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20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2:51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静端子和动端子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柱状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轴向形成穿孔,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容纳静端子和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穿孔与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静端子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静端子对接部,所述动端子包括主体板及与主体板连接的弹性板,所述静端子对接部与弹性板配合对接实现信号传递,所述主体部和/或主体板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应与绝缘本体紧密配合。能够使得静端子和/或动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间隙更小,固持更牢固,此外能够实现防爬锡的效果。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更好结构稳定性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2013年11月13日公开的中国第CN103390842A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其设置有绝缘本体,被组装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静止的第一端子、被组装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可弹性形变的第二端子及金属外壳。在初始状态时,第二端子向上抵接在第一端子下端,当同轴插头向下抵压第二端子时,第二端子向下弹性形变而与第一端子断开连接,以实现通断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此类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组装固定至绝缘本体内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从而使得同轴连接器焊接至电路板上时,经常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焊接位置产生爬锡现象。同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对应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也不稳定,不利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静端子和动端子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柱状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轴向形成穿孔,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容纳静端子和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穿孔与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静端子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静端子对接部,所述动端子包括主体板及与主体板连接的弹性板,所述静端子对接部与弹性板配合对接实现信号传递,所述主体部和/或主体板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应与绝缘本体紧密配合。进一步,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套设于筒状部外围的套筒部、由套筒部下端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裙摆部及由裙摆部进一步折弯延伸形成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与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扣持固定。进一步,固定有固定块的所述主体部和/或主板部上沿左右方向撕破并且向下折弯形成焊接部,同时形成撕裂缝,所述固定块封堵所述撕裂缝。进一步,固定有固定块的所述主体部和/或主板部于撕裂缝位置形成缺口结构,所述固定块封堵所述缺口结构。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凹设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倾斜的内底壁,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对应与固定槽卡扣且压接于所述内底壁上。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前后两端位置于收容空间的下方各开设凹口,所述焊接部凸伸入凹口内,所述焊接部包括功能部及将功能部的左右两侧与主体部一体连接的过渡部,所述功能部的下表面凹设形成容锡槽。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所述筒状部自所述基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基座形成,所述静端子和动端子沿前后方向组装固定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于收容空间的前后两端位置向上各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固定块与收容空间及让位槽过盈配合。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基座与筒状部一体设置。进一步,所述基座的前后两端位置由收容空间向左右两侧进一步凹陷形成开口状的止位槽,所述止位槽形成左右方向延伸的止位面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干涉面,所述主体部上延伸形成卡设于对应所述止位槽内的的限位部,所述主体板上延伸形成卡设于对应所述止位槽内的的限位板,所述限位部及限位板对应抵持于所述止位面,所述限位板和限位部的侧缘分别形成有倒刺结构,所述倒刺结构对应与干涉面干涉固定,,所述固定块未覆盖限位部和限位板。进一步,所述固定块通过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和/或主体板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使得静端子和/或动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间隙更小,固持更牢固,此外能够实现防爬锡的效果,同是,使得电连接器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正视图;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5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8是图5的正视图;图9是图5的左视图;图10是图3自A-A线的剖视图;图11是图4自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1介绍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组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为了描述的准确性,全文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X轴所在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右;Y轴所在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前;Z轴所在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静端子2和动端子3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外壳4。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所述基座11向上延伸形成的筒状部16。请参照图1、图5、图6并结合图8及图10所示,所述基座11定义有前端面110及后端面111,所述基座11内横向设置有贯穿(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基座11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11的收容空间12,并分别在所述基座11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11上形成两个开口14。所述基座11于各开口14的正下方分别形成有凹口15。所述凹口15给静端子2和动端子3的焊接位置提供让位。所述基座11于收容空间12靠近各开口14位置的中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左右两侧进一步凹陷形成开口状的止位槽121,所述止位槽121形成有左右方向延伸的止位面1211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干涉面1212(参考图11),所述止位槽121用于限位固定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的静端子2和动端子3。所述筒状部16于轴线位置上下贯穿形成有穿孔17。所述穿孔17与所述收容空间12相连通。所述穿孔17与所述收容空间12的连接位置界定为对接空间18。所述基座11于凹口15的正上方形成有与收容空间12连通且向上贯穿基座11上表面的让位槽122。请参照图5至图11所示,所述静端子2包括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向前并且向上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2及自连接部22向前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3。所述主体部于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限位部211,所述限位部211大致呈板状并且于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倒刺结构2111。所述主体部21远离接触部23一侧的中间位置沿左右方向撕破并且向下折弯形成焊接部212并形成有撕裂缝213。所述焊接部212包括功能部2121及将功能部2121的左右两侧与主体部21一体连接的过渡部2122。所述主体部21于撕裂缝213位置形成缺口结构2131。所述接触部23边缘向左右方向进一步延伸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静端子和动端子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柱状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轴向形成穿孔,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容纳静端子和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穿孔与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静端子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静端子对接部,所述动端子包括主体板及与主体板连接的弹性板,所述静端子对接部与弹性板配合对接实现信号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或主体板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应与绝缘本体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静端子和动端子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柱状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轴向形成穿孔,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容纳静端子和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穿孔与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静端子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静端子对接部,所述动端子包括主体板及与主体板连接的弹性板,所述静端子对接部与弹性板配合对接实现信号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或主体板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应与绝缘本体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套设于筒状部外围的套筒部、由套筒部下端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裙摆部及由裙摆部进一步折弯延伸形成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与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扣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有固定块的所述主体部和/或主板部上沿左右方向撕破并且向下折弯形成焊接部,同时形成撕裂缝,所述固定块封堵所述撕裂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有固定块的所述主体部和/或主板部于撕裂缝位置形成缺口结构,所述固定块封堵所述缺口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凹设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倾斜的内底壁,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对应与固定槽卡扣且压接于所述内底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宁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