电位差产生的。图1是实施了共模噪声对策的电源单元110的现有例。如图1所示,电源单元110包括作为印刷基板的电源基板120及噪声去除用基板140。电源基板120通过三相的线束Lr、Ls、Lt及中性点的线束Ln,经由噪声去除用基板140而与三相四线式的商用电源91连接。在电源基板120上安装有生成向压缩机马达92供给的电力的AC400V系的电路124、以及生成向风扇马达93供给的电力的AC200V系的电路125。在噪声去除用基板140上安装有两个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Commonmodechokecoil)143、144、以及进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控制等的控制电路145。如图1所示,由于商用电源91是三相四线式的,因此,各共模扼流圈143、144采用了除了R相、S相及T相之外还与中性点对应的四线式的结构,共模扼流圈143、144是以两个并排的方式安装的。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143、144的尺寸大于三线式及两线式的共模扼流圈的尺寸,因此,在噪声去除用基板140中共模扼流圈143、144所占据的安装面积也相应地变大。另外,即便将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设为一个,为了确保与使用两个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时相同程度的共模噪声降低能力,也需要使卷绕于一个共模扼流圈的导线的长度成为使用两个共模扼流圈时的卷绕于每一个共模扼流圈的导线的约两倍的长度,或者将芯材改为噪声去除能力高的材质。在该方法中,在噪声去除用基板140中一个共模扼流圈所占据的安装面积也增大,噪声去除用基板140的高度也增加。因此,电源单元110的成本也会增加。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怎么降低共模噪声的降低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印刷基板小型化。-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源基板20,向多个负荷92、93分别供给互不相同的电力,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基板20包括:输入端子21,其与三相四线式的交流电源91连接;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中性点布线31n,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与上述输入端子21导通;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其基于来自上述交流电源91的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三相的第一输出电力;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其基于上述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单相的第二输出电力;三线式的第一共模扼流圈27,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连接,使经由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向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以及两线式的第二共模扼流圈28,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中的任一相即规定布线31s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连接,使经由该规定布线31s及该中性点布线31n向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在该电源基板20上没有设置有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而是设置有与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对应的三线式的第一共模扼流圈27以及与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对应的单相即两线式的第二共模扼流圈28。第一共模扼流圈27及第二共模扼流圈28的合计尺寸小于一个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的尺寸。而且,这些共模扼流圈27、28具有上述的布线构造,从而起到与四线式的共模扼流圈相同的程度的共模噪声的降低效果。另外,共模扼流圈27、28是三线式及两线式的共模扼流圈,因此,上述的各线圈27、28的尺寸比较小。因此,容易将各线圈27、28配置于电源基板20上的空置空间,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中性点布线31n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够在不怎么降低共模噪声的降低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使作为印刷基板的电源基板20小型化。因而,能够削减电源基板20的制造成本。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基板还包括印刷布线板P1,在该印刷布线板P1上安装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上述第一共模扼流圈27及上述第二共模扼流圈28,上述印刷布线板P1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状,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印刷布线板P1在上述印刷布线板P1的第一边P1a与和该第一边P1a对置的第二边P1b之间具有强电区域a1和弱电区域a2,在上述强电区域a1,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与生成比上述第一输出电力小的上述第二输出电力的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被安装为,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位于比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靠近上述第一边P1a侧的位置,上述弱电区域a2位于比上述强电区域a1靠近上述第二边P1b侧的位置,在上述强电区域a1,以上述第二共模扼流圈28位于比上述第一共模扼流圈27靠上述弱电区域a2的位置的方式,还安装有上述第一共模扼流圈27和上述第二共模扼流圈28。在该印刷布线板P1上,依次排列有生成比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高的电力的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以及弱电区域a2。即,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离弱电区域a2较远,因此,安装于弱电区域a2的弱电部件难以受到来自构成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的强电部件的噪声的影响。此外,第二共模扼流圈28位于比第一共模扼流圈27更靠近弱电区域a2的位置。即,第二共模扼流圈28配置在与对应的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比较近的位置,第一共模扼流圈27配置在与对应的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比较近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简化各共模扼流圈27、28与对应的电力生成电路24、25之间的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中性点布线31n各自的布线图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或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负荷92、93是制冷装置60所包含的压缩机马达92及风扇马达93,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将上述第一输出电力向上述压缩机马达92输出,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将上述第二输出电力向上述风扇马达93输出。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专利技术是一种制冷装置60,具有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该制冷装置60包括:第一方面专利技术到第三方面专利技术中任一方面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基板20;以及冷却部75,其使用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使用的制冷剂,对上述电源基板20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基板,是向多个负荷(92、93)分别供给互不相同的电力的电源基板(20),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21),其与三相四线式的交流电源(91)连接;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中性点布线(31n),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与上述输入端子(21)导通;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其基于来自上述交流电源(91)的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三相的第一输出电力;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其基于上述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单相的第二输出电力;三线式的第一共模扼流圈(27),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连接,使经由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向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以及两线式的第二共模扼流圈(28),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中的任一相即规定布线(31s)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连接,使经由该规定布线(31s)及该中性点布线(31n)向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3 JP 2017-0408931.一种电源基板,是向多个负荷(92、93)分别供给互不相同的电力的电源基板(20),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21),其与三相四线式的交流电源(91)连接;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中性点布线(31n),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与上述输入端子(21)导通;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其基于来自上述交流电源(91)的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三相的第一输出电力;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其基于上述输入交流电力而生成单相的第二输出电力;三线式的第一共模扼流圈(27),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连接,使经由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向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以及两线式的第二共模扼流圈(28),其在上述输入端子(21)与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之间与上述三相布线(31r、31s、31t)中的任一相即规定布线(31s)及上述中性点布线(31n)连接,使经由该规定布线(31s)及该中性点布线(31n)向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供给的上述输入交流电力的共模噪声成分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基板还包括印刷布线板(P1),在该印刷布线板(P1)上安装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上述第一共模扼流圈(27)及上述第二共模扼流圈(28),上述印刷布线板(P1)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状,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印刷布线板(P1)在上述印刷布线板(P1)的第一边(P1a)与和该第一边(P1a)对置的第二边(P1b)之间具有强电区域(a1)和弱电区域(a2),在上述强电区域(a1),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与生成比上述第一输出电力小的上述第二输出电力的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被安装为,上述第一电力生成电路(24)位于比上述第二电力生成电路(25)靠近上述第一边(P1a)侧的位置,上述弱电区域(a2)位于比上述强电区域(a1)靠近上述第二边(P1b)侧的位置,在上述强电区域(a1),以上述第二共模扼流圈(28)位于比上述第一共模扼流圈(27)靠近上述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正英小寺圭人平冈诚康石関晋一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