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70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解决了因灰尘积累在电脑后壳的插孔上而造成插孔接触不良的问题。其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与底座相连接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散热孔外侧安装有防止灰尘异物进入散热孔的过滤网。壳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线路的插孔。插孔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防尘罩的一侧转动连接于壳体。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线路收束到一起的束线环。通过设置防尘罩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插孔上而造成插孔接触不良,也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插孔的侵蚀,延长插孔的使用寿命。

A Computer Display Rear Shell for Protecting Sock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
本技术涉及电脑显示器外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脑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强大的协助性。电脑主要由主机和显示器组成,主机与显示器通过线路相连接使用。现在的电脑显示器与主机相连的线路都是插接在显示器的后壳上,后壳上还设置有多个插头用于其他外部设备。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插头与插孔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久了空气中的灰尘会沾满插头和插孔,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对插头和插孔造成侵蚀,损坏插头和插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能够防止灰尘和水汽对插孔的侵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上方设置有一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开设有轴孔,所述转动轴的两端穿设于所述轴孔内,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与壳体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使防尘罩能够上下翻转,便于使用时将插头插到插孔内,当防尘罩罩设于插孔上时,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插孔上而造成插孔接触不良,也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插孔的侵蚀,延长插孔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罩的下部开设有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槽的设置便于插头上连接的线路连接于插孔,防止插头与线路的连接处过度弯折而造成损坏,同时也能对线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线路整齐地收束到线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槽的边缘处安装有橡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能够防止线槽的边缘处对线路进行磨损,避免线路表面被磨破而影响使用,也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一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保证了防尘罩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防止灰尘从转动轴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进入防尘罩内。橡胶垫的弹性也能够保证防尘罩与壳体之间正常转动,同时也避免了与转动轴之间的摩擦损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U型结构的束线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线环能够将线路集中收束到一起,保持桌面整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线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束线环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嵌设于所述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线环与底座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将线路放置到束线环内,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使束线环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避免线路散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能够将显示器运行时内部产生的热量排散出去,避免显示器内部的元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内安装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防止灰尘异物进入到散热孔内而导致堵塞,保证散热孔良好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防尘罩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插孔上而造成插孔接触不良,也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插孔的侵蚀,延长插孔的使用寿命;2.束线环能够将线路收束到一起,避免线路散乱分布;3.散热孔便于将显示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排散出去,防止因温度过高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束线环;111、卡扣;12、卡槽;2、连接杆;3、壳体;31、插孔;32、限位片;33、轴孔;4、防尘罩;41、转动轴;42、线槽;421、橡胶条;43、橡胶垫;5、散热孔;6、插槽;6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包括底座1和壳体3,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杆2,底座1和壳体3通过连接杆2相连接。底座1为圆盘形,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底座1,连接杆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转动连接于壳体3的下部,使壳体3与连接杆2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便于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提高电脑使用时的舒适度。结合图3,壳体3外表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插孔31,插孔31上罩设有一个防尘罩4,防尘罩4为一竖直截面是弧形的壳体3,防尘罩4的一端安装有一转动轴41。壳体3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片32,两限位片3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防尘罩4的长度,保证防尘罩4能够嵌设在限位片32之间。限位片32上开设有与转动轴41相配合轴孔33,转动轴4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轴孔33内。当防尘罩4罩设在插孔31上时,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插孔31上而造成接触不良,也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插孔31的侵蚀,延长插孔31的使用寿命。转动轴41的设置能够使防尘罩4上下翻转,方便将插头插接到插孔31内,便于使用。结合图2,壳体3与转动轴41相靠近的部位粘接有一橡胶垫43,橡胶垫43的长度与限位片32之间的距离相等,橡胶垫43保证了防尘罩4与壳体3之间转动连接的紧密性,防止灰尘从转动轴41与壳体3之间的缝隙中进入防尘罩4内。橡胶垫43自身的弹性也保证了防尘罩4与壳体3之间能够保持转动,同时也避免了与转动轴41之间的摩擦损耗。防尘罩4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线槽42,线槽42的设置便于使插头上连接的线路连接于插孔31内,同时也能对线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线路收束到线槽42内,保持桌面整洁。线槽42的边缘处粘接有橡胶条421,橡胶条421能够防止线槽42的边缘处对线路的表面进行磨损,避免线路表面被磨破而影响使用时的安全性。底座1上设置有一U型结构的束线环11,束线环11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底座1,束线环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卡扣111,底座1上设置有与卡扣111相对应的卡槽12,卡扣111能够卡接于卡槽12内,使束线环11能够固定在底座1上。束线环11与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将线路放置到束线环11内,使线路集中收束在一起,避免线路散乱分布,保持桌面整洁。壳体3上开还设有多个散热孔5,散热孔5为依次相互平行开设的细条型,散热孔5能够在显示器运行时将显示器内部产生的热量排散出去,避免显示器内部的元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散热孔5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框形结构的插槽6,插槽6内插设有一过滤网61,过滤网61能够防止灰尘异物进入到散热孔5内而导致堵塞,保证散热孔5良好的散热效果。插槽6竖直方向的一侧边开设有槽口,方便对过滤网61进行安装和更换。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防尘罩4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插孔31上而造成接触不良,也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插孔31的侵蚀,延长插孔31的使用寿命。转动轴41使防尘罩4能够上下翻转,方便将插头插接到插孔31内,便于使用。线槽42的设置便于将插头上连接的线路插接于插孔31内,同时也能对线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线路收束到线槽42内,束线环11能够进一步将线路收束到一起,保持桌面整洁。散热孔5便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包括底座(1)和壳体(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壳体(3)与所述连接杆(2)相连接,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插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1)的上方罩设有一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轴(41),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片(32),所述限位片(32)上开设有轴孔(33),所述转动轴(41)的两端穿设于所述轴孔(33)内,所述防尘罩(4)与所述壳体(3)通过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包括底座(1)和壳体(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壳体(3)与所述连接杆(2)相连接,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插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1)的上方罩设有一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轴(41),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片(32),所述限位片(32)上开设有轴孔(33),所述转动轴(41)的两端穿设于所述轴孔(33)内,所述防尘罩(4)与所述壳体(3)通过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4)的下部开设有线槽(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插孔的电脑显示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42)的边缘处安装有橡胶条(4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顺发塑胶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