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6224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调式换热系统,属于换热技术领域。该可调式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支路,每一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串联的泵和待换热的换热部件;多个换热芯体,其内部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包括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进口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出口,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均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串联形成换热回路;多个阀门,设置于所述换热回路的不同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换热支路的需求控制所述多个阀门的开闭状态,从而控制每个所述换热支路所接入的换热芯体的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换热系统重量大、体积庞大、布置难度和成本高以及产品使用性能低的问题。

An Adjustable Heat Ex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能量在转化/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热量产生,对于大多数能量转化/转换部件来说,过高的能量积聚会导致其损毁。因此,适当的换热系统对于这些能量转换部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为减小整个产品或系统中换热器的个数,现有换热系统通常的做法是将相同温度水平的零部件布置在同一个换热回路里,然后由一个热交换器统一将整个回路里产生的热量带入终冷介质中。但不同的换热回路大多会使用不同的换热器。上述的换热系统由于不同回路使用不同的换热器,因此整个换热系统重量体积大、布置难度高、成本高和产品使用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换热系统重量大、体积庞大、布置难度和成本高以及产品使用性能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换热器性能不均,无法协调的问题。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支路,每一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串联的泵和待换热的换热部件;多个换热芯体,其内部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包括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进口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出口,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均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串联形成换热回路;多个阀门,设置于所述换热回路的不同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换热支路的需求控制所述多个阀门的开闭状态,从而控制每个所述换热支路所接入的换热芯体的数量。可选地,所述多个阀门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阀,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与两个所述换热支路的连接处设有所述三通阀。可选地,所述多个阀门包括:至少一个二通阀,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处设置有所述二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介质进口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的通断。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处设置有所述二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的通断。可选地,至少一对相邻的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所述二通阀。可选地,至少一对相邻的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所述二通阀。可选地,所述换热芯体为扁管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两个集液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的两端,且与所有所述扁管连通;和换热翅片,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其中,所述两个集液管分别设有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可选地,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一个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另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一个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可选地,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一个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另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多个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可选地,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多个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另一个所述集液管设有多个所述冷却介质出口。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将多个换热芯体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均与换热支路连通,形成可供所有换热支路共享的换热芯体,并在管路的不同位置设置的阀门,通过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闭来控制每个换热支路接入的换热芯体的数量。由于不同的换热支路可以共享换热芯体,因此可以节省换热芯体的数量,避免了现有换热系统重量大、体积庞大、布置难度和成本高以及产品使用性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地,这种可以自由分配换热芯体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换热支路的实际需求来分配接入的换热芯体,从而合理高效的利用了所有换热芯体的换热性能。当某一换热支路换热需求高而另一换热支路的换热需求低时,通过调整阀门的状态实现各换热支路之间换热能力的协调,避免了现有换热器性能不均,无法协调的问题。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100,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支路10、多个换热芯体20、多个阀门30和控制器(未示出)。每一换热支路10均包括串联的泵11和待换热的换热部件12。换热芯体20的内部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每一换热芯体20包括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进口21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出口22,每一换热芯体20均与每一换热支路10串联形成换热回路。阀门30设置于换热回路的不同位置。控制器用于据换热支路10的需求控制多个阀门30的开闭状态,从而控制每个换热支路10所接入的换热芯体20的数量。本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100将多个换热芯体20的冷却介质进口21和冷却介质出口22均与换热支路10连通,形成可供所有换热支路10共享的换热芯体20,并在管路的不同位置设置的阀门30,通过控制器控制阀门30的开闭来控制每个换热支路10接入的换热芯体20的数量。由于不同的换热支路10可以共享换热芯体20,因此可以节省换热芯体20的数量,避免了现有换热系统重量大、体积庞大、布置难度和成本高以及产品使用性能低的问题。现有的换热器设计方案由于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无论换热部件的需求换热量如何变化,用于该换热部件的换热回路的换热器性能就是不变的。因此为保证换热部件的工作正常,在设计上通常根据每个回路的最大换热需求,为该回路匹配相应性能的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回路A的中换热器换热能力不足时,回路B中换热器换热能力却有较大富余;而当回路B换热能力不足时,回路A换热器换热能力却有较大富余;即虽然总的换热能力是富余的,但各回路的换热性能却是拮据甚至不足。本实施例中可以自由分配换热芯体20的可调式换热系统100可以根据各个换热支路10的实际需求来分配接入的换热芯体20,从而合理高效的利用了所有换热芯体20的换热性能。当某一换热支路10换热需求高而另一换热支路10的换热需求低时,通过调整阀门30的状态实现各换热支路10之间换热能力的协调,避免了现有换热器性能不均,无法协调的问题。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阀门30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阀31,至少一个换热芯体20与两个换热支路10的连接处设有三通阀3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调式换热系统100设有换热支路10a、换热支路10b和多个换热芯体20,其中部分换热芯体20与换热支路10a、换热支路10b的连接处均设有三通阀31。如图1所示的状态,将左起第二个换热芯体20的两端的三通阀31调节为只与换热支路10a连通,其他换热芯体20两端的三通阀31调节为与换热支路10a和换热支路10b均连通,此时换热支路10a的接入了左侧两个换热芯体20,换热支路10b接入了其他换热芯体20。本实施例的可调式换热系统100适用于换热支路10a的换热需求较低、换热支路10b的换热需求较高的情况。通过调节图1中的三通阀31的开闭状态,能够调节换热支路10a和换热支路10b接入的换热芯体20的个数。图1的实施例中左侧第一个换热芯体20的两端未设置三通阀31,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三通阀31的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支路,每一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串联的泵和待换热的换热部件;多个换热芯体,其内部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包括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进口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出口,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均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串联形成换热回路;多个阀门,设置于所述换热回路的不同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换热支路的需求控制所述多个阀门的开闭状态,从而控制每个所述换热支路所接入的换热芯体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支路,每一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串联的泵和待换热的换热部件;多个换热芯体,其内部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包括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进口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出口,每一所述换热芯体均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串联形成换热回路;多个阀门,设置于所述换热回路的不同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换热支路的需求控制所述多个阀门的开闭状态,从而控制每个所述换热支路所接入的换热芯体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阀门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阀,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与两个所述换热支路的连接处设有所述三通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阀门包括:至少一个二通阀,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处设置有所述二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介质进口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处设置有所述二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每一所述换热支路的通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梁长裘苏醒彭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