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626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电源、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STM8S207K及其外围电路,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ADS8341及其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ZLG7289驱动芯片及6位数码管,A/D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再输入到STM8S207K单片机,此数字量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再送到数码管显示质量流量的实际数值。系统基于高性能数字化控制器STM8S207K,实现对质量、流量的实时测量,显示精度可以达到千分之一。

A 4-way Mass Flowmeter Displa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量、流量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流体的体积是流体温度和压力的函数,是一个因变量,而流体的质量是一个不随时间、空间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如前所述,常用的流量计中,如孔板流量计、层流质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和椭圆齿轮流量计等的流量测量值是流体的体积流量。在科学研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经济核算和贸易交接等活动中所涉及的流体量一般多为质量,采用上述流量计仅仅测得流体的体积流量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通常还需要设法获得流体的质量流量。以前只能在测量流体的温度、压力、密度和体积等参数后,通过修正、换算和补偿等方法间接地得到流体的质量,这种测量方法,中间环节多,质量流量测量的准确度难以得到保证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且便于使用的4路质量流量显示计系统,基于高性能数字化控制器、质量流量传感器和转换速率高的A/D转换芯片ADS8341,可同时实现多路流体质量流量的直接测量,满足实时性、可靠性,测量精度高达千分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电源、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STM8S207K及其外围电路,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ADS8341及其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ZLG7289驱动芯片及6位数码管,A/D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再输入到STM8S207K单片机,此数字量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再送到数码管显示质量流量的实际数值。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芯片U2采用STM8S207K单片机,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于下载接口P2的第四引脚,且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1接于+5V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接于电阻R3、晶振X1、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于电容C5的一端且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于芯片U2的第三引脚,芯片U2的第四和第十引脚接地,芯片U2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9接地,芯片U2的第六、第七、第九引脚接于+5V电源,电容C10、C11、C12一端接+5V电源,电容C10、C11、C1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29、R28、R27、R7、R6接于+5V电源,芯片U2的第十五、第十六引脚接于数码管驱动芯片U1、U3、U6、U15的第八、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十七、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引脚分别接于驱动芯片U16的第一、第四、第五、第九、第十三、第十引脚,芯片U2的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引脚接于+5V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的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U8及其外围电路,芯片U8采用ADS8341,芯片U8的第一、第九引脚接于+5V电源且接于电容C33、C34、C44的一端,电容C33、C34、C4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二引脚接于电阻R73、电容C27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2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5的第七引脚,电容C27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2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5的第六、第七引脚相接,芯片U5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5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21、电阻R44、双向二极管D8、二极管D4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七引脚,电容C21、电阻R44、双向二极管D8、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三引脚接于电阻R31、电容C26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1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5的第一引脚,电容C26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1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5的第一、第二引脚相接,芯片U5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5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20、电阻R43、双向二极管D7、二极管D3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五引脚,电容C20、电阻R43、双向二极管D7、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四引脚接于电阻R30、电容C25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0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4的第七引脚,电容C25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0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4的第六、第七引脚相接,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19、电阻R42、双向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三引脚,电容C19、电阻R42、双向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五引脚接于电阻R8、电容C24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9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4的第一引脚,电容C24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9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4的第一、第二引脚相接,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4的第三引脚接于电容C18、电阻R41、双向二极管D5、二极管D1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一引脚,电容C18、电阻R41、双向二极管D5、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八引脚接于基准电压芯片U7的第六引脚且通过电容C32接地,芯片U7采用REF5050,芯片U7的第二引脚接AD-12V电源且通过电容C28接地,芯片U7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8的第六、第十、第十一引脚接地;芯片U8的第七引脚接功率驱动芯片U9的第十二引脚,芯片U9采用74HC14,芯片U9第十三引脚接芯片U17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4接地,芯片U17采用TLP181,芯片U17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7的第引脚通过电阻R5接+5V电源,芯片U17的第二引脚接芯片U16的第六引脚,芯片U16采用74HC14,芯片U16的第五引脚接芯片U2的第二十一引脚;芯片U8的第十三引脚接芯片U9的第一引脚,芯片U9的第十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9的第七引脚接地,芯片U9的第二引脚接芯片U14的第一引脚,芯片U14采用TLP181,芯片U14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58接地,芯片U14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4的第三引脚接芯片U16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60