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蓄冷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860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第二循环以及供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所述第一循环包括用于存蓄冷冻水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第一循环管、放冷水泵以及进水调节阀,冷冻水自蓄水槽的出水口流入第一循环管,依次流经放冷水泵、换热器、进水调节阀并自蓄水槽的进水口回流至蓄水槽;其中,所述第一循环还包括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的支管以及设在支管上的支路调节阀,所述支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放冷水泵和蓄水槽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调节阀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蓄冷调节系统,不会破坏蓄水槽的温度分层,节约了能源,且用冷末端舒适度高。

Water storage reg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蓄冷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水蓄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水蓄冷是运用于空调系统的一种节能技术,其利用“移峰填谷”的电价,有效的降低了空调的使用成本。请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冷冻水从蓄水槽41的出水口出来,流经放冷水泵42后流进换热器43一次侧进口,经过与其二次侧水流热交换后,再从换热器43一次侧出口流出,并回流至蓄水槽41的进水口。当用冷末端用冷需求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放冷水泵42频率及调节阀46开度进行调节。与此同时,二次侧水流在换热器43换热后从换热器43二次侧出口流出,经冷冻泵44后送入用冷末端45,再回流至换热器43,与一次侧水流热交换后,从换热器43二次侧出口流入冷冻泵44,依次循环。当用冷末端的用冷量极低时,为保证冷冻泵的扬程,冷冻泵只能在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运行,最低流量仍然偏大,换热量仍超出所需值,影响用冷末端的舒适度。同时,由于流入和流出的水流流量较大,而换热较少,导致换热器二次侧的进口和出口温差偏小,进而导致一次侧的进口和出口温差偏小,即使放冷水泵42及调节阀46调节至最小,仍使得回流至蓄水槽的水温过低,造成原水温层对流,破坏蓄水槽温度分层,浪费了蓄水槽的冷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不会破坏蓄水槽的温度分层,节约了能源,且用冷末端舒适度高。本技术公开的水蓄冷调节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第二循环以及供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所述第一循环包括用于存蓄冷冻水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第一循环管、放冷水泵以及进水调节阀,冷冻水自蓄水槽的出水口流入第一循环管,并依次流经放冷水泵、换热器、进水调节阀自蓄水槽的进水口回流至蓄水槽;所述第二循环包括经过换热器的供水流循环的第二循环管、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冷冻泵以及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用冷末端;其中,所述第一循环还包括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的支管以及设在支管上的支路调节阀,所述支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放冷水泵和蓄水槽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调节阀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循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用冷末端于换热器之间,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进水调节阀与支路调节阀的开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循环还包括设于第一循环管的出水调节阀,所述出水调节阀靠近换热器出水口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循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用冷末端于换热器之间,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出水调节阀的开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本技术公开的水蓄冷调节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在用冷末端低于预设温度时,降频放冷泵并调节进水调节阀,若仍低于预设温度,可进一步调节进水调节阀与支路调节阀,使得部分或全部已换热过的冷冻水不经过蓄水槽而直接参与循环,提高了后续流经换热器的水温,进而使得部分回流至蓄水槽的冷冻水设定温度,不会破坏蓄水槽温度分层,保证了蓄水槽的冷量不被浪费。同时,由于后续流经换热器的水温得到提升,则进一步降低了第二循环的换热量,有助于用冷末端温度提升至预设值,提高了用冷末端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水蓄冷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蓄冷调节系统的运行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蓄冷调节系统的另一运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2,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第二循环以及供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10,其中换热器10为板式换热器10。第一循环包括用于存蓄冷冻水的蓄水槽21、连通蓄水槽21的第一循环管22、放冷水泵23以及进水调节阀24,冷冻水自蓄水槽21的出水口流入第一循环管22,依次流经放冷水泵23、换热器10、进水调节阀24,并自蓄水槽21的进水口回流至蓄水槽21。第二循环包括经过换热器10的供水流循环的第二循环管31、设在第二循环管31上的冷冻泵32以及设在第二循环管31上的用冷末端33。其中,第一循环还包括与第一循环管22连通的支管25以及设在支管25上的支路调节阀26,支管25一端设在放冷水泵23上游,另一端设在进水调节阀24与换热器10之间,支路调节阀26与进水调节阀24协同工作用于调节进入支管25的冷冻水量,使得部分或者全部冷冻水进入支管25直接参与再循环。第二循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4以及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34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34设在用冷末端33于换热器10之间,控制器用于控制进水调节阀24与支路调节阀26的开度。第一循环还包括设于第一循环管22的出水调节阀27,出水调节阀27靠近换热器10出水口设置。出水调节阀27的开度由控制器控制调节。上述方案中,在用冷末端33低于预设温度时,降频放冷泵并调节进水调节阀24与出水调节阀。若仍低于预设温度,可进一步调节进水调节阀24、出水调节阀与支路调节阀26,使得部分已换热过的冷冻水不经过蓄水槽21而直接参与循环,即部分冷冻水通过支管25进入第一循环管22,并与第一循环管22内的水混合后流入换热器10,提高了后续流经换热器10的水温,进而使得部分回流至蓄水槽21的冷冻水有设定温度,不会破坏蓄水槽21温度分层,保证了蓄水槽21的冷量不被浪费。同时,由于后续流经换热器10的水温得到提升,则进一步降低了第二循环的换热量,有助于用冷末端33温度提升至预设值,提高了用冷末端33的舒适度。请参考图3,若经上述调节后仍低于预设温度,可进一步调节进水调节阀24、支路调节阀26以及出水调节阀,使得全部已换热过的冷冻水不经过蓄水槽21而直接参与循环,此时蓄水槽21内的冷冻水不参与循环。则进一步的提升了第一循环内的冷冻水温度,使得用冷末端33的舒适度得到保障。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第二循环以及供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包括用于存蓄冷冻水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第一循环管、放冷水泵以及进水调节阀,冷冻水自蓄水槽的出水口流入第一循环管,并依次流经放冷水泵、换热器、进水调节阀自蓄水槽的进水口回流至蓄水槽;所述第二循环包括经过换热器的供水流循环的第二循环管、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冷冻泵以及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用冷末端;其中,所述第一循环还包括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的支管以及设在支管上的支路调节阀,所述支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放冷水泵和蓄水槽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调节阀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第二循环以及供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包括用于存蓄冷冻水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第一循环管、放冷水泵以及进水调节阀,冷冻水自蓄水槽的出水口流入第一循环管,并依次流经放冷水泵、换热器、进水调节阀自蓄水槽的进水口回流至蓄水槽;所述第二循环包括经过换热器的供水流循环的第二循环管、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冷冻泵以及设在第二循环管上的用冷末端;其中,所述第一循环还包括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的支管以及设在支管上的支路调节阀,所述支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放冷水泵和蓄水槽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调节阀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星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