接地,芯片U16的第四引脚接芯片U2的第二十引脚;芯片U8的第十五引脚接芯片U9的第十引脚芯片U9的第十一引脚接芯片U13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57接地,芯片U13采用TLP181,芯片U13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3的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59接+5V电源,芯片U13的第二引脚接芯片U16的第二引脚,芯片U16的第七引脚接地,芯片U16的第十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6的第一引脚接芯片U2的第十七引脚;芯片U10、U11、U12采用6N137,芯片U8的第十二引脚接芯片U9的第九引脚,芯片U9的第八引脚接芯片U12的第三引脚,芯片U1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56接于+5V电源,芯片U12的第八引脚接于+5V电源且接于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3的另一端接于芯片U12的第六引脚,芯片U12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电源、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STM8S207K及其外围电路,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ADS8341及其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ZLG7289驱动芯片及6位数码管,A/D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再输入到STM8S207K单片机,此数字量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再送到数码管显示质量流量的实际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电源、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STM8S207K及其外围电路,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ADS8341及其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ZLG7289驱动芯片及6位数码管,A/D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再输入到STM8S207K单片机,此数字量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再送到数码管显示质量流量的实际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芯片U2采用STM8S207K单片机,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于下载接口P2的第四引脚,且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1接于+5V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接于电阻R3、晶振X1、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于电容C5的一端且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于芯片U2的第三引脚,芯片U2的第四和第十引脚接地,芯片U2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9接地,芯片U2的第六、第七、第九引脚接于+5V电源,电容C10、C11、C12一端接+5V电源,电容C10、C11、C1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29、R28、R27、R7、R6接于+5V电源,芯片U2的第十五、第十六引脚接于数码管驱动芯片U1、U3、U6、U15的第八、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十七、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引脚分别接于驱动芯片U16的第一、第四、第五、第九、第十三、第十引脚,芯片U2的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引脚接于+5V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路质量流量计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D转换模块包括A/D转换芯片U8及其外围电路,芯片U8采用ADS8341,芯片U8的第一、第九引脚接于+5V电源且接于电容C33、C34、C44的一端,电容C33、C34、C4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二引脚接于电阻R73、电容C27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2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5的第七引脚,电容C27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2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5的第六、第七引脚相接,芯片U5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5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21、电阻R44、双向二极管D8、二极管D4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七引脚,电容C21、电阻R44、双向二极管D8、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三引脚接于电阻R31、电容C26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1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5的第一引脚,电容C26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1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5的第一、第二引脚相接,芯片U5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5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20、电阻R43、双向二极管D7、二极管D3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五引脚,电容C20、电阻R43、双向二极管D7、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四引脚接于电阻R30、电容C25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0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4的第七引脚,电容C25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10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4的第六、第七引脚相接,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于电容C19、电阻R42、双向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三引脚,电容C19、电阻R42、双向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五引脚接于电阻R8、电容C24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9的第三引脚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4的第一引脚,电容C24的另一端接于二极管D9的第一引脚且接地,芯片U4的第一、第二引脚相接,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芯片U4的第三引脚接于电容C18、电阻R41、双向二极管D5、二极管D1的一端且接于端子P3的第一引脚,电容C18、电阻R41、双向二极管D5、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8的第八引脚接于基准电压芯片U7的第六引脚且通过电容C32接地,芯片U7采用REF5050,芯片U7的第二引脚接AD-12V电源且通过电容C28接地,芯片U7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8的第六、第十、第十一引脚接地;芯片U8的第七引脚接功率驱动芯片U9的第十二引脚,芯片U9采用74HC14,芯片U9第十三引脚接芯片U17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4接地,芯片U17采用TLP181,芯片U17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7的第引脚通过电阻R5接+5V电源,芯片U17的第二引脚接芯片U16的第六引脚,芯片U16采用74HC14,芯片U16的第五引脚接芯片U2的第二十一引脚;芯片U8的第十三引脚接芯片U9的第一引脚,芯片U9的第十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9的第七引脚接地,芯片U9的第二引脚接芯片U14的第一引脚,芯片U14采用TLP181,芯片U14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58接地,芯片U14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4的第三引脚接芯片U16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60接地,芯片U16的第四引脚接芯片U2的第二十引脚;芯片U8的第十五引脚接芯片U9的第十引脚芯片U9的第十一引脚接芯片U13的第三引脚且通过电阻R57接地,芯片U13采用TLP181,芯片U13的第四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3的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59接+5V电源,芯片U13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勇黄明键郭栋吕瑞平孙泽堂李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